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其包括由板材一体弯折而成的开口槽状主臂体,主臂体的开口槽表面覆盖有上封板,主臂体与上封板间焊接固定为一体,主臂体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其头部突出主臂体上下两端设置,并在其头部上、下两端开设有上缸铰接座,其下端开设在有下缸铰接座,加强筋板的尾部设置有外转臂铰接座,外转臂铰接座与主臂体尾端的内转臂铰接座重合设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臂体两侧设置有加强筋板,且加强筋板与上缸铰接座及、下缸铰接座及转臂铰接孔连接,其在增强主臂体的承载能力的同时,也能对上缸及下缸进行支撑结构加强,为本大臂提供更大的支撑力。
A boom structure of engineering drilling r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钻机配件,具体是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矿业、水电、交通等土石方开挖爆破工程中大量使用工程钻机、凿岩机等工程钻机。随着工程规模及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钻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钻机安装钻头的大梁需要俯仰及摆动更大角度,以满足各种工况的需求。现有的如专利号:201520084117.2公开的一种大角度俯仰、摆动工程钻机,该工程钻机的大臂采用金属板材拼接而成,因此其在工作时承载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后,大臂容易出现弯曲变形,严重时还会发生断裂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坚固耐用的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板材一体弯折而成的开口槽状主臂体,主臂体的开口槽表面覆盖有上封板,主臂体与上封板间焊接固定为一体,形成空心长方箱体,主臂体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呈T形状,其头部凸出主臂体上下两端设置,并在其头部上端开设有上缸铰接座,其下端开设有下缸铰接座,加强筋板的尾部设置有外转臂铰接座,外转臂铰接座与主臂体尾端的内转臂铰接座重合设置;所述的主臂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间焊接有加强耳板。所述的加强筋板的头部呈菱形状,其中部设置有第一圈焊孔,第一圈焊孔与主臂体间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圈焊孔呈菱形,为设置在加强筋板上的通孔。所述的主臂体的开口槽内横向设置有若干加强板,加强板的两侧面及底面与主臂体焊接固定。所述的加强筋板与上封板间设置有上缸铰接座加强板,上缸铰接座加强板与加强筋板及上封板间焊接固定。所述的加强耳板呈L型,其头部与中部与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连接,其尾部与主臂体焊接固定。所述的加强耳板的尾部设置有第二圈焊孔与主臂体间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二圈焊孔为腰型孔,为设置在加强耳板上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主臂体两侧设置有加强筋板,且加强筋板与上缸铰接座及、下缸铰接座及转臂铰接孔连接,其在增强主臂体的承载能力的同时,也能对上缸及下缸进行支撑结构加强,为本大臂提供更大的支撑力;3、加强筋板及加强耳板与主臂体间设置有圈焊孔,圈焊孔能够增加与主臂体间的焊接面积,使其两者间连接更为牢固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中大臂结构总装效果图。图3、4、5为本技术结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板材一体弯折而成的开口槽状主臂体1,主臂体1的开口槽2表面覆盖有上封板3,主臂体1与上封板3间焊接固定为一体,形成空心长方箱体,主臂体1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4,加强筋板4呈T形状,其头部突出主臂体1上下两端设置,并在其头部上端开设有上缸铰接座41,其下端开设有下缸铰接座42,加强筋板4的尾部设置有外转臂铰接座43,外转臂铰接座43与主臂体1尾端的内转臂铰接座11重合设置;所述的主臂体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铰接孔12及主臂铰接孔13,连接座铰接孔12及主臂铰接孔13间焊接有加强耳板5。所述的加强筋板4的头部呈菱形状,其中部设置有第一圈焊孔44,第一圈焊孔44与主臂体1间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圈焊孔44呈菱形,为设置在加强筋板4上的通孔。所述的主臂体1的开口槽2内横向设置有若干加强板21,加强板21的两侧面及底面与主臂体1焊接固定。所述的加强筋板4与上封板3间设置有上缸铰接座加强板31,上缸铰接座加强板31与加强筋板4及上封板3间焊接固定。所述的加强耳板5呈L型,其头部51与中部52与连接座铰接孔12及主臂铰接孔13连接,其尾部53与主臂体1焊接固定。所述的加强耳板5的尾部53设置有第二圈焊孔54与主臂体1间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二圈焊孔54为腰型孔,为设置在加强耳板5上的通孔。工作原理:本案中主臂体由板材一体弯折而成开口槽状,主臂体1的开口槽2表面覆盖有上封板3,主臂体1与上封板3间焊接固定为一体。其中,为了增加主臂体内部的支撑力,本案中在主臂体1的开口槽2内横向设置有若干加强板21,加强板21的两侧面及底面与主臂体1焊接固定。加强板能够起到对主臂体内部的支撑作用,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主臂体向内凹陷及弯折变形等情况发生。进一步地:主臂体两侧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4,加强筋板4呈T形状,其头部突出主臂体1上下两端设置,并在其头部上、下两端开设有上缸铰接座41,其下端开设有下缸铰接座42,加强筋板4的尾部设置有外转臂铰接座43,外转臂铰接座43与主臂体1尾端的内转臂铰接座11重合设置;当加强筋板与主臂体焊接固定后,加强筋板起到连接上缸铰接座41、下缸铰接座42及转臂铰接座11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臂体与加强筋板起到同步受力,共同支撑的作用。因此与传统的大臂相比,本案中的结构具备更强的支撑力及抗冲击强度,有利于保证设备长期稳定工作。进一步地:本案中的主臂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间焊接有加强耳板。其中,加强耳板呈L型,其头部与中部与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连接,其尾部与主臂体焊接固定。独特的加强加强耳板结构设计,使其能够与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连接,起到对上述两铰接孔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强耳板的尾部向外延伸并与主臂体焊接固定,使其起到增强主臂体与连接座铰接孔及主臂铰接孔间连接强度的作用,保证了主臂体与钻架间连接强度的作用,故可广泛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板材一体弯折而成的开口槽状主臂体(1),主臂体(1)的开口槽(2)表面覆盖有上封板(3),主臂体(1)与上封板(3)间焊接固定为一体,形成空心长方箱体,主臂体(1)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4),加强筋板(4)呈T形状,其头部凸出主臂体(1)上下两端,并在其头部上端开设有上缸铰接座(41),其下端开设有下缸铰接座(42),加强筋板(4)的尾部设置有外转臂铰接座(43),外转臂铰接座(43)与主臂体(1)尾端的内转臂铰接座(11)重合设置;所述的主臂体(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铰接孔(12)及主臂铰接孔(13),连接座铰接孔(12)及主臂铰接孔(13)间焊接有加强耳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板材一体弯折而成的开口槽状主臂体(1),主臂体(1)的开口槽(2)表面覆盖有上封板(3),主臂体(1)与上封板(3)间焊接固定为一体,形成空心长方箱体,主臂体(1)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4),加强筋板(4)呈T形状,其头部凸出主臂体(1)上下两端,并在其头部上端开设有上缸铰接座(41),其下端开设有下缸铰接座(42),加强筋板(4)的尾部设置有外转臂铰接座(43),外转臂铰接座(43)与主臂体(1)尾端的内转臂铰接座(11)重合设置;所述的主臂体(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座铰接孔(12)及主臂铰接孔(13),连接座铰接孔(12)及主臂铰接孔(13)间焊接有加强耳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板(4)的头部呈菱形状,其中部设置有第一圈焊孔(44),第一圈焊孔(44)与主臂体(1)间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钻机大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圈焊孔(44)呈菱形,为设置在加强筋板(4)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劲恩,刘宝林,杨能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慧山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