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冷器的优化设计,尤其涉及到斜顶式、立式与湿立式空冷器的优化设计及制造。空冷器广泛应用于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电力工业及制冷工业中。长期以来,科研和设计部门的专家、学者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空冷器的性能,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其一对管外空气侧用加翅片的方法来加大空气侧的放热系数;其二为用椭园管代替园管以提高管外的放热系数及减少管外流体的压力降。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如何提高换热器效能中存在的问题,而依据本专利技术者经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换热器强化换热方法——温差场均匀性原理,而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温差场均匀的斜顶式、立式、与湿立式空冷器。所说的″温差场均匀性原理″其主要内容是在传热单元数和热容量流比相同的条件下,冷热流体的温差场越均匀,则换热效能越高。利用该原理可以对目前的斜顶式、立式、湿立式空冷器在结构上作较小的改动,改变其流动安排,使其温差场均匀,而效能明显提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点是依据″温差场均匀性原理″对斜顶式、立式、湿立式空冷器,二管程的情况下,每管程有两层管束,则1层管束与3层管束串联连接,2层管束与4层管束串联连接或热流体通过管箱5流入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顶式、立式、湿立式空冷器,其特征在于它是温差场均匀的斜顶式、立式、湿立式空冷器,对二管程每管程有两层翘管束,则第1层翘片管束与第3层翘片管束串联连接,第2层翘片管束与第四层翘片管束串联连接,或热流体通过管箱5流入1,2层翘片管束,再通过管箱6流入3,4层翘片管束然后流出,每管程为多层翘片管束,则顺次类推,即管内温度高的热流体在管外温度高的空气处流入,管内温度低的热流体在管外温度低的空气处流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森泉,熊大曦,过增元,胡桅林,李志信,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