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是端子配件与电线之间的电连接部利用树脂包覆部进行了包覆的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中,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的界面处,因电线的弯曲所致的剥离能够得到抑制。一种带端子电线(1),其是端子配件(5)以及利用绝缘包覆层(4)对导体(3)的外周进行了包覆的电线(2)在电连接部(6)进行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覆电连接部(6)的树脂包覆部(7)的带端子电线,其中,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接触,树脂包覆部(7)与绝缘包覆层(4)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树脂包覆部(7)的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
With terminal wire and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端子电线和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端子电线和线束,更详细地说,涉及在导体与端子配件的电连接部具有防腐蚀用的树脂包覆部的带端子电线以及使用了该带端子电线的线束。
技术介绍
在布设于汽车等车辆中的电线的末端的导体上连接有端子配件。在将端子配件与电线的导体进行电连接的电连接部,要求防止腐蚀。特别是在电连接部,在不同的金属材料发生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异种金属间的腐蚀。在用于车辆的电线中,以车辆的轻量化等为目的,在导体的材料中可能会使用铝或铝合金。另一方面,端子配件的材料使用铜或铜合金,在其表面多利用锡等实施镀覆。这种情况下,在铝系金属与铜系金属或镀锡层发生接触的电连接部,异种金属间腐蚀容易成为问题。因此,要求可靠地对电连接部进行防腐蚀。为了进行电连接部的防腐蚀,已知可利用树脂材料包覆电连接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对带端子的包覆电线的电线导体与端子配件的电连接部进行包覆的防腐蚀剂,以热塑性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铝之间的重叠拉伸剪切强度、伸长率、吸水率处于规定的范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32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将带端子电线布设在狭小的空间等情况下,在电线被防腐蚀剂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电线可能被施加弯曲。例如,在汽车中,伴随着确保室内空间宽敞的需求和电气布线的复杂化等,可能需要在像这样电线被施加弯曲的状态下将带端子电线布设在狭窄的空间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将带端子电线的电连接部利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防腐蚀剂进行了包覆的带端子电线中,在电线被防腐蚀剂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在电线被施加弯曲时,应力被施加至防腐蚀剂本身、或被施加至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与防腐蚀剂的界面处。这样,防腐蚀剂可能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剥离。在防腐蚀剂发生剥离时,水等腐蚀因子从发生了剥离的部位侵入电连接部,造成电连接部的腐蚀。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所使用的防腐蚀剂,规定了铝之间的重叠拉伸剪切强度,但即使为对铝显示出高粘接性的材料,也不一定对于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表面表现出尽可能防止施加弯曲时的剥离的、足够牢固的粘接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是端子配件与电线之间的电连接部利用树脂包覆部进行了包覆的带端子电线和线束,其中,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的界面处,因电线的弯曲所致的剥离能够得到抑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带端子电线是端子配件以及利用绝缘包覆层对导体的外周进行了包覆的电线在电连接部进行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覆上述电连接部的树脂包覆部的带端子电线,其中,上述树脂包覆部与上述绝缘包覆层接触,上述树脂包覆部与上述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上述树脂包覆部的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此处,优选在上述树脂包覆部与上述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发生了熔接。另外,优选上述树脂包覆部包含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具有上述的带端子电线。专利技术的效果上述专利技术的带端子电线中,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这样,通过使树脂包覆部对电线的绝缘包覆层具有高粘接性,在绝缘包覆层被树脂包覆部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在电线受到弯曲时,能够抑制由于在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界面处所产生的应力所致的树脂包覆部从绝缘包覆层的剥离。此外,通过使树脂包覆部具有30%以上的断裂伸长率,即使在电线受到了弯曲时,树脂包覆部也容易追随该弯曲而发生变形,将施加至与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的应力抑制得较小。另外还能够抑制构成树脂包覆部的材料本身伴随着弯曲而发生龟裂的情况。由于这些效果,伴随着带端子电线在狭小的空间的布设等,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被树脂包覆部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在电线受到了弯曲时,在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间的界面处也不容易发生剥离,能够抑制由于腐蚀因子从发生了剥离的部位的侵入所致的电连接部的腐蚀。其结果,即使在电线受到了弯曲的状态下,也容易长期维持树脂包覆部的防腐蚀性能。此处,在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的界面处发生了熔接的情况下,通过熔接,容易提高树脂包覆部对于绝缘包覆层的粘接性。其结果,特别容易抑制绝缘包覆层与树脂包覆部之间的界面处的因电线的弯曲所致的防腐蚀性能的降低。另外,树脂包覆部包含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情况下,容易对于以聚氯乙烯、聚丙烯为代表的构成电线的绝缘包覆层的树脂材料的表面显示出高粘接性。上述专利技术中的线束由于包含上述的带端子电线,因而即使在电线的绝缘包覆层被树脂包覆部包覆的部位或其附近电线受到弯曲,树脂包覆部与绝缘包覆层之间的界面处也不容易发生剥离。由此,容易长期维持树脂包覆部的防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的透视侧视图。图2是上述带端子电线的透视俯视图。图3(a)和图3(b)是对树脂包覆部的材料与绝缘包覆层的材料之间的界面进行观察得到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图3(a)示出了倍率8000倍的观察图像,图3(b)示出了倍率40000倍的观察图像。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带端子电线]<整体构成>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电线1是将电线2与端子配件5在电连接部6进行电连接而成的,该电线2是通过将导体3利用绝缘包覆层4进行包覆而成的。并且形成有树脂包覆部7,其包覆包含电连接部6的部位,由树脂材料构成。本说明书中,沿着带端子电线1的长度方向,将配置有端子配件5的一侧(图1的左侧)作为前方,将配置有电线2的一侧(图1的右侧)作为后方。端子配件5具有连接部51。并且具有筒部,该筒部在连接部51的后端侧与其成一体地延伸设置而形成,由第一筒部52和第二筒部53构成。连接部51作为阴型嵌合端子的箱型的嵌合连接部而构成,能够与阳型连接端子(未图示)嵌合。在电连接部6,电线2的末端的绝缘包覆层4被除去,使导体3露出。将该导体3露出的电线2的末端部敛缝固定在端子配件5的筒部52,53的单面侧(图1的上面侧),使电线2与端子配件5连接。具体地说,第一筒部52将导体3与端子配件5电连接,并且将导体3以物理方式固定于端子配件5。另一方面,第二筒部53在第一筒部52的后方以比第一筒部52固定导体3弱的力固定电线2,对于电线2以物理方式固定于端子配件5进行辅助。第二筒部53可以将电线2的在末端露出的导体3在后方进行敛缝固定,也可以在更后方的导体3被绝缘包覆层4包覆的部位从绝缘包覆层4的外周对电线2进行敛缝固定,但在图示的形态中,对露出的导体3进行敛缝固定。树脂包覆部7形成为,在带端子电线1的长度方向上,遍及从电线2的比在末端露出的导体3的前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端子电线,其是端子配件以及利用绝缘包覆层对导体的外周进行了包覆的电线在电连接部进行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覆所述电连接部的树脂包覆部的带端子电线,/n所述带端子电线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覆部与所述绝缘包覆层接触,所述树脂包覆部与所述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所述树脂包覆部的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5 JP 2017-2059251.一种带端子电线,其是端子配件以及利用绝缘包覆层对导体的外周进行了包覆的电线在电连接部进行电连接、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包覆所述电连接部的树脂包覆部的带端子电线,
所述带端子电线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覆部与所述绝缘包覆层接触,所述树脂包覆部与所述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拉伸剪切粘接强度为0.7MPa以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卓也,中村哲也,山野能章,小野纯一,伊藤贵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