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微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是一种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微垄栽培方法。整地与起垄是用重型缺口耙耙2-3遍拖平起垄;播种与混土是,在昼夜温差大于10℃条件下播种,复土厚度为0.5-1.5cm;灌溉管理是在田块相对较高的一端,沿与垄向垂直的方向开一条10-15cm深的进水沟,灌溉补水;田间管理是二、三年生碱茅采用间歇式灌溉,三年后在春季灌水时,每公顷施尿素85kg,刈割时留茬高度3-4cm。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灌溉和保持水层更加方便,有效地防止了平面散播后大水漫灌对碱茅微小种子的冲击作用,出苗均匀;微垄垄沟具有收集雨水的作用,减少了地表径流,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涉及植物的抗逆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微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碱茅,学名Puccinellia tenuiflora(Turcz)Scribn & Merr,为丛生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植物,是中国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上的优势植物之一,具有耐盐碱、耐寒能力强、饲用价值良好等特点。在耕层土壤总含量1-3%、pH值9.0-10.5的情况下,仍可正常生长发育,完成生活史。是中国东北西部重度苏打盐碱地生物改良和植被恢复的先锋草种。 苏打盐碱地碱茅常规的栽培方式为人工平播方法。由于种子十分细小(千粒重仅为0.11-0.14g),受风力和灌溉水流影响很大。因此要求整地必须整平整细,播后覆土1-2cm,灌水并保持水层1-2cm,昼夜温差10℃以上,15-20天后出苗。播种后落干的地块,碱茅种子无法发芽。目前栽培方法存在的问题 1、大水漫灌形成强劲的水流,将碱茅微小的种子汇集到低洼处,造成出苗严重不均。 2、灌溉水浪费严重。因满足保持水层的需要而造成的地表径流损失3000-4000m3/hm2。 3、灌溉水层不好把握,水深温度低,时间长容易粉种;水浅容易落干不发芽。 4、用种量大每公顷播种量40-60kg。 重度苏打盐碱地盐碱化指标为表层土壤含盐量>0.6%,pH>9.5,交换性钠百分比(ESP)>30%,碱斑率>50%。吉林省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达146.83万hm2,其中重度盐碱化土地增加20%,达到29.41万hm2。土地重度盐碱化导致大面积的植被退化,出现明显碱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几乎为零。重度盐碱化土壤由于交换性Na+含量高,一方面使土壤通气透水性大大降低,干旱时形成坚硬的盐碱结皮;另一方面过量Na+对植物产生离子毒害作用和渗透胁迫作用。碱茅作为松嫩平原本土植物,对重度苏打盐碱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极强的耐盐碱性,在松嫩平原盐碱地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碱茅栽培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碱茅在重度苏打盐碱地发芽、出苗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采用微垄栽培,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微垄栽培方法,解决碱茅常规栽培中存在的费水、费种问题,为碱茅在重度苏打盐碱地顺利立苗、成活创造更适宜的条件,降低人工碱茅草地生产成本。 本专利技术包括整地与起垄,播种与混土,灌溉管理和田间管理环节过程。 1、整地与起垄 选择地势平坦、灌水方便的重度苏打盐碱地,即盐碱化“光板地”,pH在10左右。用重型缺口耙耙2-3遍,耙后拖平,机械起垄。垄的标准为垄台高20-25cm,垄距30-40cm。为方便灌溉,将田块根据微地貌类型划分成宽12m,长15-20m的长方形,做到长方形内沿垄向地势高差在5cm以内。 2、播种与混土 最佳播种时期春季的4-5月,或秋季9-10月,此时昼夜温差大于10℃,满足种子发芽、出苗条件。播种量20-30kg/hm2 播种与混土方法选择无风天播种。均匀撒播。撒播采取左右来回式,播种幅宽为1.5-2m。轻镇压,镇压过程中,垄峰土壤向垄侧滑落,完成混土过程,碱茅种子复土厚度为0.5-1.5cm。 3、灌溉管理 碱茅由于植物自身的强耐盐碱性,对灌溉水水质要求不严格,泡沼、河流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均可。灌溉方式为沟灌。具体做法是在田块相对较高的一端,沿与垄向垂直的方向开一条10-15cm深的进水沟。出苗前灌溉水量以充满微垄垄台高的2/3、浸透垄台为标准。出苗后遇旱适当补水即可,保持干湿交替,促进幼苗生长。碱茅微垄栽培可有效地接纳和贮存灌溉水和雨水,因而具有明显的节水优势。正常降雨年份不需要灌溉。 4、多年生碱茅田间管理 由于碱茅具有的强耐盐碱能力,二、三年生碱茅春季遇旱适当补水,采用间歇式灌溉,灌溉水量标准以垄台高的1/3为宜,干旱季节过后无需灌溉。降雨积水时需要排水,微垄栽培可通过垄沟顺畅排水。三年后在春季灌水时,每公顷施尿素85kg,防止后期因土壤脱肥而导致碱茅草地退化。施肥方法为人工均匀撒施,撒施碱茅种子在6月至7月中旬成熟,当种子由黄变褐色时应及时采收,以防落粒。刈割时留茬高度3-4cm,有利于次年返青。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微垄垄沟使灌溉和保持水层更加方便,有效地防止了平面散播后大水漫灌对碱茅微小种子的冲击作用,出苗均匀。 2、微垄垄沟具有收集雨水的作用,减少了地表径流,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节约用种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 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微垄栽培试验于2002-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重度苏打盐碱地上进行,地点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 重度苏打盐碱地土壤地表无植被,为典型碱斑地,其盐碱化指标见表1;土壤营养指标见表2 表1重度苏打盐碱地土壤(0-20cm)盐碱化指标 单位(mg/kg) 表2重度苏打盐碱地土壤(0-20cm)营养指标 单位(mg/kg) 选用当地野生碱茅品种,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晾晒种子3天,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土壤用重型缺口耙耙2遍,耙后拖平、机械起垄。垄台高20cm,垄距30cm。播种时期为春季5月8日-5月10日,播种方式为人工撒播,播后轻镇压实现种子和表土混合。灌溉水水源采用深层第四纪承压水,出苗前灌水量为充满微垄垄台高的2/3,维持2-3周至出苗。出苗后遇旱适当补水。当年不进行收割,以保证安全越冬。从第二年起每年收获2次,刈割时留茬高度3-4cm,有利于次年返青。第三年春季,每公顷施尿素85kg,均匀撒施,施肥后无降雨,必须在24小时内灌溉一次透水,防止肥效散失。 试验证明碱茅出苗率达到80%以上,越冬返青率达95%以上,是重度苏打盐碱地人工碱茅草地建设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微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整地与起垄,播种与混土,灌溉管理和田间管理四个过程;所述的整地与起垄过程是选择地势平坦、灌水方便的重度苏打盐碱地,用重型缺口耙耙2-3遍、拖平,机械起垄;垄的标准为:垄台高20-25c m,垄距30-40cm,沿垄向地势高差在5cm以内;所述的播种与混土过程是,春季的4-5月或秋季9-10月昼夜温差大于10℃条件下播种,播种量:20-30kg/hm↑[2],均匀撒播;播种后轻镇压,使垄峰土壤向垄侧滑落,碱茅种子复土 厚度为0.5-1.5cm;所述的灌溉管理过程是在田块相对较高的一端,沿与垄向垂直的方向开一条10-15cm深的进水沟,出苗前灌溉,出苗后遇旱适当补水,保持干湿交替;所述的田间管理过程是二、三年生碱茅春季遇旱补水,采用间歇式灌 溉,灌溉水量标准为垄台高的1/3;三年后在春季灌水时,每公顷施尿素85kg;碱茅种子在6月至7月中旬成熟,当种子由黄变褐色时应及时采收,刈割时留茬高度3-4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微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整地与起垄,播种与混土,灌溉管理和田间管理四个过程;所述的整地与起垄过程是选择地势平坦、灌水方便的重度苏打盐碱地,用重型缺口耙耙2-3遍、拖平,机械起垄;垄的标准为垄台高20-25cm,垄距30-40cm,沿垄向地势高差在5cm以内;所述的播种与混土过程是,春季的4-5月或秋季9-10月昼夜温差大于10℃条件下播种,播种量20-30kg/hm2,均匀撒播;播种后轻镇压,使垄峰土壤向垄侧滑落,碱茅种子复土厚度为0.5-1.5cm;所述的灌溉管理过程是在田块相对较高的一端,沿与垄向垂直的方向开一条10-1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春梁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