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窄行密植插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2793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07
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窄行密植插秧方法,它涉及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插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苏打盐碱地水稻插秧方法中存在稻谷产量低的问题。方法:水稻秧苗以行距为22.5±0.5cm和穴距为15±0.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8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一、采用该方法插秧的水稻具有抗盐碱能力强,早抽穗,早齐穗的特点;二、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水稻栽培数量,减少水分蒸发,并能充分利用水、肥、光热资源,依靠群体效应增强水稻抗盐碱胁迫能力,最终实现高产增收;三、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便易行,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苏打盐碱地水稻的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插秧方法。
技术介绍
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苏打盐碱土的最大集中分布区,盐碱地面积达373万公顷,且盐碱化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科学实践证明,种稻是生物治理盐碱地的最好方法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盐碱地水稻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到90年代初,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水稻种植面积已达80万公顷,占当时该地区水田总面积的近50%。种稻可以水洗盐,以水压盐,通过耕作改良与利用劣质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目前东北地区常规水稻种植多采用“旱育稀植”的栽培方法,多年来一直沿用 9X4、9X5或9X6的插秧密度,即行距固定为9寸,仅通过改变穴距来调整水稻插秧密度。但是盐碱地种稻,由于水稻生长过程中受到土壤盐碱的危害,分蘖能力大大减弱,仅靠照搬传统的插秧方法,稻谷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盐碱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苏打盐碱地水稻插秧方法中存在稻谷产量低的问题,而提供。,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22. 5±0. 5cm和穴距为15±0. 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一、采用该方法插秧的水稻具有抗盐碱能力强、早抽穗和早齐穗的特点;二、通过密植来提高水稻保苗率和结穗率,弥补盐碱抑制水稻分蘖造成的结穗少的问题;三、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水稻栽培数量,减少水分蒸发,并能充分利用水、月巴、光热资源,依靠群体效应增强水稻抗盐碱胁迫能力,最终实现高产增收;四、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便易行,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对于盐碱地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I为试验一至试验三的水稻产量柱形图;图2为试验四至试验六的水稻产量柱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22. 5±0. 5cm和穴距为15±0. 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实施方式插秧的水稻具有抗盐碱能力强、早抽穗和早齐穗的特点。本实施方式通过密植来提高水稻保苗率和结穗率,弥补盐碱抑制水稻分蘖造成的结穗少的问题。本实施方式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水稻栽培数量,减少水分蒸发,并能充分利用水、月巴、光热资源,依靠群体效应增强水稻抗盐碱胁迫能力,最终实现高产增收。本实施方式可操作性强,简便易行,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对于盐碱地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水稻秧苗是采用钵育苗法或盘育苗法培育的,苗床期40 50天。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实施方式培育的水稻秧苗可带蘖移栽。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效果一、通过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中国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改良盐碱地水田进行的水稻栽培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效果·试验一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宽行插秧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30cm和穴距为1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试验所述的水稻秧苗是采用盘育苗法培育的,苗床期48天。试验二 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宽窄行插秧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30cm+20cm和穴距为1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试验所述的水稻秧苗是采用盘育苗法培育的,苗床期48天。试验三,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22. 5cm和穴距为1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试验所述的水稻秧苗是采用盘育苗法培育的,苗床期48天。试验一至试验三选择改良5年以上的盐碱化水田进行水稻不同行距的栽培试验,土壤基本理化性状pH为8. 63、电导率为O. 79mS/cm、碱化度为37. 8%、有机质为7. 37g/kg、速效氮为46. 3mg/kg、有效磷为20. 3mg/kg和速效钾为127. 5mg/kg。试验一至试验三水稻栽培品种为东稻2号,统一进行田间管理,耙地前施600kg/ha的撒可富三元复合肥15-15-15作为底肥,水稻分蘖期追施120kg/ha的尿素(N含量为46. 0% ),抽穗前追施80kg/ha的尿素,采用地下水井灌。试验一至试验三育苗开始时间为4月10日,水稻插秧起始时间为5月28日,10月8日进行统一收获。记录试验一至试验三的水稻产量,如图I所示,图I是试验一至试验三的水稻产量柱形图,通过图I可知试验三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6692kg/ha,与试验一和试验二的水稻产量相比,分别增产67. 8%和23. 7%,增产效果非常显著。二、通过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中国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开展的盐碱地水稻不同行距机械插秧大田示范,验证本专利技术效果试验四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宽行插秧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30cm和穴距为1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试验所述的水稻秧苗是采用钵育苗法培育的,苗床期45天。试验五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宽窄行插秧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30cm+20cm和穴距为1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试验所述的水稻秧苗是采用钵育苗法培育的,苗床期45天。试验六,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22. 5cm和穴距为1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 8株。本试验所述的水稻秧苗是采用钵育苗法培育的,苗床期45天。试验四至试验六选择改良5年以上的盐碱化水田进行水稻不同行距的栽培试验,土壤基本理化性状pH为8. 63、电导率为O. 79mS/cm、碱化度为37. 8%、有机质为7. 37g/kg、速效氮为46. 3mg/kg、有效磷为20. 3mg/kg和速效钾为127. 5mg/kg。试验四至试验六水稻栽培品种为东稻2号,统一进行田间管理,耙地前施600kg/ ha的撒可富三元复合肥15-15-15作为底肥,水稻分蘖期追施120kg/ha的尿素(N含量为46. 0% ),抽穗前追施80kg/ha的尿素,采用地下水井灌。试验四至试验六育苗开始时间为4月15日,水稻插秧起始时间为5月30日,10月15日进行统一收获。试验四至试验六分别栽培I公顷,收获时采用收割机直接脱粒并测产。记录试验四至试验六的水稻产量,如图2所示,图2是试验四至试验六的水稻产量柱形图,通过图2可知试验六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6436kg/ha,与试验四和试验五的水稻产量相比,分别增产75. 8%和33. 6%,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窄行密植插秧方法,其特征在于苏打盐碱地水稻窄行密植插秧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22.5±0.5cm和穴距为15±0.5cm进行插秧,平均每穴插秧6~8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窄行密植插秧方法,其特征在于苏打盐碱地水稻窄行密植插秧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水稻秧苗以行距为22. 5±0. 5cm和穴距为15±0. 5cm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华梁正伟王明明刘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