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振动吸收器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481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至少一个带束层,其具有在两个带束层末端之间轴向宽度W并被设置在至少一个胎体层的径向外侧;胎面,其具有用于在滚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并被设置在至少一个带束层的径向外侧;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其包括软部分和硬部分,并被设置在至少一个胎体层的径向内侧,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的硬部分具有面向轮胎的大致径向方向的至少两个水平面,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的硬部分在至少两个水平面中的一个的至少径向外侧上与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的软部分接触,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的硬部分的轴向中心位于从带束层末端到从带束层末端向内轴向宽度W的1/3的位置的轴向区域中。

Tyres including vibration absorb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振动吸收器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振动噪声的轮胎。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轮胎在滚动时发出的噪声尤其是由于轮胎与不平坦的路面接触之后其结构的振动引起的,还会产生各种声波。所有这些最终都以噪声的形式体现在车辆内部和外部。这各种表现的幅度取决于轮胎的振动特性的模式,还取决于车辆在其上行驶的路面的性质。对应于由轮胎产生的噪声的频率范围通常在大约从20到4,000Hz的范围。WO2014/137675公开了一种轮胎,该轮胎包括多个振动吸收器,这些振动吸收器影响轮胎的结构共振,用于减小由结构振动引起的噪声,该振动吸收器由弹性元件和质量元件组成。JP2006-256531公开了一种轮胎,该轮胎包括动态阻尼器,该动态阻尼器包括影响轮胎的轴向变形模式并附接到轮胎侧壁的质量元件和弹性构件。近来,出于减轻轮胎重量同时保持或甚至改善操作性能的目的,已知具有改善的胎面刚度的轮胎。然而,对于这种轮胎,由于轮胎的结构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以不被认为是有问题的频率出现,并且利用上述布置难以吸收这种轮胎的结构振动。同样在上述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1),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2);至少一个带束层(3),其具有在两个带束层末端(31)之间的轴向宽度W,并且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层(2)的径向外侧;胎面(4),其具有用于在滚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41),并且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3)的径向外侧;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其包括软部分(51)和硬部分(52),并且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层(2)的径向内侧,/n所述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的硬部分(52)具有面向轮胎的大致径向方向的至少两个水平面(521),所述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的硬部分(52)在所述至少两个水平面(521)中的一个的至少径向外侧与所述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胎(1),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2);至少一个带束层(3),其具有在两个带束层末端(31)之间的轴向宽度W,并且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层(2)的径向外侧;胎面(4),其具有用于在滚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41),并且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3)的径向外侧;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其包括软部分(51)和硬部分(52),并且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层(2)的径向内侧,
所述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的硬部分(52)具有面向轮胎的大致径向方向的至少两个水平面(521),所述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的硬部分(52)在所述至少两个水平面(521)中的一个的至少径向外侧与所述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的软部分(51)接触,所述轮胎(1)的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的硬部分(52)的轴向中心位于从所述带束层末端(31)到从带束层末端(31)向内轴向宽度W的1/3的位置的轴向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1)具有包括第二带束层的至少两个带束层(3),所述第二带束层邻接径向最内带束层被定位在径向外侧,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质量阻尼器(5)的硬部分(52)的轴向中心位于从第二带束层的带束层末端向内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罗蒂X·马尔杜埃尔大桥彻夫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