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1732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吸音件降低空腔共鸣声并且改善雪地性能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在胎面部(1)的内表面沿着轮胎周向隔着粘接层(7)固定有吸音件(6),吸音件(6)的厚度为20mm以上,吸音件(6)的硬度为80N/314cm

Pneumatic ti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作为冬季用轮胎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根据吸音件降低空腔共鸣声并且改善雪地性能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无钉防滑轮胎、防滑轮胎的冬季用的充气轮胎中,通过在胎面花纹设置多条刀槽花纹来发挥雪地性能。为了确保雪地牵引性、提高雪地性能,增加刀槽花纹条数并提高刀槽花纹密度是有效的。此外,为了提高雪地性能,使用柔软的橡胶(JIS硬度低的橡胶)作为胎面橡胶也是有效的。然而,当在积雪路面使用这样的胎面橡胶时则变硬,因此存在无法发挥所希望的轮胎性能的问题。另一方面,产生轮胎噪声的原因之一中存在由填充于轮胎空腔部的空气的振动所引起的空腔共鸣声。在车辆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的胎面部因路面的凹凸而振动,该振动使轮胎空腔部内的空气振动而产生该空腔共鸣声。在该空腔共鸣声中,特定频带的声音作为噪声被感知,因此,在降低空腔共鸣声方面,降低此频带的声压级(噪声级)是重要的。作为使这样的空腔共鸣声降低的方法,提出了将吸音件通过粘接剂等直接粘接于胎面部的内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的内表面沿着轮胎周向隔着粘接层固定有吸音件,该吸音件的厚度为20mm以上,所述吸音件的硬度为80N/314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07 JP 2017-172078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的内表面沿着轮胎周向隔着粘接层固定有吸音件,该吸音件的厚度为20mm以上,所述吸音件的硬度为80N/314cm2~150N/314cm2,所述吸音件的拉伸强度为90kPa以上,所述吸音件的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构成所述胎面部的胎面橡胶的JIS硬度为50~68,在形成于所述胎面部的环岸部具有多条刀槽花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件的体积为所述轮胎的内腔体积的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件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配置在相对于轮胎赤道±10mm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是使用具备由脱模剂形成的涂层的气囊并进行了硫化的充气轮胎,至少在所述吸音件的固定区域中利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出的所述脱模剂的厚度为0.1μm~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是使用具备由脱模剂形成的涂层的气囊并进行了硫化的充气轮胎,至少在所述吸音件的固定区域中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法检测出的所述脱模剂的硅的量为0.1重量%~10.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的剥离粘接力为5N/20mm~100N/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由双面胶带形成,该粘接层的总厚度为10μm~1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件在轮胎周向的至少一处具有缺失部。


9.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场崇史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