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前桥组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9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562,567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桥组件。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美国专利No.5,664,847公开了一种具有索尔兹伯里型桥壳组件的前桥组件,其中,一对桥管被接收到承载器或差速器壳中。桥管是包括主销轭构件和各种支架的铸件。虽然这种布置适合于其预期目的,但是它相对较重。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改进的前桥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在一种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前桥组件,该前桥组件具有被设置成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在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二输出构件之间提供速度差的机构,以及桥壳。桥壳具有均包括主外壳部分、管状部分和转向节叉的第一半外壳和第二半外壳。每个主外壳部分均限定容纳差速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的腔。每个管状部分固定地联接到主外壳部分中的相关联的一个,并在主外壳部分与转向节叉中的相关联的一个之间延伸。每个转向节叉均固定地联接到相关联的管状部分。在第一半外壳和第二半外壳彼此联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环形接头结构。该环形接头结构围绕旋转轴线形成,使得第一半外壳和第二半外壳中的一个沿着与旋转轴线重合的插入轴线插入到第一半外壳和第二半外壳中的另一个中。在另一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传动系统部件,该车辆传动系统部件包括差速器壳、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桥组件,包括:/n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被设置成围绕旋转轴线旋转;/n联接到所述第一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构件的差速装置,所述差速装置被配置成允许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二输出构件之间的速度差;和/n具有第一半外壳和第二半外壳的桥壳,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中的每个均包括主外壳部分、管状部分和转向节叉,所述主外壳部分限定容纳所述差速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腔,所述管状部分固定地联接到所述主外壳部分并在所述主外壳部分与所述转向节叉之间延伸,所述转向节叉固定地联接到所述管状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彼此联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环形接头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接头结构围绕所述旋转轴线形成,使得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中的一个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线重合的插入轴线插入到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中的另一个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5 US 62/562,5671.一种前桥组件,包括:
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被设置成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联接到所述第一输出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构件的差速装置,所述差速装置被配置成允许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二输出构件之间的速度差;和
具有第一半外壳和第二半外壳的桥壳,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中的每个均包括主外壳部分、管状部分和转向节叉,所述主外壳部分限定容纳所述差速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腔,所述管状部分固定地联接到所述主外壳部分并在所述主外壳部分与所述转向节叉之间延伸,所述转向节叉固定地联接到所述管状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彼此联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环形接头结构,其中,所述环形接头结构围绕所述旋转轴线形成,使得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中的一个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线重合的插入轴线插入到所述第一半外壳和所述第二半外壳中的另一个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壳的管状部分和转向节叉整体形成为铸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壳包括与所述管状部分和所述转向节叉整体形成的隔离器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壳的主外壳部分、管状部分和转向节叉整体形成为铸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壳的管状部分具有周向延伸的壁构件,并且其中,在穿过所述壁构件在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相应平面中截取的至少一个横截面中,所述壁构件的厚度围绕所述壁构件的圆周不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前桥组件在所述前桥组件定位在工作方位时具有顶表面,其中,所述壁构件在其形成所述前桥组件的所述顶表面的一部分的位置处最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半外壳是其中所述管状部分插入到所述主外壳部分中并通过第一焊接部固定到所述主外壳部分的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半外壳的主外壳部分限定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的尺寸被设置成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接合所述管状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包括多个塞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半外壳的管状部分和转向节叉通过第二焊接部固定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半外壳的转向节叉限定第二插座,所述第二插座的尺寸设置成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接合所述管状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焊接部包括多个塞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桥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半外壳的管状部分和转向节叉整体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桥组件,进一步包括:
输入小齿轮;
安装到所述输入小齿轮和所述外壳组件的输入小齿轮轴承,所述输入小齿轮轴承支撑所述输入小齿轮以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围绕小齿轮轴线旋转,并被配置成在所述外壳组件与所述输入小齿轮之间沿着所述小齿轮轴线在两个轴向方向上传递推力载荷;
环形齿轮,联接到所述差速装置的输入并啮合到所述输入小齿轮;和
安装到所述环形齿轮和所述外壳组件的环形齿轮轴承,所述环形齿轮轴承支撑所述环形齿轮以使其相对于所述外壳组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并被配置成在所述外壳组件与所述环形齿轮之间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在两个轴向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利高里·A·马尔什,乔纳森·P·皮茶德,弗瑞得瑞克·E·津克,詹姆斯·P·唐斯,约瑟夫·M·恩德斯泽,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