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送风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5480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板送风管路系统,属于通风管路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送风管、送风分配器和送风末端装置;送风管由多段彼此插接的第一管体构成,送风分配器由截面形状与第一管体相同的第二管体构成,送风末端装置由顶部敞口的风箱和扣合于风箱顶部敞口处并带有出风口的风口盖板构成,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风箱均由内外两层板和填于内外两层板之间的保温层构成,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插接,其侧壁设有出风接口;风箱侧壁设有进风接口,所述出风接口与进风接口通过支管联接。该系统能满足埋设于地板内的耐承载要求,而且方便在地板内埋设和快速装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风管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埋设于地板内 的空调送风管路系统,属于通风管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尤其是商住建筑物的空调通风系统,已渐趋于釆用 置换通风系统。置换通风系统的主要形式是将送风管路系统埋设于地 板之下,因而对送风管路系统有着不同于传统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管 路系统的要求。传统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管路系统 一 般是吊空架设的,其结构多按轻质要求设计;因此传统送风管路系统不能满足埋设 于地板内的耐承载要求,也不适应在空间狭小的地板内埋设和快速装 拆的要求。据申请人了解,在现有置换通风系统中 一般是直接延用传统送风 管路系统,或者只是简单地加以改进,尚缺乏专门适用于置换通风系 统的地板送风管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 一种能适用于置换通风系 统的地板送风管路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板送风管路系统,包括送风管、 送风分配器和送风末端装置;所述送风管由多段彼此插接的第一管体 构成,所述送风分配器由截面形状与第一管体相同的第二管体构成, 所述送风末端装置由顶部敞口的风箱和扣合于风箱顶部敞口处并带 有出风口的风口盖板构成,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风箱均由内外 两层板和填于内外两层板之间的保温层构成;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 体插接,其侧壁设有出风接口;所述风箱侧壁设有进风接口,所述出风接口与进风接口通过支管联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改善是所述第 一管体一端设有与其内层板联接 的第一内插管,其另一端设有与其外层板联接的第一外插管;所述第 二管体一端设有与其内层板联接的第二内插管,其另 一端封闭或设有 第二外插管;所述第一外插管可分别与第一内插管和第二内插管插 接,所述第二外插管可与第一内插管插接,所述风口盖板底面设有与 风箱顶部敞口吻合的接插口和筋板;所述筋板与风箱侧壁上穿装有销 轴。安装时,可将本技术地板送风管路系统的多段第一管体彼此 插接,即将每段第 一管体的第 一 内插管插于另 一段第 一管体的第 一外 插管内,如此接力将每段第一管体彼此插接,即可完成送风管的安装。 再将第二管体的第二内插管插于第一管体的第一外插管内;或者在将 第二内插管插于第一外插管内的同时,将第二管体的第二外插管套插 于第一管体的第一内插管外,即可完成送风分配器与送风管的插接。 最后,将出风口与进风口通过支管联接,完成送风分配器与送风管末 端装置的联接;从而完成整个地板送风管路系统的安装。本技术的地板送风管路系统中埋设于地板内的送风管、送风 分配器和送风管末端装置的风箱均是内外两层板结构,因此承载力超 过传统送风管单层管结构,应当满足埋设于地板内的耐承载要求;同 时送风管与送风分配器采用插接结构后使整个送风系统具有平整一 致的外形也可减少占据地板内狭小的空间,而且方^f更在地板内埋设和 快速装拆。此外,本技术地板送风管路系统的保温层在内外两层 板的保护下,保温效果比传统送风管更加持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地板送风管路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地板送风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分解的送风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图4是图1中分解的送风分配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向剖面图。图6是图1中分解的风箱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分解的风口盖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含局部剖视的仰视图。图9是图1中C-C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地板送风管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送风管1、送风 分配器2和送风末端装置3,本实施例选取送风管1的局部和从送风 分配器2到一个送风末端装置3的结构情况,以反映整个地板送风管 路系统。送风管1由多段彼此插接的第一管体4构成(图中只反映出 送风管1的两段第一管体4 ),送风分配器2由截面形状与第一管体4 相同的第二管体5构成。送风末端装置3由顶部敞口的风箱6和扣合 于风箱6顶部敞口处并带有出风口的风口盖板7构成。第二管体5的 一端与第一管体4插接,其侧壁设有三个出风接口 8。风箱6的侧壁 设有进风接口 9。出风接口 8之一与进风接口 9通过支管IO联接,可端装置。如图2、图3所示,送风管1的第一管体4由彼此嵌套的第一内 层板4-1、第一外层板4-2和填于第一内外两层板4-1、 4-2之间的第 一保温层11-1构成。第一管体4的一端设有第一内插管12,其另一 端设有第一外插管13。第一内层板4-1、第一外层板4-2、第一内插 管12和第一外插管13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第一内插管12的一端插于第一管体4的第一内层板4-1内,其插入第一内层板4-1内一端 的外壁与第一内层板4-1的内壁焊接。第一外插管13的一端套于第 一管体4的第一外层^反4-2上,其套入第一外层^反4-2 —端的内壁与 第一外层板4-2的外壁焊接。第一管体4的宽度b数值范围是 100-200mm。如图4、图5所示,送风分配器2的第二管体5结构与第一管体4 基本相同,也是由彼此嵌套的第二内层板5-1、第二外层板5-2和填 于第二内外两层板5-l、 5-2之间的第二保温层11-2构成。第二管体 5的一端设有第二内插管14,其另一端封闭。第二内插管14的一端 插于第二管体5的第二内层板5-1内,其插入第二内层々反5-1内一端 的外壁与第二内层板5-1的内壁焊接。第二内层板5-1、第二外层板 5-2、第二内插管14也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如图6所示,风箱6由第三内层板15、第三外层板16和填于第 三内外两层板15、 16之间的第三保温层17构成。风箱6顶部设有敞 口 18。内层板15、外层板15和进风接口 9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在 风箱6的底部侧面联接有固定件19。如图7、图8所示,风口盖板7上带有的出风口是格栅20,风口 盖板7底面设有与风箱6顶部敞口 18吻合的接插口 21,接插口 21由 镀锌钢板围成。如图9、图8所示,风口盖板7底面还设有筋板22; 筋板22的下端联接有网板23。安装本实施例的地板送风管路系统时,如图l所示1) 先将多段第一管体4彼此插接,即将一段第一管体4的第一内插 管12插于另一段第一管体4的第一外插管13内,再在第一内插管l2 与第一外插管13插接处的空隙塞填保温材料;即完成送风管1的安 装。2) 将送风管1与送风分配器2插接,即将第二管体5的第二内插管14插于第一管体4的第一外插管13内,同时也在第二内插管14与第 一外插管13插接处的空隙塞填保温材料;即完成送风管1与送风分 配器2的安装。3 )再通过固定件19将风箱6固定于预制的地板坑内,然后将风口盖 板7扣合于风箱1顶部敞口 18处,再将若干个销轴24穿装于筋板22 和风箱6侧壁上,即将风口盖板7与风箱6固定扣合在一起。 4)最后用支管10分别与送风分配器2的出风接口 8之一和风箱6的 进风接口9联接,完成整个地板送风管路系统的安装。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地板送风管路系统在使用中,由于送风管 1、送风分配器2和风箱6均是双层钢板结构,因此具有较强的承载 力,可以抵御从地板上传来的压力而不变形;同时送风管l与送风分 配器2相联后具有平整一致的整体外形,也可以减少占据地板内的空 间并使整体受力均匀;而且送风管1与送风分配器2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板送风管路系统,包括送风管、送风分配器和送风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由多段彼此插接的第一管体构成,所述送风分配器由截面形状与第一管体相同的第二管体构成,所述送风末端装置由顶部敞口的风箱和扣合于风箱顶部敞口处并带有出风口的风口盖板构成,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风箱均由内外两层板和填于内外两层板之间的保温层构成;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插接,其侧壁设有出风接口;所述风箱侧壁设有进风接口,所述出风接口与进风接口通过支管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洪涛沈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