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户式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6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户式空调机,属于空调机技术领域。该空调机包括机箱、无外联换热器、送风机和排风机,机箱分为排风段和送风段,排风机安置于排风段内,送风机安置于送风段内,排风段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送风段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排风段和送风段是由所述机箱被设于其内的隔板分隔而成;换热器装于隔板上,其一部分位于排风段内,其另一部分位于送风段内;送风段内在换热器另一部分与送风口之间设有外联表冷器。该空调机不仅适于配套单户式住房的辐射空调装置,而且实现节能、高效、清洁和安装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特别是一种用于对封闭型单户室内进 行空气处理的机组,属于空调机
技术背景为了节能及提高住宅房屋内环境的舒适性,目前的住宅房屋建设逐 渐趋向于全封闭型。该型房屋通过将房屋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进行深度 的封闭隔离,减少房屋内环境与房屋外环境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以达到 降低房屋使用时的能耗和保持房屋内环境的稳定性。基于上述要求,现有的全封闭型住宅房屋主要是采用辐射空调装置来供给房屋内所需的冷、热量。但辐射空调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1. 露点温度的限制,即当辐射空调装置内的冷媒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其 外表面会有大量结露,从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并污染环境;2.当辐射空调装 置表面温度太低或太高时,容易直接影响人体的舒适感,因此辐射空调装 置的供冷或供热能力受到限制。为解决现有辐射空调装置供冷、热能力 的不足及同时解决室内换气问题,通常是另外设置专门的空调机对室内 空气进行处理。但据申请人了解,目前为辐射空调装置配套设置的空调机多是采用 集中式空调机组,该集中式机组由于管道多而长、加之又难以分户控制, 因此机组使用效率低、能耗大;而目前尚未出现适合单户住宅房屋使用 的为辐射空调装置配套的空调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为辐射空调装置配套设置的集中 式空调机组的缺陷,提出一种专用于单户住宅房屋使用的单户式空调机, 该空调机通过对单户住宅封闭室内空气进行同时逆向的排气和补风,并 实现排气和补风之间的能量交换,因此不仅能够有效补充封闭室内所需 的冷、热量和新风量,还具有节能、使用效率高和方便分户控制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户式空 调机,包括机箱、无外联换热器、送风机和排风机,所述机箱分为排风 段和送风段,所述排风机安置于所述排风^殳内,所述送风机安置于所述送 风段内,所述排风^a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送风段 的两端側壁分别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方案之改进是所述排风段和送 风段是由所述机箱被设于其内的隔板分隔而成;所述换热器装于所述隔 板上,其一部分位于排风段内,其另一部分位于送风段内;所述送风段 内在所述换热器另一部分与送风口之间设有外联表冷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 步改进之一是,所述排风段与送风段由隔板分 成相互平行的两层。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二是,所述排风段与送风段由隔板分 成相互交错平行的两层。这样,当将本技术单户式空调机的送风口和回风口通过管路与 单户住房封闭室内连通后,开动排风机和送风机即可同时对封闭室内进 行排气和补新风,而且排气和补新风是彼此逆向进行的。当室内的排气 与室外的新风各自经过换热器一部分的同时,室内排气所含的冷、热量 即与室外新风所含的冷、热量进行交换。尤其是在夏日,从室外补入的 热新风与室内排气交换热量后,再通过外联表冷器与表冷器内的冷媒交 换热量,如此可以有效补充封闭室内辐射空调装置供冷量的不足,还可 以对室外补入的热新风预先进行除湿,从而保持室内空气质量。此外采 用排风段与送风段分层布置的机箱更紧凑,更适于单户住宅房屋的安装。总之,与现有空调机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单户式空 调机,该机不仅适于配套单户住房的辐射空调装置,而且通过封闭室内 空气进行同时逆向的排气和补风处理,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实现节能、高效、和安装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单户式空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换热器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单户式空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换热器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单户式空调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箱1、转轮式全热回收 换热器2、排风机3和送风机4。机箱1被设于其内的隔板5分隔成上、 下两层相互平行的排风段6和送风段7。机箱1的排风段6的两端侧壁分 别设有回风口 8和排风口 9,机箱1的送风段7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新风 口 IO和送风口 11。转轮式全热回收换热器2穿装于隔板5上,并以隔板 5为界,其上部分20位于排风段6内,其下部分21位于送风段7内。送 风段7内在所述换热器下部分21与送风口 11之间设有外联表冷器12。排风机3安置于排风段6内的所述换热器上部分20与排风口 9之间, 排风机3的出风口邻近所述排风口 9;送风机4安置于送风段7内的所述 换热器2下部分21与送风口 11之间,本实施例优选将送风机4安置于 外联表冷器12与送风口 11之间,送风机4的出风口邻近所述送风口 11, 外联表冷器12靠近所述换热器2。位于上述排风段6内的回风口 8与所述换热器2上部分20之间设有 第一过滤器13;位于上述送风段7内的新风口 10与所述换热器2下部分 21之间设有第二过滤器14。所述过滤器可采用初效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或高效空气过滤器。在上述换热器2上部分20和下部分21与机箱1的内侧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风门14-1和第二调节风门14-2。上述外联表冷器12的一侧设有穿过机箱1的送风段7侧壁的进水管 阀15、出水管阀16和冷凝水管阀17。转轮式全热回收换热器2如图2所示,其中心穿装有固定于所述隔 板5上的转轴18。具体使用本实施例的单户式空调机时,先将送风口 11、回风口 8通 过回风管、送风管与单户住房的封闭室内连通,并将外联表冷器12的进 水管阀15和出水管阀16通过水管与冷、热水源连通。使用中,开动排 风机3和送风机4,同时启动转轮式全热回收换热器2绕其装于隔板上的 转轴18緩慢旋转。排风机3将封闭室内的空气通过回风管从回风口 8抽入^L箱1的排 风段6内,抽入的室内空气先经第一过滤器13过滤,然后通过转动的所 述换热器2的上部分20和第一调节风门14-1,最后从排风口 9排出机箱 l外。调节第一调节风门14-l开启的大小,可以调节分别通过所述换热 器2的上部分20和第一调节风门14-1的排气风量。与排风机3抽入室内空气的同时,送风机4将新风(室外空气)从 新风口 10抽入机箱1的送风段7内,抽入的新风先经第二过滤器14过 滤,然后通过转动的所述换热器2的下部分21和第二调节风门14-2,最 后从送风口 11通过送风管送入封闭室内。调节第二调节风门14-2开启 的大小,可以调节分别通过所述换热器2的下部分21和第二调节风门 14-2的新风风量。当上述室内空气和新风分别通过所述换热器2的上部分20和下部分 21时,情况有1)室内空气所含的余热及余湿被所述换热器2的上部分 20吸收,而新风从所述换热器2的下部分21将该余热及余湿带走;2) 新风所含的余热及余湿被所述换热器2的下部分21吸收,而室内空气将 该余热及余湿带走。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单户式空调机将排出单户封闭室内的空气和 送入单户封闭室内的新风合并于一个机箱内完成,利用转轮使相互逆流 的排气与新风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节省能耗。尤其是设置的表冷器能 对送入的新风补充冷量,不仅可满足室内辐射空调装置所供冷量的不足, 还可起到对新风进行除湿的作用。此外,本实施例单户式空调机结构紧 凑,方便单户住房安装使用。可谓一举多得。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单户式空调机如图3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户式空调机,包括机箱、无外联换热器、送风机和排风机,所述机箱分为排风段和送风段,所述排风机安置于所述排风段内,所述送风机安置于所述送风段内,所述排风段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送风段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段和送风段是由所述机箱被设于其内的隔板分隔而成;所述换热器装于所述隔板上,其一部分位于排风段内,其另一部分位于送风段内;所述送风段内在所述换热器另一部分与送风口之间设有外联表冷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