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清云专利>正文

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3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其结构包括锁条、顶持板、柔性隔片、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隔离夹持筒、外接电源线、导体陶瓷、底撑锥头,锁条共设有两条且顶端嵌入固定在顶持板底部,底撑锥头通过锁条与顶持板相连接,导体陶瓷夹持在底撑锥头与柔性隔片中间,柔性隔片固定安装在顶持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能够全方位的对进行极化的导体陶瓷进行装夹,极化电场能够直接作用在导体陶瓷上,能够对任何形状的导体陶瓷进行极化加工,并且降低由于夹持应力难以掌控而导致导体陶瓷在极化加工过程中出现损伤。

An omnidirectional clamping polarization clamp for piezoelectric conductor ceram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体陶瓷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
技术介绍
压电材料传感器大都采用压电陶瓷制作,由于这类导体陶瓷其质地相对较脆、并且密度和硬度大,而且只有1000μξ左右的极限应变,变形量较小,一般制作成导体陶瓷片,在经过极化后才能形成压电陶瓷。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由于导体陶瓷的属性,从而导致其在加工成大面积或者弯曲形状,由于夹具在进行装夹时,在夹持点不均且其质地较脆的情况下,导体陶瓷极容易出现损坏,并且在进行极化的过程中,极化电场直接作用在导体陶瓷上,对于处于夹持极限的导体陶瓷,容易出现极限状态下,内部出现小裂痕,导致其影响在传感器工作中,影响传感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以解决现有由于导体陶瓷的属性,从而导致其在加工成大面积或者弯曲形状,由于夹具在进行装夹时,在夹持点不均且其质地较脆的情况下,导体陶瓷极容易出现损坏,并且在进行极化的过程中,极化电场直接作用在导体陶瓷上,对于处于夹持极限的导体陶瓷,容易出现极限状态下,内部出现小裂痕,导致其影响在传感器工作中,影响传感器的性能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其结构包括锁条、顶持板、柔性隔片、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隔离夹持筒、外接电源线、导体陶瓷、底撑锥头,所述锁条共设有两条且顶端嵌入固定在顶持板底部,所述底撑锥头通过锁条与顶持板相连接,所述导体陶瓷夹持在底撑锥头与柔性隔片中间,所述柔性隔片固定安装在顶持板上,所述隔离夹持筒内部设有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所述外接电源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隔离夹持筒内部。所述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包括隔撑环、夹持机构、极化电场隔展机构,所述极化电场隔展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锁导机构内部,所述隔撑环与隔离夹持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隔撑环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六角套、滑贴条、后空导孔、锁导机构,所述锁导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六角套内部,所述六角套内部底端设有滑贴条,所述后空导孔与六角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后空导孔能够在锁导机构受到压迫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令其改变疏导方向,从横向移动转化为纵向输送。作为优选,所述锁导机构包括侧卡槽、极化电场杆、弹条、锁块,所述侧卡槽与极化电场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条与锁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条与锁块固定连接在极化电场杆上,进而能够令其在伸出的常规状态下,始终保持朝向上方的作用拉力,令极化电场杆保持绷直的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极化电场杆包括内轴、滑触头、导槽、连接套、侧定架,所述滑触头通过内轴与连接套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槽与连接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定架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连接套内部,所述极化电场杆由于中间由七个连接套构成,其能够在常规状态下保持绷直的状态,并且在朝向后方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失去朝向上方作用力的加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由横向后撤转换为竖直下撤。作为优选,所述极化电场隔展机构包括挂钩、挂环、撑条、隔展机构,所述挂钩共设有两个且固定在挂环左右两侧,所述隔展机构通过撑条与挂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撑条共设有三个能够稳定的制成挂环,并通过其长度能够将隔展机构压制到最小的状态。作为优选,所述隔展机构包括隔离活动环、电场导网、隔离固定环、引贴块,所述引贴块固定安装在电场导网上,所述隔离活动环通过电场导网与隔离固定环相连接,所述电场导网在隔离活动环拉动的状态下会展开形成一个电场网。作为优选,所述侧定架共设有两个且其内侧面均设有光滑的凸条,通过四个凸条嵌入在连接套左右两侧时,能够形成四点支撑的稳定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引贴块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且中间设有四个交叉孔,在引贴块的主动吸附带动了电场导网朝向极化电场杆进行靠近进而能够转接电场导网上的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能够全方位的对进行极化的导体陶瓷进行装夹,能够在全方位的分散作用下,令导体陶瓷在受到最小应力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夹持,并且通过极化电场隔展机构形成的全方位包覆形极化电场,极化电场能够直接作用在导体陶瓷上,能够对任何形状的导体陶瓷进行极化加工,并且降低由于夹持应力难以掌控而导致导体陶瓷在极化加工过程中出现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俯视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夹持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夹持机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锁导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7为极化电场杆俯视详细结构示意图。图8为极化电场隔展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隔展机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0为隔展机构A处放大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锁条-1、顶持板-2、柔性隔片-3、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4、隔离夹持筒-5、外接电源线-6、导体陶瓷-7、底撑锥头-8、隔撑环-a1、夹持机构-a2、极化电场隔展机构-a3、六角套-a21、滑贴条-a22、后空导孔-a23、锁导机构-a24、侧卡槽-a221、极化电场杆-a222、弹条-a223、锁块-a224、内轴-aa1、滑触头-aa2、导槽-aa3、连接套-aa4、侧定架-aa5、挂钩-a31、挂环-a32、撑条-a33、隔展机构-a34、隔离活动环-a341、电场导网-a342、隔离固定环-a343、引贴块-a3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其结构包括锁条1、顶持板2、柔性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其结构包括锁条(1)、顶持板(2)、柔性隔片(3)、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4)、隔离夹持筒(5)、外接电源线(6)、导体陶瓷(7)、底撑锥头(8),其特征在于:/n所述锁条(1)共设有两条且顶端嵌入固定在顶持板(2)底部,所述底撑锥头(8)通过锁条(1)与顶持板(2)相连接,所述导体陶瓷(7)夹持在底撑锥头(8)与柔性隔片(3)中间,所述柔性隔片(3)固定安装在顶持板(2)上,所述隔离夹持筒(5)内部设有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4),所述外接电源线(6)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隔离夹持筒(5)内部;/n所述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4)包括隔撑环(a1)、夹持机构(a2)、极化电场隔展机构(a3),所述极化电场隔展机构(a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锁导机构(a1)内部,所述隔撑环(a1)与隔离夹持筒(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机构(a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隔撑环(a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其结构包括锁条(1)、顶持板(2)、柔性隔片(3)、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4)、隔离夹持筒(5)、外接电源线(6)、导体陶瓷(7)、底撑锥头(8),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条(1)共设有两条且顶端嵌入固定在顶持板(2)底部,所述底撑锥头(8)通过锁条(1)与顶持板(2)相连接,所述导体陶瓷(7)夹持在底撑锥头(8)与柔性隔片(3)中间,所述柔性隔片(3)固定安装在顶持板(2)上,所述隔离夹持筒(5)内部设有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4),所述外接电源线(6)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隔离夹持筒(5)内部;
所述全方位夹持极化装置(4)包括隔撑环(a1)、夹持机构(a2)、极化电场隔展机构(a3),所述极化电场隔展机构(a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锁导机构(a1)内部,所述隔撑环(a1)与隔离夹持筒(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夹持机构(a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隔撑环(a1)内部。


2.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a2)包括六角套(a21)、滑贴条(a22)、后空导孔(a23)、锁导机构(a24),所述锁导机构(a2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六角套(a21)内部,所述六角套(a21)内部底端设有滑贴条(a22),所述后空导孔(a2a2)与六角套(a21)为一体化结构。


3.如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电导体陶瓷的全方位夹持极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导机构(a24)包括侧卡槽(a221)、极化电场杆(a222)、弹条(a223)、锁块(a224),所述侧卡槽(a221)与极化电场杆(a222)为一体化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清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