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0406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2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支撑架、导电夹子、滑轨和引出线;屏蔽外壳为一个顶部开口的金属壳体,其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撑架,两个绝缘支撑架顶端各设置一个导电夹子;屏蔽外壳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通线孔;两根引出线穿过对应的通线孔,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内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导电夹子,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极化/去极化测量装置。此装置具有屏蔽外壳,能屏蔽外界杂散电容和电磁波对电缆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的影响,测量准确度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电压与绝缘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凭借其优良的电气、力学和化学性能,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电力电缆的主要类型。因此对XLPE配电电缆进行可靠的绝缘诊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分析法是一种无损的介电响应分析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获取与介质状态紧密相关的极化信息。极化/去极化测量方法为:在极化时间内,向被测试品施加恒定电压,并记录极化电流;之后将试品短路,给试品一个去极化时间放电,并记去极化电流。因此在极化/去极化方法中,通过线夹向电缆加压充电以及从电缆上取得电流数据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试验中,往往会有外界的杂散电容和电磁波的干扰,从而影响极化/去极化电流的准确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解决了在测量电缆极化/去极化电流时,外界杂散电容及电磁波会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支撑架、导电夹子、滑轨和引出线;屏蔽外壳为一个顶部开口的金属壳体,其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撑架,两个绝缘支撑架顶端各设置一个导电夹子;屏蔽外壳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通线孔;两根引出线穿过对应的通线孔,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内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导电夹子,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极化/去极化测量装置。进一步的,待测样品设置在两个导电夹子之间,待测样品一端露出金属芯体,另一端被绝缘外皮包裹;一个导电夹子夹持待测样品一端的金属芯体,另一个导电夹子夹持待测样品另一端的绝缘外皮。进一步的,屏蔽外壳的顶端还设置有屏蔽壳盖;屏蔽外壳和屏蔽壳盖之间形成一个测试用金属屏蔽空间。进一步的,屏蔽外壳和屏蔽壳盖为铁板制成。进一步的,导电夹子为铜制夹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具有屏蔽外壳,能屏蔽外界杂散电容和电磁波对电缆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的影响,测量准确度增加。进一步的,测试时将被试电缆样品放置在绝缘支撑架上,架空放置,避免接触物体而影响测量,设置的绝缘支撑架更易于测量。进一步的,绝缘支撑架放在滑轨上,两绝缘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节,方便测试长短不同的样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屏蔽外壳;2、屏蔽壳盖;3、通线孔;4、绝缘支撑架;5、导电夹子;6、引出线;7、滑轨;8、待测样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包括屏蔽外壳1、两个绝缘支撑架4、两个导电夹子5、滑轨7和两根引出线6;屏蔽外壳1为一个顶部开口的金属壳体,其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滑轨7,滑轨7上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撑架4,两个绝缘支撑架4顶端各设置一个导电夹子5;屏蔽外壳1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通线孔3;两根引出线6穿过对应的通线孔,引出线6位于屏蔽外壳1内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导电夹子5,引出线6位于屏蔽外壳1外的一端连接极化/去极化测量装置。待测样品8设置在两个导电夹子5之间,待测样品8一端露出金属芯体,另一端被绝缘外皮包裹;一个导电夹子5夹持待测样品8一端的金属芯体,另一个导电夹子5夹持待测样品8另一端的绝缘外皮。屏蔽外壳1的顶端还设置有屏蔽壳盖2;以在屏蔽外壳1和屏蔽壳盖2之间形成一个测试用金属屏蔽空间。屏蔽外壳1和屏蔽壳盖2的材质为铁。导电夹子5为铜制夹子。其操作步骤为:(1)将屏蔽壳盖2打开,调节两个绝缘支撑架4之间距离与待测样品8(电缆)长度相适应,然后固定两个绝缘支撑架4;(2)将待测样品8放入,并加持在两个导电夹子5上,一个导电夹子5夹持待测样品8一端的金属芯体,另一个导电夹子5夹持待测样品8另一端的绝缘外皮;将屏蔽壳盖2盖好,测试及加压引出线6与极化/去极化测量装置连接好,然后开始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外壳(1)、绝缘支撑架(4)、导电夹子(5)、滑轨(7)和引出线(6);屏蔽外壳为一个顶部开口的金属壳体,其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撑架,两个绝缘支撑架顶端各设置一个导电夹子;屏蔽外壳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通线孔(3);两根引出线穿过对应的通线孔,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内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导电夹子,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极化/去极化测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外壳(1)、绝缘支撑架(4)、导电夹子(5)、滑轨(7)和引出线(6);屏蔽外壳为一个顶部开口的金属壳体,其内部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两个绝缘支撑架,两个绝缘支撑架顶端各设置一个导电夹子;屏蔽外壳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通线孔(3);两根引出线穿过对应的通线孔,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内的一端连接对应的导电夹子,引出线位于屏蔽外壳外的一端连接极化/去极化测量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段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的屏蔽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待测样品(8)设置在两个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振宇张力淼高自力智勇军郭毅鹏付晓刘智强张幸赵艾萱王彦博邓军波张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