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级恒流充电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数千安时以上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多年来一直沿用分级恒流充电方式,即逐级降低充电电流,整个充电过程根据电池型号通常分为5 7级,末级电流一般设置为第一级电流的10%左右,转级控制的判据为蓄电池电压升至析气点。这种传统分级恒流充电方式在实用中存在一个现象由于极化累积效应,每次转级(降低充电电流)后蓄电池电压很快又重新升至析气点而再次转级,致使第一级充电结束后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时间内就转入末级充电阶段。该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整个充电过程时间长、末级充电阶段电池电压长时间高于析气点而产生剧烈气体析出、充入的电能大部分损耗于溶液的电解水反应而非提高溶液 密度/电池蓄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第一级恒流充电电流值相同条件下、本方法使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时间至少缩短35%以上的。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在整个充电过程中的端电压(脉动电压平均值)始终未超过析气点电压、电池析气量明显大幅降低的。本专利技术再有一目的是解决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压控脉冲的分级恒流充电方法,针对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其特征在于,在每级恒流充电阶段附加一段具有去极化作用的脉冲充放电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剑,钱珞江,王云鹤,邹永铸,张海艳,任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钱珞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