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现有商用的半导体量子点,由于其量子效率高、封装的LED光源色域宽,而且不需背光源,可用于曲面和柔性折叠显示屏,即在电视、手机得以应用,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发展方向。截止当前,QLED器件尚未显示出商业化前景,除了器件制造技术仍需要攻克,最大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难点在于:蓝光量子点的稳定性差,而且基于CdSe(ZnS)半导体蓝光量子点自身的能级带隙跃迁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克服。所以,必须独辟蹊径,发展具有稳定性好、光学性能可调的非半导体量子点。然而,目前为止已报道的非半导体量子点,如:钙钛矿量子点、碳量子点、硅量子点以及金属化学量子点等,存在稳定性差、或聚集荧光猝灭、或量子效率低等问题,尽管通过与无机物或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改善以上性能,但仍有由于粒子直径过大难以实现电致发光等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包括量子点和聚硅氧烷,量子点通过化学键和聚硅氧烷相连,形成颗粒尺寸为1~20nm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量子点包括硅量子点和/或碳量子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8 CN 20191094923771.一种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包括量子点和聚硅氧烷,量子点通过化学键和聚硅氧烷相连,形成颗粒尺寸为1~20nm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量子点包括硅量子点和/或碳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中量子点的体积百分比为0.1%~20%和聚硅氧烷的体积百分比为80%~99.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将硅烷和反应助剂加入溶剂中反应得到所述量子点和聚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包含氨基、三甲氧基和三乙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发射主峰波长范围为420~480nm。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硅氧烷杂化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