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
技术介绍
冷凝式燃气锅炉已是市场主流,天然气燃烧产物大部分为H2O和CO2,但当烟气温度降至100℃以下时,烟气中的水蒸气会大量冷凝,如不及时将这些冷凝水排出,会对冷凝器的寿命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大多采用水封弯管实现自动排冷凝水,如图6所示,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但水封弯管存在着安装不方便、整体不够美观、无法检修、容易堵塞、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需要对排冷凝水装置进行改进,冷凝式燃气锅炉能够长期正常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冷凝水通过冷凝水进水管座进入外筒体中,冷凝水会不断积蓄使水位高于内筒体的底端,烟气会被内筒体与冷凝水隔绝无法排出,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冷凝水会通过设置的冷凝水出水管座自动排出,解决了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会减少冷凝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包括冷凝水进水管座、封板和外筒体,所述冷凝水进水管座与封板的顶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水进水管座(1)、封板(2)、外筒体(4)和冷凝水出水管座(5),所述冷凝水进水管座(1)与封板(2)的顶面连接,所述外筒体(4)的顶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外筒体(4)的顶端与封板(2)的底端连接,在外筒体(4)的中心孔中设有内筒体(3),所述内筒体(3)的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端,内筒体(3)顶端与封板(2)的底面连接且内筒体(3)的底端与外筒体(4)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L,L>0,内筒体(3)的外径小于外筒体(4)的内径,冷凝水进水管座(1)的中心孔穿过封板(2)后与内筒体(3)的中心孔连通,所述冷凝水出水管座(5)与外筒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水进水管座(1)、封板(2)、外筒体(4)和冷凝水出水管座(5),所述冷凝水进水管座(1)与封板(2)的顶面连接,所述外筒体(4)的顶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外筒体(4)的顶端与封板(2)的底端连接,在外筒体(4)的中心孔中设有内筒体(3),所述内筒体(3)的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端,内筒体(3)顶端与封板(2)的底面连接且内筒体(3)的底端与外筒体(4)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L,L>0,内筒体(3)的外径小于外筒体(4)的内径,冷凝水进水管座(1)的中心孔穿过封板(2)后与内筒体(3)的中心孔连通,所述冷凝水出水管座(5)与外筒体(4)的外壁连接,冷凝水出水管座(5)的中心孔与外筒体(4)的中心孔连通,冷凝水出水管座(5)与外筒体(4)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H,冷凝水出水管座(5)的中心孔的下侧孔壁与外筒体(4)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为H-R,所述H-R>L,R为冷凝水出水管座(5)的中心孔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4)的中心孔向下延伸并贯穿外筒体(4)的底端,在外筒体(4)的底端设有检修门(6)、连接法兰(22)、螺栓(20)和配合螺母(21),所述连接法兰(22)与外筒体(4)的底端连接,所述检修门(6)通过螺栓(20)和配合螺母(21)与连接法兰(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4)的中心孔向下延伸并贯穿外筒体(4)的底端,在外筒体(4)的底端设有检修门(6),在所述检修门(6)的顶面上设有环形槽(16),外筒体(4)的底端与环形槽(16)配合,检修门(6)通过固定装置与外筒体(4)的底端密封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和连接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竹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