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螺纹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311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螺旋螺纹管换热器,管体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端板中部套接有密封圈,定位板中部安装有定位螺钉,连接孔安装于换热管一端,换热管中部活动套接有螺旋折流板,管体内部安装有除垢组件,刮板中部对应换热管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换热管两端均开设有内六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体内部为螺旋折流板,流体沿螺旋板形成的螺旋通道斜向前进,在降低壳程阻力的同时,强化传热效果,介质在壳体内连续平稳螺旋流动,没有死角,避免了横向折流产生的严重压力损失,螺旋折流板对换热管的约束更强,减少了管束振动,延长设备的运行寿命,流体的高速旋转冲刷使得水中的污浊物难以在管壁进行附着,提高了管壁的洁净程度。

Spiral tub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螺纹管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螺旋螺纹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流体在通过横向的折流板时,会产生严重的压力损失,流体压力降低,且长时间换热管容易产生水垢,影响换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螺旋螺纹管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流体在通过横向的折流板时,会产生严重的压力损失,流体压力降低,且长时间换热管容易产生水垢,影响换热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螺旋螺纹管换热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端盖;所述管体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端板、密封圈、支撑杆、定位板、定位螺钉、连接孔、换热管和螺旋折流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安装于管体内部两端,所述端板中部套接有密封圈,两个所述端板中部分别焊接于支撑杆两端,所述端板侧面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部安装有定位螺钉,所述端板侧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安装于换热管一端,所述换热管中部活动套接有螺旋折流板。优选的,所述管体顶端靠近端盖一侧安装有污水进管,所述污水进管一侧位于管体顶端安装有清水出口,所述管体底端靠近端盖一侧安装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一侧位于管体底端处安装有清水进口,污水进管和清水出口分别位于端盖顶端两侧,所述污水出口和清水进口分别位于端盖底端两侧。优选的,所述端板对应密封圈处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镶嵌于密封内。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数量为两个。优选的,两个所述端板分别焊接于螺旋折流板两端。优选的,所述管体内部安装有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包括刮板、螺纹孔、螺纹槽和内六角槽;所述刮板通过螺钉安装于螺旋折流板一侧,所述刮板中部对应换热管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换热管侧面均匀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换热管两端均开设有内六角槽。优选的,所述内六角槽深度与端板厚度相同,所述内六角槽内壁均匀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换热组件,管体内部为螺旋折流板,流体沿螺旋板形成的螺旋通道斜向前进,在降低壳程阻力的同时,强化传热效果,介质在壳体内连续平稳螺旋流动,没有死角,避免了横向折流产生的严重压力损失,螺旋折流板对换热管的约束要强于弓形折流板,减少了管束振动,延长设备的运行寿命,螺旋流道使流体在流动时产生纵向旋转和二次旋流,流体的高速旋转冲刷使得水中的污浊物难以在管壁进行附着,提高了管壁的洁净程度。2、设置有除垢组件,在长时间使用后,拆下端盖,松动定位板的定位螺钉,取出换热管,转动换热管,在换热管转动过程中刮板会刮下换热管表面的水垢以及其他杂质,清理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端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刮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管体;2、端盖;3、换热组件;301、端板;302、密封圈;303、支撑杆;304、定位板;305、定位螺钉;306、连接孔;307、换热管;308、螺旋折流板;4、污水进管;5、清水出口;6、污水出口;7、清水进口;8、除垢组件;801、刮板;802、螺纹孔;803、螺纹槽;804、内六角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螺旋螺纹管换热器,包括管体1,管体1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端盖2,管体1顶端靠近端盖2一侧安装有污水进管4,污水进管4一侧位于管体1顶端安装有清水出口5,管体1底端靠近端盖2一侧安装有污水出口6,污水出口6一侧位于管体1底端处安装有清水进口7,污水进管4和清水出口5分别位于端盖2顶端两侧,污水出口6和清水进口7分别位于端盖2底端两侧,便于引导污水和清水流动;管体1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3,换热组件3包括端板301、密封圈302、支撑杆303、定位板304、定位螺钉305、连接孔306、换热管307和螺旋折流板308;两个端板301分别安装于管体1内部两端,端板301中部套接有密封圈302,端板301对应密封圈302处开设有密封槽,密封圈302镶嵌于密封内,提高端板301与管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两个端板301中部分别焊接于支撑杆303两端,支撑杆303数量为两个,便于支撑杆303支撑端板301,端板301侧面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定位板304,定位板304中部安装有定位螺钉305,端板301侧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306,连接孔306安装于换热管307一端,换热管307中部活动套接有螺旋折流板308,两个端板301分别焊接于螺旋折流板308两端,便于连接端板301和螺旋折流板308,使端板301和螺旋折流板308和之间形成螺旋形的水流通道。管体1内部安装有除垢组件8,除垢组件8包括刮板801、螺纹孔802、螺纹槽803和内六角槽804;刮板801通过螺钉安装于螺旋折流板308一侧,刮板801中部对应换热管307处均开设有螺纹孔802,换热管307侧面均匀开设有螺纹槽803,换热管307两端均开设有内六角槽804,内六角槽804深度与端板301厚度相同,内六角槽804内壁均匀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防止内六角槽804内部结水垢,便于装入内内六角扳手转动换热管30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污水通过污水进管4进入管体1内部,沿着换热管307流动至管体1另一端,再从污水出口6流出,清水从清水进口7通入,沿着换热管307外侧,在螺旋折流板308之间流动,再从清水进口7排出,此过程中,清水和污水产生热量交换,清水沿螺旋折流板308形成的螺旋通道斜向前进,将传统的横向折流方式变成纵向螺旋流动方式,介质在壳体内连续平稳螺旋流动,没有死角,避免了横向折流产生的严重压力损失,因而具有压降低的特点,在径向截面上产生速度梯度,形成径向湍流,使换热管307表面滞留底层水中的易结垢物不易在板上附着,降低结垢速率,换热器不易结垢,螺旋折流板308对换热管307的约束要强于弓形折流板,减少了管束振动,延长设备的运行寿命,螺旋流道使流体在流动时产生纵向旋转和二次旋流,流体的高速旋转冲刷使得水中的污浊物难以在管壁进行附着,提高了管壁的洁净程度,而且这种螺旋扰流增加了流体的扰动程度,使得管壁附近保持较高的温度梯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热系数,换热管307外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旋螺纹管换热器,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端盖(2);/n所述管体(1)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3),所述换热组件(3)包括端板(301)、密封圈(302)、支撑杆(303)、定位板(304)、定位螺钉(305)、连接孔(306)、换热管(307)和螺旋折流板(308);/n两个所述端板(301)分别安装于管体(1)内部两端,所述端板(301)中部套接有密封圈(302),两个所述端板(301)中部分别焊接于支撑杆(303)两端,所述端板(301)侧面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定位板(304),所述定位板(304)中部安装有定位螺钉(305),所述端板(301)侧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306),所述连接孔(306)安装于换热管(307)一端,所述换热管(307)中部活动套接有螺旋折流板(308)。/n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螺纹管换热器,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端盖(2);
所述管体(1)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3),所述换热组件(3)包括端板(301)、密封圈(302)、支撑杆(303)、定位板(304)、定位螺钉(305)、连接孔(306)、换热管(307)和螺旋折流板(308);
两个所述端板(301)分别安装于管体(1)内部两端,所述端板(301)中部套接有密封圈(302),两个所述端板(301)中部分别焊接于支撑杆(303)两端,所述端板(301)侧面顶端和底端均焊接有定位板(304),所述定位板(304)中部安装有定位螺钉(305),所述端板(301)侧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306),所述连接孔(306)安装于换热管(307)一端,所述换热管(307)中部活动套接有螺旋折流板(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螺纹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顶端靠近端盖(2)一侧安装有污水进管(4),所述污水进管(4)一侧位于管体(1)顶端安装有清水出口(5),所述管体(1)底端靠近端盖(2)一侧安装有污水出口(6),所述污水出口(6)一侧位于管体(1)底端处安装有清水进口(7),污水进管(4)和清水出口(5)分别位于端盖(2)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康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