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15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包括码头交换站、中间缓冲罐、乏气分油器、码头主工艺管道和库区主工艺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中间缓冲罐和乏气分油器,实现工艺管道中的压缩气体排放,防止压缩气体随卸货时进入收货罐,进而有效防止内浮盘损坏、倾覆等事故的发生。

Process pipe exhaust system from petrochemical terminal to oil de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品输送
,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品罐组通球工艺通常包括码头泊位处组件(码头清管阀等)、码头主工艺管道、交换站、库区主工艺管道及罐组处组件(泵棚清管阀、收货罐等)。油品经通球工艺的流程为:码头泊位处组件(码头清管阀等)→码头主工艺管道→交换站→库区主工艺管道→罐组处组件(泵棚清管阀、内浮顶收货罐等)。这种通球扫线方式一般包括发球筒、收球筒、清管器(一般俗称“通球”)、给气线等,发、收球筒分别设置在码头主工艺管道或库区主工艺管道的首末两端,清管器利用给气线的压缩气体从发球筒出发,沿管道移动并推动油品,实现通球工艺,完成油品沿管道输送。然而,现有的通球工艺在其工作过程中,压缩气体会随油品一并进入管道,最终进入内浮顶收货罐,进而可能导致内浮盘损坏、倾覆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其能排出管道中的压缩气体,防止内浮顶储罐损坏。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包括码头交换站,包括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的码头收球筒、连接库区主工艺管道的库区发球筒以及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和库区主工艺管道的旁通管,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一、二、三阀门,码头收球筒和库区发球筒之间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于码头收球筒一侧设置有第六阀门,回流管于库区发球筒一侧设置有第七阀门,旁通管通过连接管与回流管连接且连接管与回流管的连接处位于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之间,码头主工艺管道于旁通管和码头收球筒之间设置有第八阀门,库区主工艺管道于旁通管和库区发球筒之间设置有第九阀门;中间缓冲罐,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连接在旁通管上,进料管与旁通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二阀门之间,出料管与旁通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二、三阀门之间,进料管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四阀门,出料管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五阀门;乏气分油器,与中间缓冲罐连接。以上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中间缓冲罐和乏气分油器,实现工艺管道内的压缩气体排放,防止压缩气体随卸货时进入收货罐,进而有效防止内浮盘损坏、倾覆等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所述中间缓冲罐为卧式缓冲罐。以上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间缓冲罐采用卧式,能增大气液分离的效率,进一步加快压缩气体的排放。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所述中间缓冲罐设置在码头交换站一侧。以上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间缓冲罐的占地面积较小,可灵活设置在码头交换站一侧,能避免管线增设扫线罐等设施,解决实际空间不足等问题。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所述乏气分油器通过排气管与中间缓冲罐上端连接。以上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乏气分油器与中间缓冲罐上端连接,提高排气效率,促进工艺过程更为顺利进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十阀门,第十阀门通过管道可与氮气装置连接。以上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第十阀门与氮气装置连接,向中间缓冲罐充气,以便于中间缓冲罐中的物料排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所述码头主工艺管道可与待卸货的船舶连接,库区主工艺管道与收货罐连接。以上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码头至库区工艺管线利用管道排气系统,实现工艺管道中的压缩气体排放,防止压缩气体随卸货时进入收货罐,进而有效防止内浮盘损坏、倾覆等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库区工艺管道灌线流程);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码头工艺管道灌线流程);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卸货流程);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扫舱流程);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码头工艺管道通球流程);图7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中间缓冲罐内物料送入收货罐流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包括码头交换站100、中间缓冲罐200、乏气分油器300、码头主工艺管道400和库区主工艺管道500。其中,码头交换站100包括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400的码头收球筒110、连接库区主工艺管道500的库区发球筒120以及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400和库区主工艺管道500的旁通管130,旁通管13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1、第二阀门132和第三阀门133,码头收球筒110和库区发球筒120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40,回流管140于码头收球筒110一侧设置有第六阀门141,回流管140于库区发球筒120一侧设置有第七阀门142,旁通管130通过连接管134与回流管140连接且连接管134与回流管140的连接处位于第六阀门141和第七阀门142之间,码头主工艺管道400于旁通管130和码头收球筒110之间设置有第八阀门111,库区主工艺管道500于旁通管130和库区发球筒120之间设置有第九阀门121;中间缓冲罐200连接有进料管210和出料管220,进料管210和出料管220均连接在旁通管130上,进料管210与旁通管13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阀门131和第二阀门132之间,出料管220与旁通管130的连接处位于第二阀门132和第三阀门133之间,进料管21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四阀门211,出料管22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五阀门221;乏气分油器300与中间缓冲罐200连接。因此,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通过中间缓冲罐200和乏气分油器300,实现工艺管道内的压缩气体排放,防止压缩气体随卸货时进入收货罐510,进而有效防止内浮盘损坏、倾覆等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所述中间缓冲罐200为卧式缓冲罐。中间缓冲罐200采用卧式,能增大气液分离的效率,进一步加快压缩气体的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码头交换站(100),包括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400)的码头收球筒(110)、连接库区主工艺管道(500)的库区发球筒(120)以及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400)和库区主工艺管道(500)的旁通管(130),旁通管(130)上设置有第一、二、三阀门(131、132、133),码头收球筒(110)和库区发球筒(120)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40),回流管(140)于码头收球筒(110)一侧设置有第六阀门(141),回流管(140)于库区发球筒(120)一侧设置有第七阀门(142),旁通管(130)通过连接管(134)与回流管(140)连接且连接管(134)与回流管(140)的连接处位于第六阀门(141)和第七阀门(142)之间,码头主工艺管道(400)于旁通管(130)和码头收球筒(110)之间设置有第八阀门(111),库区主工艺管道(500)于旁通管(130)和库区发球筒(120)之间设置有第九阀门(121);/n中间缓冲罐(200),连接有进料管(210)和出料管(220),进料管(210)和出料管(220)均连接在旁通管(130)上,进料管(210)与旁通管(13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二阀门(131、132)之间,出料管(220)与旁通管(130)的连接处位于第二、三阀门(132、133)之间,进料管(21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四阀门(211),出料管(22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五阀门(221);/n乏气分油器(300),与中间缓冲罐(2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化码头至油库工艺管道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码头交换站(100),包括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400)的码头收球筒(110)、连接库区主工艺管道(500)的库区发球筒(120)以及连接码头主工艺管道(400)和库区主工艺管道(500)的旁通管(130),旁通管(130)上设置有第一、二、三阀门(131、132、133),码头收球筒(110)和库区发球筒(120)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40),回流管(140)于码头收球筒(110)一侧设置有第六阀门(141),回流管(140)于库区发球筒(120)一侧设置有第七阀门(142),旁通管(130)通过连接管(134)与回流管(140)连接且连接管(134)与回流管(140)的连接处位于第六阀门(141)和第七阀门(142)之间,码头主工艺管道(400)于旁通管(130)和码头收球筒(110)之间设置有第八阀门(111),库区主工艺管道(500)于旁通管(130)和库区发球筒(120)之间设置有第九阀门(121);
中间缓冲罐(200),连接有进料管(210)和出料管(220),进料管(210)和出料管(220)均连接在旁通管(130)上,进料管(210)与旁通管(13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二阀门(131、13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陈启明宋晨曦任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