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001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包括尾气输送单元、吹扫气输送单元、阻火单元、吹扫气收集单元以及尾气收集单元;所述尾气输送单元与吹扫气输送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吹扫气收集单元与尾气收集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出气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阀门的切换实现对阻火器的疏通,设备成本较低;所述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能够通过设计多组并联连接的阻火器,并分别设置独立地进出口管道,能够使尾气处理连续进行,提高了尾气处理的效率。

A fire arresting system with dredging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爆
,涉及一种阻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阻火器是一种用于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火焰传播的装置,通常安装在装置的进出口或者管道上,其作用为允许介质流通,但必须能够熄灭火焰。阻火器的关键是阻火元件,其熄灭火焰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介质传热作用快速降低火焰温度,同时通过器壁效应减少火焰中活性自由基浓度,从而使火焰中化学反应减缓直至停止,从而阻止火焰蔓延。例如,CN203154665U公开了一种管道专用阻火器,该阻火器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内壳内具有阻火芯,阻火芯上下两端的内壳内设有钢丝带,阻火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环和固定环,阻火芯和定位环之间以及阻火芯和固定环之间均设置有侧隔板,外壳一端上部和外壳另一端下部均开有伴热介质出入口。该阻火器通过内壳内的钢丝带以及阻火芯左右两端设置的侧隔板来阻止高速火焰。但是,在阻火器使用过程中,阻火器滤芯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影响使用阻火器系统的正常运行。CN110013630A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阻火器,包括阻火器外壳、阻火元件、气体注入通道、气体节流阀,所述阻火元件至少为两个,分别分布于阻火器内两侧,阻火元件之间为气体注入通道,所述气体注入通道上设有气体注入管线,位于阻火器外壳之外的气体注入管线上设置有气体节流阀。该阻火器利用外部气体注入口向阻火元件之间注入新鲜氮气,一方面利用氮气对阻火元件进行吹扫,使其具有自清洁作用,同时持续的吹扫可以保证阻火器元件具有较低的温度,提高了其阻火效率。但该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的通入外部气体,成本较高。CN206007846U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烟道阻火器,包括烟囱、自动除垢机构、支架以及顶盖。所述支架焊接于烟囱的上部,所述顶盖安装在支架的上部;所述自动除垢机构包括下层不锈钢丝网、不锈钢毛刷、转轴、上层不锈钢丝网、法兰盘、轴承、底板以及箭头状风向标,所述不锈钢毛刷通过螺栓与转轴下部相固定;所述下层不锈钢丝网安装在不锈钢毛刷的下面;转轴通过轴承与带有多个打孔的法兰盘相连接。所述防堵塞烟道阻火器虽然能够通过不锈钢网以及不锈钢毛刷缓解阻火器的堵塞问题,但阻火器处的压降较大,不利于提高气体的处理效率。对此,提供一种阻火效率高,且不影响尾气排放的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对于提高可燃性尾气的排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进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使用外部蒸汽对阻火器进行吹扫,并对吹扫后的降温气体进行收集,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所述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包括尾气输送单元、吹扫气输送单元、阻火单元、吹扫气收集单元以及尾气收集单元;所述尾气输送单元与吹扫气输送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吹扫气收集单元与尾气收集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出气口连接。尾气内的杂质会堵塞阻火单元,本专利技术通过吹扫气输送单元吹扫阻火单元,并使吹扫后的气体由吹扫气收集单元收集,达到了疏通阻火单元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尾气输送单元包括尾气输送管道以及设置于尾气输送管道上的尾气输送阀门。优选地,所述尾气输送阀门包括尾气输送电磁阀和/或尾气输送气动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尾气输送管道设置控制尾气输送的电磁阀和/或气动阀,能够实现尾气输送管道启闭的快速控制。优选地,所述电磁阀和/或气动阀的启闭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PLC控制单元和/或DCS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吹扫气输送单元包括吹扫气输送管道以及设置于吹扫气输送管道上的吹扫气输送阀门。优选地,所述吹扫气输送阀门包括吹扫气输送电磁阀和/或吹扫气输送气动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吹扫气输送管道设置控制吹扫气输送的电磁阀和/或气动阀,能够实现吹扫气输送管道启闭的快速控制。优选地,所述电磁阀和/或气动阀的启闭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PLC控制单元和/或DCS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吹扫气输送单元还包括吹扫气旁路、设置于吹扫气旁路上的手动阀门以及吹扫气输送管道上设置于吹扫气输送阀门两侧的手动阀门;当所述吹扫气输送管道上的吹扫气输送阀门正常运行时,吹扫气旁路上的手动阀门关闭,同时,吹扫气输送阀门两侧的手动阀门开启;当所述吹扫气输送管道上的吹扫气输送阀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吹扫气旁路上的手动阀门开启,同时,吹扫气输送阀门两侧的手动阀门关闭。优选地,所述阻火单元的进气口设置有气体喷嘴。通过喷嘴的设置,可以是气体更好的与阻火单元中的丝网接触。优选地,所述尾气收集单元包括尾气收集管道以及设置于尾气收集管道上的尾气收集阀门。优选地,所述尾气收集阀门包括尾气收集电磁阀和/或尾气收集气动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尾气收集管道设置控制尾气收集的电磁阀和/或气动阀,能够实现尾气收集管道启闭的快速控制。优选地,所述电磁阀和/或气动阀的启闭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PLC控制单元和/或DCS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吹扫气收集单元包括吹扫气收集管道以及设置于吹扫气收集管道上的吹扫气收集阀门。所述吹扫气收集管道连接于所述尾气收集阀门与阻火单元的连接管道。优选地,所述吹扫气收集阀门包括吹扫气收集电磁阀和/或吹扫气收集气动阀。优选地,所述吹扫气收集管道上还设置有视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视镜,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视镜观察吹扫气冷凝情况,从而实现通过目视判断吹扫气的洁净程度,进而判断阻火器的疏通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吹扫气收集管道设置控制吹扫气收集的电磁阀和/或气动阀,能够实现吹扫气收集管道启闭的快速控制。优选地,所述电磁阀和/或气动阀的启闭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PLC控制单元和/或DCS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吹扫气收集单元还包括吹扫气收集旁路、设置于吹扫气收集旁路上的手动阀门以及吹扫气收集管道上设置于吹扫气收集阀门两侧的手动阀门;所述吹扫气收集旁路以及手动阀门备用以防止吹扫气收集阀门失灵。当所述吹扫气收集管道上的吹扫气收集阀门正常运行时,吹扫气收集旁路上的手动阀门关闭,同时,吹扫气收集阀门两侧的手动阀门开启;当所述吹扫气收集管道上的吹扫气收集阀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吹扫气收集旁路上的手动阀门开启,同时,吹扫气收集阀门两侧的手动阀门关闭。优选地,所述阻火单元包括至少一台阻火器以及分别独立地设置于每台阻火器两端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测量阻火器进气口与出气口支架的压力差。所述阻火单元包括至少一台阻火器,例如可以是1台、2台、3台、4台、5台或6台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阻火器,包括但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包括尾气输送单元、吹扫气输送单元、阻火单元、吹扫气收集单元以及尾气收集单元;/n所述尾气输送单元与吹扫气输送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进气口连接;/n所述吹扫气收集单元与尾气收集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出气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包括尾气输送单元、吹扫气输送单元、阻火单元、吹扫气收集单元以及尾气收集单元;
所述尾气输送单元与吹扫气输送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吹扫气收集单元与尾气收集单元分别独立地与阻火单元的出气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输送单元包括尾气输送管道以及设置于尾气输送管道上的尾气输送阀门;
优选地,所述尾气输送阀门包括尾气输送电磁阀和/或尾气输送气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气输送单元包括吹扫气输送管道以及设置于吹扫气输送管道上的吹扫气输送阀门;
优选地,所述吹扫气输送阀门包括吹扫气输送电磁阀和/或吹扫气输送气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气输送单元还包括吹扫气旁路、设置于吹扫气旁路上的手动阀门以及吹扫气输送管道上设置于吹扫气输送阀门两侧的手动阀门;
所述吹扫气旁路以及手动阀门备用以防止吹扫气输送阀门失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收集单元包括尾气收集管道以及设置于尾气收集管道上的尾气收集阀门;
优选地,所述尾气收集阀门包括尾气收集电磁阀和/或尾气收集气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疏通功能的阻火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建刘刚茂刘向东禚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河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