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014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其包括:柔性环体,柔性环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齿部;波发生器,波发生器设置有形变部,形变部在柔性环体外表面挤压形变,波发生器与输入端连接固定刚轮,固定刚轮设置有与内齿部部分啮合的第一外齿部;输出刚轮,输出刚轮设置有与内齿部部分啮合的第二外齿部,输出刚轮与输出端连接;第一外齿部的齿数与第二外齿部的齿数不同,内齿部的齿数与第一外齿部的齿数或者第二外齿部的齿数相同;以及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柔性环体、波发生器、固定刚轮和输出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变应力小,运行精度高,安装简便,有效提高产品品质以及生产效率。

An inner tooth harmonic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
技术介绍
谐波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减速装置,传统上主要由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内齿刚轮、外齿柔轮、和使柔轮发生径向变形的椭圆波发生器,其中,柔轮与波发生器之间还安装有柔性轴承,以减少磨擦提高使用寿命。在未装配前,柔轮及其内孔呈圆形,当波发生器装入柔轮的内孔后,由于波发生器为椭圆形,将柔性轴承及柔轮撑成椭圆形,迫使柔轮在椭圆的长轴方向的外齿与刚轮内齿完全啮合,在短轴方向的齿则脱离啮合,其余各处的齿视柔轮回转位置的不同,或者处于“啮入”状态,或者处于“啮出”状态。传统的谐波齿轮减速器是一种以波发生器椭圆向外顶、使柔性轴承及柔轮形变的结构,存在柔轮有破损的风险,并且加工难度随工精度增加而增加。从而现有的谐波齿轮减速器结构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无法运用到精度更高的场合内,并且常常因制备材料受限制,影响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形变应力小,运行精度高,安装简便,有效提高产品品质以及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柔性环体,所述柔性环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齿部;/n波发生器,所述波发生器设置有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在柔性环体外表面挤压形变,所述波发生器与输入端连接/n固定刚轮,所述固定刚轮设置有与内齿部部分啮合的第一外齿部;/n输出刚轮,所述输出刚轮设置有与内齿部部分啮合的第二外齿部,所述输出刚轮与输出端连接;/n所述第一外齿部的齿数与第二外齿部的齿数不同,所述内齿部的齿数与第一外齿部的齿数或者第二外齿部的齿数相同;以及/n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柔性环体、波发生器、固定刚轮和输出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齿谐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柔性环体,所述柔性环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齿部;
波发生器,所述波发生器设置有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在柔性环体外表面挤压形变,所述波发生器与输入端连接
固定刚轮,所述固定刚轮设置有与内齿部部分啮合的第一外齿部;
输出刚轮,所述输出刚轮设置有与内齿部部分啮合的第二外齿部,所述输出刚轮与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外齿部的齿数与第二外齿部的齿数不同,所述内齿部的齿数与第一外齿部的齿数或者第二外齿部的齿数相同;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所述柔性环体、波发生器、固定刚轮和输出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谐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抵触在柔性环体外表面上;
所述挤压部包括滚子,所述滚子设置在波发生器内壁上。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艺庭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圆运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