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630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吸附装置,安装于安装底板上;压紧装置,安装于安装底板上,用以压紧吸附装置上的主FPC;摩擦纠偏装置和,包括驱动装置和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摩擦杆,驱动装置可驱动摩擦杆沿Z向移动以将背光FPC的金手指抵压在主FPC上、并使背光FPC的金手指沿X向和Y向移动以使金手指与主FPC的焊盘位置对准;拨杆装置,安装于安装底板上,用以在纠偏前将背光FPC拨至焊盘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焊盘距离主FPC位于缺口一侧的边缘较近或者较远的情况均适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纠偏稳定,精度高,适用性更强,集成度高,可提高产品生产产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A FPC friction correction device for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柔性电路板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屏显示产品FPC的焊接生产过程中,产品FPC存在多样性,需要先将背光FPC与主FPC的焊接位置对准以满足焊接时的对位要求,然后再进行焊接。目前常见的对位方式为夹持对位,通常是采用夹持部由主FPC与背光FPC之间的缺口处夹住背光FPC的引脚,使设置在引脚一端的金手指移动至主FPC的焊盘处,通过影像确认OK即实现对位。而主FPC的焊盘位置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主FPC的焊盘距离主FPC位于缺口一侧的边缘很近,夹持部夹住靠近金手指的引脚位置即可实现准确对位;另一种是主FPC的焊盘距离主FPC位于缺口一侧的边缘相对较远,使得引脚可夹持的位置距离焊盘区较远,从而导致对位不准确。因此,现有的夹持对位方式无法完全满足焊接时的对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其纠偏稳定,精度高,适用性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包括:安装底板;吸附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压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用以压紧所述吸附装置上的主FPC;摩擦纠偏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驱动装置和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摩擦杆,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摩擦杆沿Z向移动以选择性将背光FPC的金手指抵压在所述主FPC上、并使所述背光FPC的金手指沿X向和Y向移动以使所述金手指与所述主FPC的焊盘位置对准;拨杆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用以在纠偏前将所述背光FPC拨至所述焊盘上方。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由下至上顺序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可沿X向移动的X向运动板和安装于所述X向运动板上并可沿Y向移动的Y向运动板,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用以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X向运动板的第一连接杆和用以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Y向运动板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升降气缸与所述摩擦杆连接。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三连接杆和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两端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沿X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杆的长度沿Y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摩擦杆,所述摩擦杆的摩擦头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连接杆靠近另一个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侧。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杆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第三伺服电机和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拨杆,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可驱动所述拨杆沿Z向移动。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五连接杆、与所述第五连接杆沿X向的两端垂直连接的第六连接杆以及与所述第六连接杆垂直连接的第七连接杆,所述第七连接杆远离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拨杆。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杆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水平板和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上的竖直板,所述拨杆位于所述竖直板的一侧,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竖直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连接横板与所述第五连接杆连接,所述竖直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横板穿过且沿Z向移动的避让孔。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杆位于所述摩擦杆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吸附装置的外侧,所述第六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方。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四伺服电机、通过第二升降气缸与所述第四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三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一端连接的压紧块,所述第四伺服电机可驱动所述压紧块沿X向移动。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竖直吸附板和固定于所述竖直吸附板上端且位于所述竖直吸附板一侧的水平吸附板。作为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竖直吸附板位于所述安装底板沿Y向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安装底板沿Y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位于所述竖直吸附板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安装底板沿X向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吸附装置吸附住主FPC,然后拨杆装置将背光FPC拨起至主FPC的上方,摩擦纠偏装置中,摩擦杆通过驱动装置运动至抵压在背光FPC的金手指上,包胶杆与背光FPC的金手指之间产生静摩擦力,通过驱动装置可对背光FPC与焊盘进行对位,影像确认OK后,即完成摩擦纠偏动作。本技术的背光模组FPC焊接摩擦纠偏装置,对于焊盘距离主FPC位于缺口一侧的边缘较近或者较远的情况均适用。与现有的夹持纠偏装置相比,本技术的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纠偏稳定,精度高,适用性更强,而且设备集成度高,可提高产品生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给社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纠偏装置可沿X向纠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摩擦纠偏装置可沿Y向纠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拨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吸附装置安装于安装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底板;2、吸附装置;21、竖直吸附板;22、水平吸附板;3、压紧装置;31、支撑板;32、第四伺服电机;33、第二升降气缸;34、第三连接件;35、压紧块;4、摩擦纠偏装置;41、摩擦杆;42、第一连接件;421、第一连接杆;422、第二连接杆;423、第三连接杆;424、第四连接杆;43、第一伺服电机;44、第二伺服电机;45、X向运动板;46、Y向运动板;47、第一升降气缸;5、拨杆装置;51、第三伺服电机;52、第二连接件;521、第五连接杆;522、第六连接杆;523、第七连接杆;53、拨杆;54、水平板;55、竖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底板;/n吸附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n压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用以压紧所述吸附装置上的主FPC;/n摩擦纠偏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驱动装置和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摩擦杆,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摩擦杆沿Z向移动以选择性将背光FPC的金手指抵压在所述主FPC上、并使所述背光FPC的金手指沿X向和Y向移动以使所述金手指与所述主FPC的焊盘位置对准;/n拨杆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用以在纠偏前将所述背光FPC拨至所述焊盘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板;
吸附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
压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用以压紧所述吸附装置上的主FPC;
摩擦纠偏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驱动装置和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摩擦杆,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摩擦杆沿Z向移动以选择性将背光FPC的金手指抵压在所述主FPC上、并使所述背光FPC的金手指沿X向和Y向移动以使所述金手指与所述主FPC的焊盘位置对准;
拨杆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用以在纠偏前将所述背光FPC拨至所述焊盘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由下至上顺序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可沿X向移动的X向运动板和安装于所述X向运动板上并可沿Y向移动的Y向运动板,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用以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X向运动板的第一连接杆和用以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Y向运动板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升降气缸与所述摩擦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三连接杆和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两端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沿X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杆的长度沿Y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摩擦杆,所述摩擦杆的摩擦头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连接杆靠近另一个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FPC磨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的第三伺服电机和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的拨杆,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可驱动所述拨杆沿Z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赞扬姚禄华王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