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0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有两个第二框架板,每个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且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板,每个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安装槽匹配的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框架板匹配的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框架板,同时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框架板匹配的第二卡槽,通过设置第二框架板实现对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进行限位,便于将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摆放整齐,有利于利用预应力筋进行固定连接。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常由预制的柱、梁、板和预制楼梯等其他一些附属构件组成。与国外相比,我国的PC结构形式及工法起步较晚,且PC化率较低。制约PC结构推广的关键因素是如何保证有效的节点连接方式,如何通过合适的连接方式使得PC结构最接近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使PC结构能保证必要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是当前结构设计的重要课题。中国专利网申请CN201820664746.6,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基础底座和横梁,基础底座包括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依次紧密固定拼接,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同一侧的表面形成基础底座的一平面,横梁固定于平面之上,且与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连接。该技术在施工时,在基础置放区域将若干个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组装形成所需的房屋或设备等的基础,减少现场基础施工工序,在房屋或设备等废弃时,将若干个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拆卸,经过简单处理后仍可于其他房屋或设备的基础,节约资源,但是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之间在进行装配时,难以摆放整齐,导致很难利用预应力筋进行固定连接,工作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之间在进行装配时,难以摆放整齐,导致很难利用预应力筋进行固定连接,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有两个第二框架板,每个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且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板,每个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安装槽匹配的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框架板匹配的第二卡槽,且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腹板,所述第二腹板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腹板,所述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传力构件。优选的,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均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优选的,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安装通孔,位于同侧所述安装通孔的内部共同设置有第一预应力筋。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板的内部设置有与安装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框架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预应力筋。优选的,所述顶板和底板均呈椭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竖向传力构件呈棱柱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第一框架板,同时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框架板匹配的第二卡槽,通过设置第二框架板实现对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进行限位,便于将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摆放整齐,有利于利用预应力筋进行固定连接,工作效率较高。2.本技术中的第一框架板和第二框架板之间通过安装槽和第一卡槽进行卡合,并利用第二预应力筋进行固定,同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与第二框架板之间通过第二卡槽进行卡合,并利用连接件进行固定,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装配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板与第二框架板连接示意图;图中:1、第一框架板;2、第二框架板;3、钢筋混凝土预制件;4、顶板;5、竖向传力构件;6、第一预应力筋;7、第一腹板;8、第二腹板;9、连接件;10、第二预应力筋;11、第一卡槽;12、第一安装孔;13、安装通孔;14、第二卡槽;15、第二安装孔;16、安装槽;17、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有两个第二框架板2,每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16,且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板1,每个所述第一框架板1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安装槽16匹配的第一卡槽11,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框架板2匹配的第二卡槽14,且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腹板8,所述第二腹板8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腹板7,所述第一腹板7与第二腹板8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传力构件5。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均与底板17之间设置有连接件9,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安装通孔13,位于同侧所述安装通孔13的内部共同设置有第一预应力筋6,所述第二框架板2的内部设置有与安装槽16连通的第二安装孔15,所述第一框架板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15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2与第二安装孔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预应力筋10,所述顶板4和底板17均呈椭圆形结构,所述竖向传力构件5呈棱柱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如: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框架板与第二框架板连接示意图。本技术在施工时,根据场景需求将第一框架板1和第二框架板2固定连接,首先将两个第二框架板2按照规定的距离放置在地面上,并将第一框架板1放置于第二框架板2两端的安装槽16的内部,此时安装槽16与第一卡槽11卡合,再利用第二预应力筋10,通过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5进行固定,最后将若干个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进行组装形成所需的房屋或设备等的基础,此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底部的第二卡槽14与第二框架板2卡合,将连接有顶板4、竖向传力构件5、第一腹板7和第二腹板8连接的底板17放置于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表面,并利用连接件9进行固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有两个第二框架板(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16),且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板(1),每个所述第一框架板(1)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安装槽(16)匹配的第一卡槽(11),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框架板(2)匹配的第二卡槽(14),且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腹板(8),所述第二腹板(8)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腹板(7),所述第一腹板(7)与第二腹板(8)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传力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有两个第二框架板(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16),且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板(1),每个所述第一框架板(1)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安装槽(16)匹配的第一卡槽(11),两个所述第二框架板(2)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框架板(2)匹配的第二卡槽(14),且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腹板(8),所述第二腹板(8)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腹板(7),所述第一腹板(7)与第二腹板(8)的上表面共同设置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竖向传力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郭光智王文许长银杨保东付艳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