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43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包括逆变器箱、左转轴、右转轴、往复丝杠、驱动块、两组盖环、固定杆和箱体,逆变器箱内部设置有空腔,逆变器箱前侧壁连通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处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体,逆变器箱内左侧后半区域设置有左滚珠轴承,逆变器箱右侧后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右滚珠轴承,驱动块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驱动块前端设置有散热风扇,逆变器箱顶端连通设置有多组出风口,每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环,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下皮带轮,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套设有传动皮带。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heat dissipation of inverter box of rai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传统的逆变器箱散热装置,大多是由散热风扇进行排风散热的,但是散热风扇往往是固定连接的,难以左右运动,对逆变器箱起不到很好的散热作用,难以使逆变器箱在高温的环境中保持正常工作,降低了逆变器箱的工作效率,逆变器箱在运作中容易出现故障,减少了逆变器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可靠性的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包括逆变器箱、左转轴、右转轴、往复丝杠、驱动块、两组盖环、固定杆和箱体,所述逆变器箱内部设置有空腔,逆变器箱前侧壁连通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处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体,逆变器箱内左侧后半区域设置有左滚珠轴承,逆变器箱右侧后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右滚珠轴承,左转轴和右转轴分别与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键连接,所述驱动块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滑动孔并且固定杆两端与逆变器箱连接,所述往复丝杠螺装穿过驱动孔并且往复丝杠两端分别与左转轴和右转轴连接,驱动块前端设置有散热风扇,逆变器箱顶端连通设置有多组出风口,逆变器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进风口,每组所述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环,每组所述安装环内部靠近逆变器箱一侧均设置有格栅板,每组所述格栅板一侧均附着有滤棉,所述两组盖环分别位于两组安装环内部,右转轴右端设置有上皮带轮,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保护腔,箱体左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箱体可拆卸安装在逆变器箱右侧壁上,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下皮带轮,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套设有传动皮带。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每组所述安装环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L型板,并且每组所述L型板均固定在逆变器箱上,每组所述盖环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旋转轴承,每组所述旋转轴承均键连接设置有过渡轴,每组所述过渡轴上均设置有锁紧板,每组所述锁紧板均穿过一组所述L型板。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所述箱体右侧壁连通设置有多组散热口。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所述下皮带轮外径小于上皮带轮外径。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所述箱体前侧壁连通设置有检修口,检修口处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检修门。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所述固定杆呈圆柱状。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所述箱体通过多组螺栓固定在逆变器箱上。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还包括斜杆,所述斜杆与逆变器箱连接,斜杆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箱体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箱体将上皮带轮、下皮带轮和传动皮带遮挡起来,在逆变器箱、左转轴、右转轴、往复丝杠、驱动块、固定杆、箱体、门体、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电机转动带动散热风扇左右往复移动,转动并且往复移动的散热风扇将外界冷空气抽入至逆变器箱内部,然后沿多组出风口处排出,在安装环、格栅板和盖环的相互配合下,将滤棉固定起来,滤棉可减少外界杂质进入到逆变器箱内部,需对滤棉进行定期更换,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逆变器箱、门体、安装环、盖环、滤棉、旋转轴承、过渡轴、L型板和锁紧板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箱体和检修门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安装环和格栅板的连接示意右视图;图6是左转轴、右转轴、往复丝杠、驱动块和固定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逆变器箱;2、左转轴;3、右转轴;4、往复丝杠;5、驱动块;6、盖环;7、固定杆;8、箱体;9、门体;10、左滚珠轴承;11、散热风扇;12、安装环;13、格栅板;14、滤棉;15、上皮带轮;16、传动皮带;17、L型板;18、旋转轴承;19、过渡轴;20、锁紧板;21、检修门;23、螺栓;24、斜杆;25、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包括逆变器箱1、左转轴2、右转轴3、往复丝杠4、驱动块5、两组盖环6、固定杆7和箱体8,逆变器箱1内部设置有空腔,逆变器箱1前侧壁连通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处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体9,逆变器箱1内左侧后半区域设置有左滚珠轴承10,逆变器箱1右侧后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右滚珠轴承,左转轴2和右转轴3分别与左滚珠轴承10和右滚珠轴承键连接,驱动块5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固定杆7穿过滑动孔并且固定杆7两端与逆变器箱1连接,往复丝杠4螺装穿过驱动孔并且往复丝杠4两端分别与左转轴2和右转轴3连接,驱动块5前端设置有散热风扇11,逆变器箱1顶端连通设置有多组出风口,逆变器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进风口,每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环12,每组安装环12内部靠近逆变器箱1一侧均设置有格栅板13,每组格栅板13一侧均附着有滤棉14,两组盖环6分别位于两组安装环12内部,右转轴3右端设置有上皮带轮15,箱体8内部设置有保护腔,箱体8左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箱体8可拆卸安装在逆变器箱1右侧壁上,箱体8内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下皮带轮,上皮带轮15和下皮带轮套设有传动皮带16;箱体将上皮带轮、下皮带轮和传动皮带遮挡起来,在逆变器箱、左转轴、右转轴、往复丝杠、驱动块、固定杆、箱体、门体、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电机转动带动散热风扇左右往复移动,转动并且往复移动的散热风扇将外界冷空气抽入至逆变器箱内部,然后沿多组出风口处排出,在安装环、格栅板和盖环的相互配合下,将滤棉固定起来,滤棉可减少外界杂质进入到逆变器箱内部,需对滤棉进行定期更换,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每组安装环12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L型板17,并且每组L型板17均固定在逆变器箱1上,每组盖环6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旋转轴承18,每组旋转轴承18均键连接设置有过渡轴19,每组过渡轴19上均设置有锁紧板20,每组锁紧板20均穿过一组L型板17;在旋转轴承和过渡轴的作用下,锁紧板可转动,盖环插入至安装环后,使两组锁紧板分别转动穿过两组L型板,将盖环的位置固定。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箱体8右侧壁连通设置有多组散热口;电机运转时产生的热量沿多组散热口排出。本技术的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下皮带轮外径小于上皮带轮15外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箱(1)、左转轴(2)、右转轴(3)、往复丝杠(4)、驱动块(5)、两组盖环(6)、固定杆(7)和箱体(8),所述逆变器箱(1)内部设置有空腔,逆变器箱(1)前侧壁连通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处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体(9),逆变器箱(1)内左侧后半区域设置有左滚珠轴承(10),逆变器箱(1)右侧后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右滚珠轴承,左转轴(2)和右转轴(3)分别与左滚珠轴承(10)和右滚珠轴承键连接,所述驱动块(5)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所述固定杆(7)穿过滑动孔并且固定杆(7)两端与逆变器箱(1)连接,所述往复丝杠(4)螺装穿过驱动孔并且往复丝杠(4)两端分别与左转轴(2)和右转轴(3)连接,驱动块(5)前端设置有散热风扇(11),逆变器箱(1)顶端连通设置有多组出风口,逆变器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进风口,每组所述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环(12),每组所述安装环(12)内部靠近逆变器箱(1)一侧均设置有格栅板(13),每组所述格栅板(13)一侧均附着有滤棉(14),所述两组盖环(6)分别位于两组安装环(12)内部,右转轴(3)右端设置有上皮带轮(15),所述箱体(8)内部设置有保护腔,箱体(8)左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箱体(8)可拆卸安装在逆变器箱(1)右侧壁上,箱体(8)内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下皮带轮,上皮带轮(15)和下皮带轮套设有传动皮带(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逆变器箱散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箱(1)、左转轴(2)、右转轴(3)、往复丝杠(4)、驱动块(5)、两组盖环(6)、固定杆(7)和箱体(8),所述逆变器箱(1)内部设置有空腔,逆变器箱(1)前侧壁连通设置有进出口,进出口处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体(9),逆变器箱(1)内左侧后半区域设置有左滚珠轴承(10),逆变器箱(1)右侧后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右滚珠轴承,左转轴(2)和右转轴(3)分别与左滚珠轴承(10)和右滚珠轴承键连接,所述驱动块(5)设置有驱动孔和滑动孔,所述固定杆(7)穿过滑动孔并且固定杆(7)两端与逆变器箱(1)连接,所述往复丝杠(4)螺装穿过驱动孔并且往复丝杠(4)两端分别与左转轴(2)和右转轴(3)连接,驱动块(5)前端设置有散热风扇(11),逆变器箱(1)顶端连通设置有多组出风口,逆变器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底端均连通设置有进风口,每组所述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安装环(12),每组所述安装环(12)内部靠近逆变器箱(1)一侧均设置有格栅板(13),每组所述格栅板(13)一侧均附着有滤棉(14),所述两组盖环(6)分别位于两组安装环(12)内部,右转轴(3)右端设置有上皮带轮(15),所述箱体(8)内部设置有保护腔,箱体(8)左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箱体(8)可拆卸安装在逆变器箱(1)右侧壁上,箱体(8)内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下皮带轮,上皮带轮(15)和下皮带轮套设有传动皮带(16)。


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韶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