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31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包括第一罩壳、第二罩壳、以及机芯本体,机芯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圆盘状底座,底座的外周向设置有环形限位槽;第一罩壳的侧边沿着罩壳边沿轴向设置有条状燕尾凸起,并在第一罩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在第二罩壳的侧边沿着罩壳边沿轴向设置有燕尾槽,并在第二罩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燕尾凸起与燕尾槽卡合适配;环形限位槽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沉放口,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通过与沉放口的相互适配,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在环形限位槽内移动。本装置通过设置在机芯座上方的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的相互配合作用,拆卸安装组合方便,并起到对机芯的上部有效防护。

A kind of combined movement for coal mine switch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
本技术属于组合机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指定运行车辆,其运输能力相比于传统的公路和水路运输,无论是运输速度还是运输里程都得到大大提升。煤矿作为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柱,每年的开采量巨大。且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煤炭的运输能力,一般在煤矿生产的矿道内设置轨道用于煤矿的运输,一般运输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较为精密的机芯结构,但是现在的机芯结构基本裸露在外部,极易受到矿道内的环境以及运输器械的碰撞,甚至影响机芯的正常工作。主要是由于机芯缺乏有效的防护机构,但是直接焊接防护结构,一旦出现机芯故障,其拆卸难度较大,极大影响了机芯的维修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包括第一罩壳、第二罩壳、以及机芯本体,所述机芯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圆盘状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周向设置有环形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包括第一罩壳(1)、第二罩壳(2)、以及机芯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圆盘状底座(4),所述底座(4)的外周向设置有环形限位槽(41);/n所述第一罩壳(1)和第二罩壳(2)均为半圆筒状结构,下部为开口,所述第一罩壳(1)的侧边沿着罩壳边沿轴向设置有条状燕尾凸起(11),并在第一罩壳(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在所述第二罩壳(2)的侧边沿着罩壳边沿轴向设置有燕尾槽(21),并在第二罩壳(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2),所述燕尾凸起(11)与所述燕尾槽(21)卡合适配,并且所述第一罩壳(1)和第二罩壳(2)顶部形成封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尖轨的组合机芯,包括第一罩壳(1)、第二罩壳(2)、以及机芯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圆盘状底座(4),所述底座(4)的外周向设置有环形限位槽(41);
所述第一罩壳(1)和第二罩壳(2)均为半圆筒状结构,下部为开口,所述第一罩壳(1)的侧边沿着罩壳边沿轴向设置有条状燕尾凸起(11),并在第一罩壳(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在所述第二罩壳(2)的侧边沿着罩壳边沿轴向设置有燕尾槽(21),并在第二罩壳(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2),所述燕尾凸起(11)与所述燕尾槽(21)卡合适配,并且所述第一罩壳(1)和第二罩壳(2)顶部形成封闭结构,底部形成开口结构;
所述环形限位槽(41)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沉放口(411),所述第一限位块(12)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2)通过与沉放口(411)的相互适配,且所述第一限位块(12)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2)在所述环形限位槽(41)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尖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李勇张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圣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