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插头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16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57
一种板对板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若干插头信号端子与插头电源端子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插头固定片,所述插头本体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头外围壁及通过所述顶壁与所述插头外围壁围设成的插头对接腔,所述插头信号端子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外围壁上,所述插头固定片包括覆盖于所述插头纵向壁上的覆盖部、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内折弯形成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覆盖部纵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三接触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Board to board plug and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对板插头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板对板插头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板对板连接器最初用于连接显示屏与主板、摄像头与主板等,用于传输通讯信号;随着应用的增加,板对板连接器开始应用于电能的传输,如用于连接电池与主板以传输电流,此时,对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电流承载能力有所提升,即出现了电源端子加宽以增大横截面积承载大电流的产品;但是加宽电源端子对于承载的电流能力依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输大电流的板对板插头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对板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若干插头信号端子与插头电源端子及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插头固定片,所述插头本体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头外围壁及通过所述顶壁与所述插头外围壁围设成的插头对接腔,所述插头外围壁包括插头横向壁及插头纵向壁,所述插头信号端子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横向壁上,所述插头固定片包括覆盖于所述插头纵向壁上的覆盖部、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一焊脚、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内折弯形成于所述插头纵向壁内侧面上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覆盖部纵向外侧折弯沿所述插头横向壁外侧面延伸形成的第三接触部。优选地,所述插头横向壁靠近所述插头纵向壁的相对内侧凸出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插头纵向壁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第二接触部插入所述插槽内被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插头纵向壁所夹持。优选地,所述插头固定片还包括自所述第三接触部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二焊脚及开设于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三接触部外表面上的接触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及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装于所述插座本体上的若干插座信号端子、插座电源端子及成型于所述插座本体上的插座固定片,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座外围壁、自所述底壁中间向上凸出形成的中央岛部及形成于所述中央岛部与所述插座外围壁之间的对插槽,所述插座外围壁包括插座横向壁与插座纵向壁,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若干插头信号端子与插头电源端子及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插头固定片,所述插头本体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头外围壁及通过所述顶壁与所述插头外围壁围设成的用于插置所述中央岛部的插头对接腔,所述插头外围壁包括插头横向壁及插头纵向壁,所述插头信号端子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横向壁上,所述插头外围壁插置于所述插座本体的对插槽内,所述插座固定片包括成型于所述插座纵向壁上的跨越部、自所述跨越部内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于所述对插槽内的对接臂及自所述跨越部外侧向下折弯延伸再垂直折弯形成的焊接部,所述插头固定片包括覆盖于所述插头纵向壁上的覆盖部、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内折弯形成于所述插头纵向壁内侧面上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电性接触于所述对接臂上。优选地,所述对接臂包括自所述跨越部内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对接部、自所述第一对接部底部反向折弯形成的折弯部及自所述折弯部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分列于所述插座纵向壁内侧与所述中央岛部横向外侧,所述插头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电性接触。优选地,所述插头固定片还包括自所述覆盖部纵向外侧折弯沿所述插头横向壁外侧面延伸形成的第三接触部,所述插座固定片还包括自所述跨越部两端折弯后延伸并成型于所述插座横向壁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接触部电性接触的第三对接部。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自所述跨越部两端垂直折弯后延伸形成的成型于所述插座横向壁内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顶部反向折弯形成的翻折部及自所述翻折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位于所述插座横向壁内壁面上的所述第三对接部,所述第三对接部的内壁面上凸出形成有凸块。优选地,所述插座固定片还包括自所述跨越部位于所述对接臂两侧的内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成型于所述插座纵向壁内,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倒刺部以增加与插座本体之间的结合力。优选地,所述插头横向壁靠近所述插头纵向壁的相对内侧凸出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插头纵向壁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第二接触部插入所述插槽内被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插头纵向壁所夹持。优选地,所述插座电源端子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电性对接传输电流,所述插座固定片与所述插头固定片电性对接传输电流。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插头电源端子与插头固定片分别作为独立的一条电流传输途径对电流进行分流,且所述插头固定片同时起到固定作用,同时,所述插头固定片在所述插头横向壁外围设置第三接触部可以进一步增大电流传输能力。本申请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板对板插座的插座电源端子与插座固定片分别作为独立的一条电流传输途径对电流进行分流,且所述插座固定片同时起到固定作用,同时,所述插座固定片在所述插座横向壁外围设置第三对接部可以进一步增大电流传输能力。并将所述插座固定片向内延伸形成位于所述对插槽内的对接臂以承接所述插头的插头固定片,实现多点接触并实现分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申请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插头本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头的第二插头电流端子的立体图;图5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立体图;图6为本申请板对板插座的第二插座电源端子的立体图;图7为沿图1所示A-A虚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包括板对板插座A及与所述板对板插座A插接的板对板插头B。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插头B包括插头本体10、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10上的若干插头信号端子20与插头电源端子31及插装于所述插头本体10上的插头固定片32。所述插头本体10包括顶壁11、自所述顶壁11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头外围壁12,13及通过所述顶壁11与所述插头外围壁12,13围设成的插头对接腔16。所述插头外围壁包括插头横向壁12及插头纵向壁13,所述插头信号端子20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31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横向壁12上,所述插头信号端子20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31的结构类似,但是所述插头电源端子31的宽度大于所述插头信号端子20的宽度,其结构类型为习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插头横向壁12靠近所述插头纵向壁13的相对内侧凸出形成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与所述插头纵向壁13之间形成插槽15。所述插头固定片32包括覆盖于所述插头纵向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对板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若干插头信号端子与插头电源端子及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插头固定片,所述插头本体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头外围壁及通过所述顶壁与所述插头外围壁围设成的插头对接腔,所述插头外围壁包括插头横向壁及插头纵向壁,所述插头信号端子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横向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固定片包括覆盖于所述插头纵向壁上的覆盖部、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一焊脚、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内折弯形成于所述插头纵向壁内侧面上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覆盖部纵向外侧折弯沿所述插头横向壁外侧面延伸形成的第三接触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若干插头信号端子与插头电源端子及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插头固定片,所述插头本体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头外围壁及通过所述顶壁与所述插头外围壁围设成的插头对接腔,所述插头外围壁包括插头横向壁及插头纵向壁,所述插头信号端子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横向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固定片包括覆盖于所述插头纵向壁上的覆盖部、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一焊脚、自所述覆盖部横向内折弯形成于所述插头纵向壁内侧面上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覆盖部纵向外侧折弯沿所述插头横向壁外侧面延伸形成的第三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横向壁靠近所述插头纵向壁的相对内侧凸出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插头纵向壁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第二接触部插入所述插槽内被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插头纵向壁所夹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固定片还包括自所述第三接触部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二焊脚及开设于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三接触部外表面上的接触槽。


4.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及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装于所述插座本体上的若干插座信号端子、插座电源端子及成型于所述插座本体上的插座固定片,所述插座本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座外围壁、自所述底壁中间向上凸出形成的中央岛部及形成于所述中央岛部与所述插座外围壁之间的对插槽,所述插座外围壁包括插座横向壁与插座纵向壁,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若干插头信号端子与插头电源端子及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插头固定片,所述插头本体包括顶壁、自所述顶壁外周向上延伸形成的插头外围壁及通过所述顶壁与所述插头外围壁围设成的用于插置所述中央岛部的插头对接腔,所述插头外围壁包括插头横向壁及插头纵向壁,所述插头信号端子与所述插头电源端子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头横向壁上,所述插头外围壁插置于所述插座本体的对插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固定片包括成型于所述插座纵向壁上的跨越部、自所述跨越部内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于所述对插槽内的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