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90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加药搅拌筒,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储泥腔的侧壁通过吸气管连接吸气泵;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搅拌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转轴、驱动装置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连接若干第一搅拌杆,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设有电机箱,第二转轴连接若干第二搅拌杆;出泥管的顶部侧壁设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An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of river sed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后,河道底泥中沉积了各种有害物质。而且,由于污泥含水量很高,体积很大,且呈流动性,运输和消纳困难;污泥中含有金属以及非金属,包括铁、锰、铅、铬、锌、汞、砷和锡等,造成重金属污染和危害。现有的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通常操作复杂,人力物力消耗量大,其污泥在加药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堵塞。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加药搅拌筒,所述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所述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所述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所述存水盒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内侧壁,另一端于所述储泥腔的外部连接把手,所述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搅拌筒,所述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n所述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所述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所述存水盒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内侧壁,另一端于所述储泥腔的外部连接把手,所述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储泥腔的侧壁通过吸气管连接吸气泵;/n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底部,所述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所述第一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药箱的出药孔,所述第二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搅拌筒,所述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
所述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所述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所述存水盒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内侧壁,另一端于所述储泥腔的外部连接把手,所述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储泥腔的侧壁通过吸气管连接吸气泵;
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底部,所述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所述第一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药箱的出药孔,所述第二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药箱的出药孔,所述搅拌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转轴、驱动装置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一搅拌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壁均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二搅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传钱从彪
申请(专利权)人:以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