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90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加药搅拌筒,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储泥腔的侧壁通过吸气管连接吸气泵;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搅拌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转轴、驱动装置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连接若干第一搅拌杆,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设有电机箱,第二转轴连接若干第二搅拌杆;出泥管的顶部侧壁设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An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of river sed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后,河道底泥中沉积了各种有害物质。而且,由于污泥含水量很高,体积很大,且呈流动性,运输和消纳困难;污泥中含有金属以及非金属,包括铁、锰、铅、铬、锌、汞、砷和锡等,造成重金属污染和危害。现有的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通常操作复杂,人力物力消耗量大,其污泥在加药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堵塞。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加药搅拌筒,所述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所述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所述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所述存水盒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内侧壁,另一端于所述储泥腔的外部连接把手,所述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储泥腔的侧壁通过吸气管连接吸气泵;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底部,所述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所述第一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药箱的出药孔,所述第二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药箱的出药孔,所述搅拌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转轴、驱动装置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一搅拌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壁均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二搅拌杆;所述出泥管的顶部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底部,所述出泥管的顶部侧壁设有第一阀门。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存水盒的内侧壁。优选的,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储泥腔的侧壁和所述存水盒的顶部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气泵的进气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药箱和所述第二药箱的顶壁分别设有第一注药孔和第二注药孔,所述第一输药管和所述第二输药管的顶部侧壁分别设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优选的,所述电机箱为长方体状,所述电机箱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侧壁,所述电机箱的底部侧壁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均为四个,相邻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河道底泥通过进泥管吸入加药搅拌筒的储泥腔,挡板上的通孔内径较小,可将底泥滞留在挡板上,启动吸气泵可将底泥中的水分通过挡板吸入存水盒中,拉动把手将存水盒与吸气管分开,拉出存水盒倾倒其中的水分,且滞留底泥使其在没有挡板的遮挡下进入搅拌腔;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第一药箱中注入絮凝剂,第二药箱中注入重金属稳定剂,按照适当的比例将絮凝剂和重金属稳定剂混入底泥中,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自传可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旋转,对底泥进行和药物充分搅拌,待搅拌均匀后,打开第一阀门可将处理后的底泥通过出泥管排出,第二转轴可避免底泥在出泥管处堵塞,操作简单,可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驱动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储泥腔;2、搅拌腔;3、出泥管;4、进泥管;5、存水盒;6、把手;7、挡板;8、吸气管;9、吸气泵;10、第一输药管;11、第二输药管;12、第一药箱;13、第二药箱;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第一搅拌杆;17、第一固定环;18、第二固定环;19、电机箱;20、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第一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杆;25、第二搅拌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加药搅拌筒,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1、搅拌腔2和出泥管3;储泥腔1的顶部连接进泥管4的一端,储泥腔1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5,存水盒5的一端连接储泥腔1的内侧壁,另一端于储泥腔1的外部连接把手6,存水盒5的顶部设有挡板7,挡板7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储泥腔1的侧壁通过吸气管8连接吸气泵9;搅拌腔2的顶部连接储泥腔1的底部,搅拌腔2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10和第二输药管11分别连接第一药箱12和第二药箱13,第一输药管10的一端贯穿设于搅拌腔2的侧壁,另一端连接第一药箱12的出药孔,第二输药管11的一端贯穿设于搅拌腔2的侧壁,另一端连接第二药箱13的出药孔,搅拌腔2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转轴14、驱动装置和第二转轴15,第一转轴1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一搅拌杆16,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17和第二固定环18,第一固定环17和第二固定环18的外侧壁均连接搅拌腔2的内侧壁,第一固定环17和第二固定环18之间设有电机箱19,电机箱19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转轴14,第二电机连接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二搅拌杆25;出泥管3的顶部连接搅拌腔2的底部,出泥管3的顶部侧壁设有第一阀门20。挡板7的外侧壁连接存水盒5的内侧壁,挡板7上的通孔内径较小,可将底泥滞留在挡板7上。吸气管8的一端贯穿设于储泥腔1的侧壁和存水盒5的顶部侧壁,另一端连接吸气泵9的进气端,启动吸气泵9可将底泥中的水分通过挡板7吸入存水盒5中,拉动把手6将存水盒5拉出倾倒其中的水分,底泥在没有挡板7的遮挡下进入搅拌腔2。第一药箱12和第二药箱13的顶壁分别设有第一注药孔和第二注药孔,第一输药管10和第二输药管11的顶部侧壁分别设有第二阀门21和第三阀门22,通过第一注药孔和第二注药孔分别将第一药箱12和第二药箱13中注入絮凝剂和重金属稳定剂,第一注药孔和第二注药孔可用于平衡第一药箱12和第二药箱13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电机箱19为长方体状,电机箱19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连接杆23连接第一固定环17的内侧壁,电机箱19的底部侧壁通过第二连接杆24连接第二固定环18的内侧壁,第一固定环17和第二固定环18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搅拌腔2的内侧壁。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24的数量均为四个,相邻第一连接杆23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第二连接杆24之间的距离相等,用于稳定固定电机箱19的位置。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为:河道底泥通过进泥管4吸入加药搅拌筒的储泥腔1,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搅拌筒,所述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n所述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所述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所述存水盒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内侧壁,另一端于所述储泥腔的外部连接把手,所述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储泥腔的侧壁通过吸气管连接吸气泵;/n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底部,所述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所述第一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药箱的出药孔,所述第二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药箱的出药孔,所述搅拌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转轴、驱动装置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一搅拌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壁均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二搅拌杆;/n所述出泥管的顶部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底部,所述出泥管的顶部侧壁设有第一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底泥的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搅拌筒,所述加药搅拌筒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泥腔、搅拌腔和出泥管;
所述储泥腔的顶部连接进泥管的一端,所述储泥腔底部侧壁贯穿设有存水盒,所述存水盒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内侧壁,另一端于所述储泥腔的外部连接把手,所述存水盒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储泥腔的侧壁通过吸气管连接吸气泵;
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泥腔的底部,所述搅拌腔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输药管和第二输药管分别连接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所述第一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药箱的出药孔,所述第二输药管的一端贯穿设于所述搅拌腔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药箱的出药孔,所述搅拌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转轴、驱动装置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一搅拌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侧壁均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若干第二搅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传钱从彪
申请(专利权)人:以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