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83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开关阀(400)、弹性组件(500)、过滤网(600)和往复驱动机构(700),壳体具有废水反应腔(A)和与废水反应腔(A)连通的第一废水排放口(210),第一开关阀(400)与第一废水排放口(210)配合,过滤网(600)与第一废水排放口(210)配合,以对流经第一废水排放口(210)的废水实施过滤,弹性组件(500)的一端为连接在壳体上的固定端,弹性组件(500)的另一端为弹性移动端,过滤网(600)连接在往复驱动机构(700)与弹性移动端之间,且随往复驱动机构(700)的运动进行往复运动。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在对脱硫废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较容易发生过滤网堵塞的问题。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厂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维持脱硫装置的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浆液循环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排放一定量的脱硫废水,此种操作还能够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的浓度(例如氯的浓度)超过规定值,同时还能够保证石膏质量。目前的脱硫废水主要来自于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脱硫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其中,较多的有害物质是国家环保标准要求严格控制的污染物。因此,对脱硫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是防止污染的关键工序。目前,脱硫废水处理由脱硫废水处理装置来完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向脱硫废水处理装置的脱硫废水中加入碱性物质(例如氢氧化钠沉淀试剂),使得脱硫废水内部发生沉淀,进而对发生沉淀的脱硫废水进行过滤后排放。目前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采用普通的过滤网进行沉淀物的过滤,但是在过滤的过程中沉淀物较容易导致过滤网的堵塞,进而影响持续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目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在对脱硫废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较容易发生过滤网堵塞,进而导致过滤难以持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开关阀、弹性组件、过滤网和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废水反应腔和与所述废水反应腔连通的第一废水排放口,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配合,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配合,以对流经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的废水实施过滤,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为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端,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为弹性移动端,所述过滤网连接在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与所述弹性移动端之间,且随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运动进行往复运动。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之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形成所述废水反应腔,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底壁上。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二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和部分所述侧壁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连通,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和所述过滤网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废水排放口。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二废水排放口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包括阀体、第二阀板和第二操作部,所述阀体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废水排放口连通,所述第二阀板可移动地插接在所述阀体中,所述第二操作部连接在所述第二阀板位于所述阀体之外的部位上。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凸轮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凸轮机构运动,所述过滤网连接在所述凸轮机构与所述弹性移动端之间,且随所述凸轮机构的运动进行往复运动。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和推板,所述推板可滑动地设置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凸轮驱动相连,所述凸轮与所述推板接触。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壳体开设有导轨,所述推板通过挂接组件挂接在所述导轨中,所述推板通过所述挂接组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挂接组件包括挂接块和连接杆,所述导轨为滑槽,所述滑槽的侧壁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滑槽的贯通方向一致,所述挂接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挂接块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且与所述推板相连。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废水反应腔中。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壳体的顶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所述废水反应腔连通。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支撑架、驱动杆和搅拌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支撑架支撑于所述开口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驱动相连,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端伸至所述废水反应腔中,所述搅拌杆与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废水反应腔中的部分相连、且随所述驱动杆转动。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搅拌杆在所述驱动杆的圆周方向成多排设置。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同一排的所述搅拌杆背离所述驱动杆的端部通过条形衔接件相连,所述条形衔接件设置有与所述废水反应腔的内壁接触的毛刷。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开关阀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阀板滑动地密封在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朝向所述废水反应腔的内侧端口所在的表面,所述第一阀板部分穿过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第一操作部相连。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限位部、弹簧和移动块,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与所述限位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过滤网相连。优选的,上述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将脱硫废水加入到废水反应腔之中,然后向废水反应腔中加入碱性物质,碱性物质会与脱硫废水发生反应,待反应完成之后打开第一开关阀,反应后的脱硫废水会经过第一废水排放口排放,在排放的过程中,由于过滤网连接在往复驱动机构与弹性组件之间,因此在往复驱动机构的驱动以及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过滤网进行往复运动,最终能够实现过滤网进行动态过滤。由于在过滤的过程中过滤网能够进行动态的往复运动,进而能够使得滤除物较难附着在过滤网的过滤孔中,最终能够降低过滤孔被堵塞的概率,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持过滤的持续进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外壳、110-第二底壁、120-侧壁、130-第二废水排放口、200-内壳、210-第一废水排放口、220-第一底壁、221-导轨、300-搅拌装置、310-第二驱动电机、320-支撑架、330-驱动杆、340-搅拌杆、350-条形衔接件、360-毛刷、400-第一开关阀、410-第一阀板、420-第一操作部、500-弹性组件、510-限位部、520-弹簧、530-移动块、540-导向杆、600-过滤网、700-往复驱动机构、710-第一驱动电机、720-凸轮机构、721-凸轮、722-推板、723-挂接组件、7231-挂接块、7232-连接杆、800-第二开关阀、810-阀体、8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开关阀(400)、弹性组件(500)、过滤网(600)和往复驱动机构(700),所述壳体具有废水反应腔(A)和与所述废水反应腔(A)连通的第一废水排放口(210),所述第一开关阀(400)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配合,所述过滤网(600)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配合,以对流经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的废水实施过滤,所述弹性组件(500)的一端为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端,所述弹性组件(500)的另一端为弹性移动端,所述过滤网(600)连接在所述往复驱动机构(700)与所述弹性移动端之间,且随所述往复驱动机构(700)的运动进行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开关阀(400)、弹性组件(500)、过滤网(600)和往复驱动机构(700),所述壳体具有废水反应腔(A)和与所述废水反应腔(A)连通的第一废水排放口(210),所述第一开关阀(400)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配合,所述过滤网(600)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配合,以对流经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的废水实施过滤,所述弹性组件(500)的一端为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端,所述弹性组件(500)的另一端为弹性移动端,所述过滤网(600)连接在所述往复驱动机构(700)与所述弹性移动端之间,且随所述往复驱动机构(700)的运动进行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100)和内壳(200),所述内壳(200)设置在所述外壳(100)之内,所述内壳(200)与所述外壳(100)形成所述废水反应腔(A),所述内壳(200)包括第一底壁(220),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开设在所述第一底壁(2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第二底壁(110)和侧壁(120),所述第一底壁(220)与所述第二底壁(110)和部分所述侧壁(120)形成容纳腔(B),所述容纳腔(B)与所述第一废水排放口(210)连通,所述弹性组件(500)、所述往复驱动机构(700)和所述过滤网(600)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B)中,所述侧壁(120)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B)连通的第二废水排放口(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废水排放口(130)设置有第二开关阀(800),所述第二开关阀(800)包括阀体(810)、第二阀板(820)和第二操作部(830),所述阀体(810)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废水排放口(130)连通,所述第二阀板(820)可移动地插接在所述阀体(810)中,所述第二操作部(830)连接在所述第二阀板(820)位于所述阀体(810)之外的部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7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710)和凸轮机构(72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10)驱动所述凸轮机构(720)运动,所述过滤网(600)连接在所述凸轮机构(720)与所述弹性移动端之间,且随所述凸轮机构(720)的运动进行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720)包括凸轮(721)和推板(722),所述推板(722)可滑动地设置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10)与所述凸轮(721)驱动相连,所述凸轮(721)与所述推板(722)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导轨(221),所述推板(722)通过挂接组件(723)挂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恒刘鸿国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刘鸿国娄广森神华福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