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836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包括储水箱、冷却塔、循环水箱和钠离子交换器,所述储水箱包括冷水进口、热水出口、回水口、送水口和补水口,所述储水箱的补水口连接有钠离子交换器,送水口通过送水泵连接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多个出口均连接有冷却器,其中两个冷却器上设置有排水管;冷却器连接循环水箱,循环水箱连接储水箱回水口;所述储水箱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均与冷却塔连接形成循环系统;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分水主管上设置的多个分水出口,所述分水主管进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既提高了水质的纯净处,又杜绝了堵管事故的发生,经实际操作,效果良好。

A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for raw silk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
本技术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属于玄武岩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水系统是原丝车间生产稳定顺行的必备条件之一,玄武岩原料进入熔炉以后,在1480℃-1520℃的温度下熔化成岩液,通过机头的牵引,从1100℃-1300℃的铂铑合金漏板流出成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自来水全部软化合格后进行循环降温和提高产品性能,所以说水质、水温、水压、水位对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停产事故的发生。每年夏季天气炎热,车间温度高,循环水水温最高可达49℃(正常水温30℃以下),对丝根、漏板、变压器、铜夹头造成冷却效果低,设备超负荷运转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丝根冷效果不能完全达标,降低原丝断裂强度。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冷却塔循环水量增大,但车间循环水冷却塔、循环水箱、循环水桶基本都是半开放式的,难免在大循环的过程中掺杂进去不溶于水的杂质、毛絮,一但这些杂质进入丝根冷却水管或漏板冷却水管,就会引起堵管事故的发生(丝根冷却水管内径1.8mm,漏板冷却水管内径8mm),轻则短期中断生产,重则更换漏板停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能够达到降低循环水温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包括储水箱、冷却塔、循环水箱和钠离子交换器,所述储水箱包括冷水进口、热水出口、回水口、送水口和补水口,所述储水箱的补水口连接有钠离子交换器,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连接有自来水水源;所述储水箱的送水口通过送水泵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多个出口均连接有冷却器,其中两个冷却器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冷却器出口均连接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出口连接储水箱的回水口;所述储水箱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均与冷却塔连接形成循环系统;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分水主管上设置的多个分水出口,所述分水主管进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分水主管连接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管出口一侧顶部设置有清洗孔,进口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清洗孔和排污孔均螺纹连接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密封盖;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设置为两台,所述两台钠离子交换器,并联设置于自来水水源与储水箱连接的管道上。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热水出口设置有两条并联的循环出水管线,所述循环出水管线上均设置有循环水泵;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冷水进口设置有两条并联的循环进水管线,所述循环进水管线均连接冷却塔。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送水口设置有两条并联的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上均设置有送水泵。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数量为两台。优选的,所述储水箱送水口的送水管上还设置有温度计。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内连接有风冷散热器和降温铜管,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风冷盘管和冷却风扇,所述风冷盘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接冷却塔,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风冷盘管一侧;所述冷却塔内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水降温的铜管,所述铜管连接冷却压缩机。优选的,所述冷却器底部还设置有滤网。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冷却器引出排水管,根据超温情况合理外排,同时抽水泵根据水位下降及时进行自来水补水,达到降低循环水温的目的,实现水温可控且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外排降温,车间用水量增加,自来水补水用量也随之加大,为了保证循环水水质合格,同时启动两台钠离子交换器,并重新划定盐位,反洗时间由以前的一个小时延长为一个半小时,错时轮流反洗。这样以来,盐位的重新划分更有利于补水过程中自来水的充分软化,而延长反洗时间更有利于保证水质合格,两台钠离子交换器错时轮流反洗,可达到一台反洗一台正常补水的目的,保证循环水箱水位正常,杜绝断水事故的发生。滤网加装在冷却器底部并定期清理,这样以来既提高了水质的纯净处,又杜绝了堵管事故的发生,经实际操作,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本技术实施例1分水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储水箱1、冷却塔2、循环水箱3、钠离子交换器4、自来水水源5,分水器7,排水管8,冷却器9,冷水进口11、热水出口12、回水口13、送水口14、补水口15,送水泵16,循环水泵17,抽水泵18,温度计19,风冷盘管21,冷却风扇22,降温铜管23,冷却压缩机24,分水主管71,分水出口72,过滤管74,过滤网75,清洗孔76,排污孔77,密封盖78,循环进水管线111,循环出水管线121,送水管1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包括储水箱1、冷却塔2、循环水箱3和钠离子交换器4;所述储水箱1包括冷水进口11、热水出口12、回水口13、送水口14和补水口15,所述储水箱1的补水口15连接有钠离子交换器4,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连接有自来水水源5,所述自来水水源上设置有抽水泵18;所述储水箱1的送水口14通过送水泵16连接有分水器7,所述分水器7的多个出口均连接有冷却器9,其中两个冷却器上设置有排水管8;所述冷却器9出口均连接循环水箱3,所述循环水箱3出口连接储水箱1的回水口13;所述储水箱的冷水进口11和热水出口12均与冷却塔2连接,形成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器底部还设置有滤网。所述分水器7包括分水主管71和分水主管71上设置的多个分水出口72,所述分水主管71进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分水主管连接的过滤管74,所述过滤管内设置有多层过滤网75,所述过滤管74出口一侧顶部设置有清洗孔76,进口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孔77,所述清洗孔76和排污孔77均螺纹连接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密封盖78;实际使用中,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时,打开清洗孔和排污孔处的密封盖,将高压水喷头从清洗孔喷入高压水,对过滤网进行清洁,冲下来的杂质从排污孔流出,清洗完成后盖好密封盖,即可使用。所述钠离子交换器4设置为两台,所述两台钠离子交换器,串联设置于自来水水源与储水箱连接的管道上。所述储水箱的热水出口12设置有两条并联的循环出水管线121,所述循环出水管线上均设置有循环水泵17;所述储水箱的冷水进口11设置有两条并联的循环进水管线111,所述循环进水管线均连接冷却塔2。所述储水箱的送水口14设置有两条并联的送水管141,所述送水管上均设置有送水泵16。所述循环水箱3数量为两台。所述储水箱送水口的送水管141上还设置有温度计19。所述冷却塔2内连接有风冷散热器和降温铜管,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风冷盘管21和冷却风扇22,所述风冷盘管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接冷却塔,所述冷却风扇22设置于风冷盘管21一侧;所述冷却塔内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水降温的降温铜管23,所述降温铜管23连接冷却压缩机24。所述储水箱中还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冷却塔、循环水箱和钠离子交换器,/n所述储水箱包括冷水进口、热水出口、回水口、送水口和补水口,所述储水箱的补水口连接有钠离子交换器,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连接有自来水水源;所述储水箱的送水口通过送水泵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多个出口均连接有冷却器,其中两个冷却器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冷却器出口均连接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出口连接储水箱的回水口;所述储水箱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均与冷却塔连接形成循环系统;/n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分水主管上设置的多个分水出口,所述分水主管进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分水主管连接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管出口一侧顶部设置有清洗孔,进口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清洗孔和排污孔均螺纹连接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密封盖;/n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设置为两台,所述两台钠离子交换器,并联设置于自来水水源与储水箱连接的管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冷却塔、循环水箱和钠离子交换器,
所述储水箱包括冷水进口、热水出口、回水口、送水口和补水口,所述储水箱的补水口连接有钠离子交换器,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连接有自来水水源;所述储水箱的送水口通过送水泵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多个出口均连接有冷却器,其中两个冷却器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冷却器出口均连接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出口连接储水箱的回水口;所述储水箱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均与冷却塔连接形成循环系统;
所述分水器包括分水主管和分水主管上设置的多个分水出口,所述分水主管进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分水主管连接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管出口一侧顶部设置有清洗孔,进口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清洗孔和排污孔均螺纹连接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密封盖;
所述钠离子交换器设置为两台,所述两台钠离子交换器,并联设置于自来水水源与储水箱连接的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丝车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热水出口设置有两条并联的循环出水管线,所述循环出水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陈俊卢泽峰王日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投玄武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