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81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该模组包括红外线接收单元及接近传感器电路,接近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光单元、逻辑控制单元及电源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红外接收模组电路除了能实现传统红外接收模组的功能,还能通过对接近物体的反射信号进行判别,实现接近传感器的功能,比使用单独的接近传感器和红外线接收模组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且可根据红外线接收模组的自动增益控制信号主动调节接近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使正在接近的物体反射的信号的大小保持稳定。

Infrared receiving module with proximity sensor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
本技术涉及红外线接收模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
技术介绍
红外线接收模组利用红外线进行数据通信,即遥控器将红外线信号发送至电子产品时,电子产品内置的红外线接收模组将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约定的数据格式。在近距离通信的红外线接收与发送技术中,从发送源到接收源的传输距离很重要。即,混入原有红外线信号的噪声会导致接收距离越远越容易受干扰。通常用于接收与发送红外线的载波频率介于30KHz-60KHz之间,但是这样的载波会混入荧光灯光引起的噪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专利技术一种设计来清除频带内的噪声信号、增强信号频带内信噪比,从而使噪声影响降至最小。如图1为传统的红外接收模组的电路框图,其包括光电二极管20、跨阻放大电路110、增益放大电路120、限幅电路130、带通滤波电路140、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50、门限电压控制比较电路160、积分电路170、斯密特触发电路180及输出电路190。由于自动增益放大电路120的增益是由输入信号的信噪比而定,这样才能提高接收信号的灵敏度,因此,传统的红外线接收模组充分抑制了周围环境产生的诸多噪声。在电子产品中,接收端都装有红外接收模组,以接收遥控器的发射命令。然而,在电子产品中经常需要接近传感器实现电子产品的很多其它功能,用来控制电子产品,所谓接近传感器就是在没有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感知电子产品周围物体存在与否、物体运动、物体变化和物体阻滞等状况以及对位置进行控制的传感器,这种接近传感器的部分功能也可使用红外线接收模组来实现。具体来讲,如果红外线接收模组来实现接近传感器的功能,将会有很好的性价比。由于一般的接近传感器不会根据周边光源自动改变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因而其接收特性难以避免受到周围光源产生的光噪声影响,如果利用红外接收模组可以避免受到周围光源产生的光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该模组包括将接收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及积分后输出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单元及与红外线接收单元连接接近传感器电路,所述接近传感器电路包括用于实现接近传感器功能的发射红外光线的红外线发光单元、用于生成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的逻辑控制单元及根据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向红外线发光单元通断电源的电源控制单元,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单元包括光电二极管,与光电二极管连接的跨阻放大电路,与跨阻放大电路连接的增益放大电路,与增益放大电路连接的限幅电路,与限幅电路连接的带通滤波电路,与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门限电压控制比较电路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与门限电压控制比较电路连接的积分电路,与积分电路连接的斯密特触发电路及与斯密特触发电路连接的输出电路,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增益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电路包括接收逻辑控制单元的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的第二振荡器、控制开关、电容器、基准电压及比较器,所述第二振荡器的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门限电压控制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控制端与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容器的一端及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电路包括预先设定时钟信号的第一振荡器,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包括对所述第一振荡器输出进行运算的计时器。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阳极与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分别与斯密特触发电路及输出电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寄存器、第二寄存器、第三寄存器、第四寄存器、第五寄存器、第一逻辑门、第一反相门、延迟电路、第二反相门及第二逻辑门,所述第一寄存器分别与第一振荡器、第二寄存器、第一逻辑门及第二逻辑门连接,第二寄存器分别与第三寄存器、第一逻辑门及第二逻辑门连接,所述第三寄存器分别与第四寄存器、第一逻辑门及第二逻辑门连接,所述第四寄存器分别与第五寄存器、第一逻辑门及第二逻辑门连接,所述第五寄存器与第一逻辑门及第二逻辑门连接,所述第一逻辑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振荡器的输入端及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逻辑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反相门的输出端及第二反相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门的输入端与斯密特触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门的输入端与延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反相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振荡器、跨阻放大电路、增益放大电路及红外线发光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十电阻R10、开关以及电流源Iref,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反相输入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射极及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基极及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其集电极与跨阻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源Iref的输出、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及基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与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红外线发光电路的输入连接。所述跨阻放大电路包括第十晶体管Q10、第十一晶体管Q11、第十二晶体管Q12、第十三晶体管Q13、第十四晶体管Q14、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及第一基准电压Vref1,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一端与光电二极管的输出连接,其另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及第十晶体管Q10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第十晶体管Q10的基极及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基极及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基极及第一基准电压Vref1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Q10的集电极与第十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第十三晶体管Q13集电极、基极及第十四晶体管Q1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三晶体管Q13的发射极、第十四晶体管Q14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现有的红外接收模组的基础上增加了接近传感器电路,比使用单独的接近传感器和红外线接收模组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此外,本技术的带接近传感器的红外接收模组在遇到电子设备的红外接收信号时,会屏蔽一定时间的接近传感器的红外线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模组包括将接收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及积分后形成输出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单元(200)及与红外线接收单元(200)连接的接近传感器电路(300),所述接近传感器电路(300)包括用于实现接近传感器功能的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单元(350)、用于生成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的逻辑控制单元(390)及根据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控制红外线发光单元(350)电源通断的电源控制单元(340),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350)的输入端与电源控制单元(3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340)的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单元(390)的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模组包括将接收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比较及积分后形成输出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单元(200)及与红外线接收单元(200)连接的接近传感器电路(300),所述接近传感器电路(300)包括用于实现接近传感器功能的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单元(350)、用于生成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的逻辑控制单元(390)及根据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控制红外线发光单元(350)电源通断的电源控制单元(340),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350)的输入端与电源控制单元(3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340)的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单元(390)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接收单元(200)包括光电二极管(202),与光电二极管(202)连接的跨阻放大电路(210),与跨阻放大电路(210)连接的增益放大电路(220),与增益放大电路(220)连接的限幅电路(230),与限幅电路(230)连接的带通滤波电路(240),与带通滤波电路(240)的输出端连接的门限电压控制比较电路(250)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290),与门限电压控制比较电路(250)连接的积分电路(260),与积分电路(260)连接的斯密特触发电路(270)及与斯密特触发电路(270)连接的输出电路(280),所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290)的输出端与增益放大电路(220)的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电路(300)包括预先设定时钟信号的第一振荡器(310),所述逻辑控制单元(390)包括对所述第一振荡器输出进行运算的计时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电路(300)包括接收逻辑控制单元(390)的使能接近传感器信号的第二振荡器(320)、控制开关(330)、电容器(370)、基准电压(360)及比较器(380),所述第二振荡器(320)的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单元(390)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单元(340)连接,所述控制开关(330)的输入端与门限电压控制比较电路(250)的输出端连接,其控制端与逻辑控制单元(390)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电容器(370)的一端及比较器(380)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器(37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380)的另一输入端与基准电压(360)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光单元(350)包括发光二极管(351)及三极管(352),所述发光二极管(351)的阴极与三极管(352)的集电极连接,其阳极与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352)的基极与电源控制单元(340)的输出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390)分别与斯密特触发电路(270)及输出电路(280)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接近传感器功能的红外接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390)包括第一寄存器(511)、第二寄存器(512)、第三寄存器(513)、第四寄存器(514)、第五寄存器(515)、第一逻辑门(520)、第一反相门(530)、延迟电路(540)、第二反相门(550)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创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