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红外两传感器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设备,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报警设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地下车库人行通道与车行通道交叉口处行进车辆和行人之间的信息互通,使双方能够了解前方的路况,以便及时采取行动,避免由于视觉盲区所引起的人车相撞事件,给车主和行人带来了安全和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车感应及提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压力红外两传感器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车库,作为人们停放汽车的地方,其首要标准即为安全。然而,如今的不少车库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一些地下车库中,车行通道与人行通道的交叉口处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这些视觉盲区致使在车行通道上行驶的车辆和人行通道出来走向车行通道的行人无法及时知晓对方的存在,从而不能及时采取行动,给双方带来了不少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维修方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误检率低且可准确无误检测行人和车辆并及时提醒的压力红外两传感器安全检测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压力红外两传感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地下车库中交叉布置有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沿汽车驶向人行通道的方向,在邻近人行通道一侧的车行通道上依次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报警设备,其中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铺设于该车行通道上,第二报警设备设置于该车行通道的外侧,另一侧的车行通道外侧沿汽车驶向人行通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报警设备,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铺设于该车行通道上,第一报警设备设置于该车行通道的外侧,沿行人驶向车行通道的方向在人行通道一侧依次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和第四报警设备,人行通道另一侧与第四报警设备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报警设备,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一报警设备、第二报警设备、第三报警设备、第四报警设备、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整个系统由220V电源供电。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距离人行通道与车行通道交叉口的长度为12米,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距离人行通道与车行通道交叉口的长度为5米。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距离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交叉口的长度为5米,第二红外传感器距离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交叉口的长度为3米。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三报警设备和第四报警设备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m。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一报警设备和第二报警设备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m。本技术实现了地下车库人行通道与车行通道交叉口处行进车辆和行人之间的信息互通,使双方能够了解前方的路况,以便及时采取行动,避免由于视觉盲区所引起的人车相撞事件,给车主和行人带来了安全和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线路模块图。图中:1、第一压力传感器,2、第二压力传感器,3、第三压力传感器,4、第四压力传感器,5、第一红外传感器,6、第二红外传感器,7、第一报警设备,8、第二报警设备,9、第三报警设备,10、第四报警设备,11、电梯间,12、人行通道,13、车行通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压力红外两传感器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第二压力传感器2、第三压力传感器3、第四压力传感器4、第一红外传感器5、第二红外传感器6、第一报警设备7、第二报警设备8、第三报警设备9、第四报警设备10、电梯间11、人行通道12和车行车道13。感应设备主要由安装在车行通道13的压力传感器和人行通道12上的红外传感器组成,安装在车行通道13上的压力传感器灵敏度高,安装简便,能够及时对拐角临近范围内通过的车辆进行检测。现假设自西向东为正方向,自东向西为反方向。在车行通道13的正方向侧,第一压力传感器1铺设在车行通道13外侧距离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12米远处、第二压力传感器2铺设在第一压力传感器1同侧距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5米远处。当第一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有车辆通过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后,第二压力传感器2在4秒内也检测到有车辆经过,此时控制器分析到第一压力传感器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先后感应到汽车,并且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4秒以内的时间差时,即可判定有车辆在驶向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处,此时人行通道12中靠近第一压力传感器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一侧距地面1.5米高的第一报警设备1闪烁8秒。在反方向车行通道13,第三压力传感器3铺设在车行通道13外侧距离车行通道13和人行通道12交叉口12米远处、第四压力传感器4铺设在第三压力传感器3同侧距离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5米远处。当第三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有车辆通过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之后4秒内,第四压力传感器4也检测到有车辆经过后,则控制器分析到第三压力传感器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4先后感应到汽车,并且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4秒以内的时间差时,即可判定有车辆在驶向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处,此时人行通道12中靠近第三压力传感器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4一侧距地面1.5米高的第三报警设备9闪烁8秒。通过人行通道12中不同侧报警设备的闪烁,提醒从电梯间出来的行人该侧有车辆在靠近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处,注意避让。对于同一侧的压力传感器而言,若在4秒的时间内只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或只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检测到有汽车通过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则控制器复位该信号,报警设备不闪烁。若第二压力传感器2将汽车通过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后,第一压力传感器1在4秒内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表示有汽车在驶离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处,那么控制器复位,不向提醒装置发出信号,报警设备不闪烁。若在4秒的时间范围内只有第三压力传感器3或只有第四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有汽车通过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则控制器复位,报警设备不闪烁。如果第四压力传感器4将汽车通过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后,第三压力传感器3在4秒内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表示车辆在远离车行通道13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处,那么控制器复位,不向提醒装置发出信号,报警设备不闪烁。当第一红外传感器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2在3秒内先后检测到有行人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且经控制器分析判定此人在靠近车行通道31与人行通道12交叉口处时,控制器将信息传递给第一报警设备7和第二报警设备8,此时车行通道13两侧距地面1米高的第一报警设备7和第二报警设备8闪烁5秒,以提醒靠近的车辆小心慢行,注意行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力红外两传感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地下车库中交叉布置有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沿汽车驶向人行通道的方向,在邻近人行通道一侧的车行通道上依次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报警设备,其中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铺设于该车行通道上,第二报警设备设置于该车行通道的外侧,另一侧的车行通道外侧沿汽车驶向人行通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报警设备,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铺设于该车行通道上,第一报警设备设置于该车行通道的外侧,沿行人驶向车行通道的方向在人行通道一侧依次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和第四报警设备,人行通道另一侧与第四报警设备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报警设备,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一报警设备、第二报警设备、第三报警设备、第四报警设备、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整个系统由220V电源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红外两传感器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地下车库中交叉布置有人行通道和车行通道,沿汽车驶向人行通道的方向,在邻近人行通道一侧的车行通道上依次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报警设备,其中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铺设于该车行通道上,第二报警设备设置于该车行通道的外侧,另一侧的车行通道外侧沿汽车驶向人行通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报警设备,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铺设于该车行通道上,第一报警设备设置于该车行通道的外侧,沿行人驶向车行通道的方向在人行通道一侧依次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和第四报警设备,人行通道另一侧与第四报警设备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报警设备,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一报警设备、第二报警设备、第三报警设备、第四报警设备、第一红外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艳艳,袁梦,梁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