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光组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电连接器的电子产品通常安装有显示电连接器的运作状态的发光元器件于设置有电连接器的电路板上,所以电连接器的周围会设有导光管,导光管具有光源输入端及光源输出端,光源输入端是与电路板上的发光元器件对应,光源输出端会朝向电子产品的外部,如此使用者从电子产品的外部可观察电连接器的使用状态。但目前导光管与电连接器连接的固定结构常发生松脱的问题,导致导光管容易从电连接器上脱落,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解决目前导光管与电连接器连接的固定结构常发生松脱而导致导光管容易从电连接器上脱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电连接器壳体;导光组件,其位于电连接器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结构,其设置于电连接器壳体的侧壁与导光组件之间,以固定导光组件于电连接器壳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连接器壳体;/n导光组件,其位于所述电连接器壳体的侧壁上;/n固定连接结构,其设置于所述电连接器壳体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导光组件之间,以固定所述导光组件于所述电连接器壳体的所述侧壁上;/n其中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具有置入穿孔及限位穿孔,所述置入穿孔与所述限位穿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凸柱,所述固定凸柱具有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时,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过所述置入穿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从所述置入穿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连接器壳体;
导光组件,其位于所述电连接器壳体的侧壁上;
固定连接结构,其设置于所述电连接器壳体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导光组件之间,以固定所述导光组件于所述电连接器壳体的所述侧壁上;
其中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具有置入穿孔及限位穿孔,所述置入穿孔与所述限位穿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凸柱,所述固定凸柱具有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时,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过所述置入穿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从所述置入穿孔移动至所述限位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穿孔的直径或宽度大于所述限位穿孔的直径或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最大外径或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最大外径或最大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最大外径或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置入穿孔的直径或宽度并且大于所述限位穿孔的直径或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最大外径或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穿孔的直径或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最大外径或最大宽度等于所述限位穿孔的直径或宽度,所述第一固定部透过干涉配合固定于所述限位穿孔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穿孔与所述限位穿孔之间具有干涉缺口,所述干涉缺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最大外径或最大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穿孔与所述限位穿孔部份交叠,以使所述置入穿孔与所述限位穿孔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还包括连通穿孔,所述连通穿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置入穿孔与所述限位穿孔连接,以使所述置入穿孔与所述限位穿孔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段白玉,罗振,王晓凯,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