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偏移输送轨道,包括一拖行装置导轨、一载具导轨和若干支架,所述拖行装置导轨设有链条装置,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用于运行所述链条装置,所述链条装置用于连接拖行装置,所述拖行装置用于对载具实施拖动、放行的操作;所述载具导轨用于运行载具,所述载具用于装载物件/物料;所述支架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用于连接所述拖行装置导轨,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用于连接所述载具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实现多用途,可以实现在载具导轨上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汇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很广。
A kind of transportable t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偏移输送轨道
本技术涉及物件或物料输送的
,具体涉及一种载具导轨与拖行装置导轨不在同一垂直面上的可偏移输送轨道。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车间物件/物料输送流水线,如在服装生产悬挂系统、服装吊挂式自动分拣系统、服装吊挂式自动仓储系统等输送流水线中,拖行装置导轨与装载物件/物料的载具导轨之间是垂直设置的,导致拖行装置导轨与载具导轨之间的距离太小。这就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在物件/物料输送过程中,只能有一条原始的输送轨道,如果要在该输送轨道中间增设汇流或者分流轨道时,物件/物料受到拖行装置导轨与装载导轨之间的垂直空间限制,很难准确地穿过拖行装置导轨与载具导轨之间的空间,并在载具导轨上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便于载具导轨汇流、分流的可偏移输送轨道。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偏移输送轨道,包括一拖行装置导轨、一载具导轨和若干支架,所述拖行装置导轨设有链条装置,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用于运行所述链条装置,所述链条装置用于连接拖行装置,所述拖行装置用于对载具实施拖动、放行的操作;所述载具导轨用于运行载具,所述载具用于装载物件/物料;所述支架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用于连接所述拖行装置导轨,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用于连接所述载具导轨。进一步的,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设有一安装部,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拖行装置导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从而实现所述“L”形支架顶端与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的连接。进一步的,以使用时的方向为准,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设有一向外的折弯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向外的折弯部上。进一步的,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设有一承接部,所述载具导轨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载具导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安装在所述承接部上,从而实现所述“L”形支架底端与所述载具导轨的连接。进一步的,以使用时的方向为准,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设有一向上的折弯部,所述承接部设于所述向上的折弯部上。进一步的,所述拖行装置设于所述载具导轨的上方,所述拖行装置通过链条支架连接所述链条装置。进一步的,在所述链条装置的下方设有一“┑”形连接部,在所述拖行装置面向所述链条装置的一侧设有一“П”形连接部,所述“┑”形连接部与所述“П”形连接部连接形成链条支架,以实现所述拖行装置与所述链条装置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形连接部的顶部端连接所述链条装置,所述“┑”形连接部的底部端连接所述“П”形连接部的一个支脚,所述“П”形连接部的另一个支脚连接所述拖行装置。进一步的,所述“L”形支架在直角折弯处设有三角支撑装置,以增强所述“L”形支架的承受力。进一步的,所述载具为衣架。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多用途,本技术可以根据载具及其所承载的物件/物料的体积大小来调整“L”形支架底端的长度,从而调整载具导轨和拖行装置导轨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在载具导轨上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汇流,因此,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很广。本技术适用于所有物件/物料输送流水线,特别适用于服装生产悬挂系统、服装吊挂式自动分拣系统、服装吊挂式自动仓储系统等输送流水线。本技术的可偏移输送轨道可实现多功能使用,当不需要使用偏移轨道,要减小本技术的占地面积时,只需要拆除“L”形支架和链条支架的“П”形连接部,将载具导轨置于拖行装置导轨的下方,并用链条支架的“┑”形连接部的底部端连接拖行装置,就可以将本技术作为常规的输送轨道使用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拖行装置导轨,11-第一安装槽,2-载具导轨,21-第二安装槽,3-支架,31-安装部,32-承接部,4-链条装置,5-拖行装置,6-“┑”形连接部,7-“П”形连接部,8-三角支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偏移输送轨道,包括一拖行装置导轨1、一载具导轨2和若干支架3。所述拖行装置导轨1设有链条装置4,所述拖行装置导轨1用于运行所述链条装置4,所述链条装置4用于连接拖行装置5,所述拖行装置5用于对载具实施拖动、放行的操作。所述载具导轨2用于运行载具,所述载具用于装载物件/物料。所述支架3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用于连接所述拖行装置导轨1,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用于连接所述载具导轨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设有一安装部31,所述拖行装置导轨1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11,所述拖行装置导轨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11安装在所述安装部31上,从而实现所述“L”形支架顶端与所述拖行装置导轨1的连接。以使用时的方向为准,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设有一向外的折弯部,所述安装部31设于所述向外的折弯部上。这种折弯设计有利于减化整个生产线的体积,并且,也可以减小拖行装置导轨对“L”形支架直角折弯处的压力,从而提升“L”形支架的承受力和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设有一承接部32,所述载具导轨2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21,所述载具导轨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21安装在所述承接部32上,从而实现所述“L”形支架底端与所述载具导轨2的连接。以使用时的方向为准,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设有一向上的折弯部,所述承接部32设于所述向上的折弯部上。这种折弯设计有利于减化整个生产线的体积,而且,载具导轨和“L”形支架底端之间的空间会增大,当把载具放置于载具导轨上,就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载具的挂钩部分,防止出现因为载具导轨顶部和“L”形支架底端之间的距离太小,而影响载具的运行。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拖行装置5设于所述载具导轨2的上方,所述拖行装置5通过链条支架连接所述链条装置4。具体的,在所述链条装置4的下方设有一“┑”形连接部6,在所述拖行装置5面向所述链条装置4的一侧设有一“П”形连接部7,所述“┑”形连接部6与所述“П”形连接部7连接形成链条支架,以实现所述拖行装置5与所述链条装置4的连接。即:“┑”形连接部6的顶部端连接链条装置4,“┑”形连接部6的底部端连接“П”形连接部7的一个支脚,“П”形连接部7的另一个支脚连接拖行装置5。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L”形支架在折弯处设有三角支撑装置8,以增强所述“L”形支架的承受力。本技术适用于所有物件/物料输送流水线,特别适用于服装生产悬挂系统、服装吊挂式自动分拣系统、服装吊挂式自动仓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偏移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拖行装置导轨、一载具导轨和若干支架,所述拖行装置导轨设有链条装置,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用于运行所述链条装置,所述链条装置用于连接拖行装置,所述拖行装置用于对载具实施拖动、放行的操作;所述载具导轨用于运行载具,所述载具用于装载物件/物料;所述支架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用于连接所述拖行装置导轨,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用于连接所述载具导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偏移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拖行装置导轨、一载具导轨和若干支架,所述拖行装置导轨设有链条装置,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用于运行所述链条装置,所述链条装置用于连接拖行装置,所述拖行装置用于对载具实施拖动、放行的操作;所述载具导轨用于运行载具,所述载具用于装载物件/物料;所述支架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用于连接所述拖行装置导轨,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用于连接所述载具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偏移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设有一安装部,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拖行装置导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从而实现所述“L”形支架顶端与所述拖行装置导轨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偏移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以使用时的方向为准,所述“L”形支架的顶端设有一向外的折弯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向外的折弯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偏移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设有一承接部,所述载具导轨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载具导轨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安装在所述承接部上,从而实现所述“L”形支架底端与所述载具导轨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奕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