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18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装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包括车体、外齿板、内齿板以及调节单元,所述内齿板位于所述外齿板下方,且所述内齿板与所述外齿板交错设置,所述内齿板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调节单元能够带动内齿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外齿板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运输棒料的装车不仅能够防止棒料脱落,而且能够有序地、依次地完成下料。

A kind of loading for transporting ba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备领域,涉及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
技术介绍
在实际工况中,尤其是在无人工厂中,棒料的运输和传送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例如在上料过程中,时序可控地、依次地进行棒料上料较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车依次上料不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包括车体、外齿板、内齿板以及调节单元,所述内齿板位于所述外齿板下方,且所述内齿板与所述外齿板交错设置,所述内齿板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调节单元能够带动内齿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外齿板运动。可选的,还包括内齿板安装座,所述内齿板安装座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可选的,述内齿板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单元。可选的,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柱和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内齿板安装座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轴承相匹配。可选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蜗杆、电机以及涡轮箱,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涡轮箱相匹配,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齿板安装座相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涡轮箱相匹配。可选的,所述车体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棒料脱落的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克服了棒料在运输、传送过程中易滚动的难题。在无人工厂自动化作业过程中,AGV小车运送到位后,一般由机械手进行卸货,机械手在搬运一些棒料,尤其是锥形棒料的过程中,易出现滑落的现象,造成工件损毁;通过AGV小车自带的锯齿形传送机构,可以实现棒料稳定的,时序可控的上料过程。同时,蜗轮蜗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大的传动比,并且具有自锁的特点,使棒料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定、高效,减少了棒料运输过程中因坠落而出现不合格产品,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棒料的装车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输棒料的装车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车体1、涡轮箱2、蜗杆3、电机4、外齿板5、内齿板6、内齿板安装座7、导向柱8、直线轴承9、挡板10。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包括车体1、外齿板5、内齿板6以及调节单元,所述内齿板6位于所述外齿板5下方,且所述内齿板6与所述外齿板5交错设置,所述内齿板6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且所述调节单元能够带动内齿板6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外齿板5运动,在进行运输过程中,棒料放置在外齿板5的外齿上,进而防止棒料移动产生滑落,当需要棒料下料时,调节单元带动内齿板6朝向外齿板5运动,进而内齿板6将外齿上的棒料顶起,当内齿板6的齿形与外齿板5的齿形互补时,棒料被顶起并向前运动,同时调节单元带动内齿板6朝远离外齿板5的方向运动,进而棒料完成沿着外齿板的一次步进运动,采用此方式,非常有利于棒料有序地、依次地下料。进一步地,运输棒料的装车还包括内齿板安装座7,所述内齿板安装座7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为了更好地导向、平衡内齿板6及外齿板5,内齿板安装座7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单元,具体地,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柱8和直线轴承9,所述导向柱8的一端与所述内齿板安装座7连接,所述导向柱8的另一端与所述直线轴承9相匹配。详细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蜗杆3、电机4以及涡轮箱2,所述蜗杆3的一端与所述涡轮箱2相匹配,所述蜗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齿板安装座7相连接,所述电机4与所述涡轮箱2相匹配,当所述运输棒料的装车到达下料位时,电机4正转,涡轮箱2带动蜗杆3运动,蜗杆3带动内齿板6朝向外齿板5运动,当内齿板6运动至与外齿板5位置互补时,电机4反转,涡轮箱2带动蜗杆3运动,蜗杆3带动内齿板6远离外齿板5运动,放置在外齿板5上的棒料完成一次步进运动且依次下料。更具体地,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棒料脱落的挡板1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外齿板、内齿板以及调节单元,所述内齿板位于所述外齿板下方,且所述内齿板与所述外齿板交错设置,所述内齿板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调节单元能够带动内齿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外齿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棒料的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外齿板、内齿板以及调节单元,所述内齿板位于所述外齿板下方,且所述内齿板与所述外齿板交错设置,所述内齿板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调节单元能够带动内齿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外齿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运输棒料的装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齿板安装座,所述内齿板安装座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运输棒料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板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单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刚孙玉祥王一丹张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科协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