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拖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98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拖钩支撑装置,包括滚轮机构和圆弧形轨道,所述船舶拖钩位于拖钩平台上侧,铰接座垂直固定在船舶长度中点朝向船艉一端5%~10%的船舶长度处的舱壁上,船舶拖钩后端通过垂直设置的铰接销与铰接座铰接;船舶拖钩下侧通过滚轮机构支撑在圆弧形轨道上,圆弧形轨道的下侧通过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支撑在拖钩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小了船舶拖钩承受的弯矩,明显降低了铰接销和铰接座的应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位于圆弧形轨道两端的限位座限制了船舶拖钩的摆动角度,保证其与船体两侧的上层建筑不会产生碰撞,从而确保拖带作业的安全。

Towing hook supp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拖钩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船的拖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拖钩底部的支撑装置,属于船舶工程

技术介绍
拖船及其他类似船舶使用拖钩拖带其他船舶进行沿海短距离航行,拖钩的安装位置通常位于船舶长度中点的后侧,且在各种装载状态下,其位置不应在拖船重心的纵向位置之前,并置于尽可能低的位置,以使拖船在正常工作时的横倾力矩减到最小,确保拖船的航行安全。现有船舶的拖钩装置采用悬臂型式设置在舱壁上,拖钩装置后端通过销轴与一端固定在舱壁上的铰接座铰接。拖钩拖带其他船舶航行时,通过销轴将其所受到的工作负荷传递给铰接座,船舶拖钩可绕销轴轴心摆动以适应拖带航行的需要。上述拖钩装置存在以下的弊端:1、长期服役使用后,悬臂结构的拖钩装置由于受到本身自重及拖带航行的反作用力的作用,其销轴和铰接座之间会产生磨损,导致销轴和铰接座的铰接孔之间间隙增大,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甚至造成铰接座与舱壁的焊缝开裂、拖钩装置脱落的严重事故。2.由于船舶拖钩可以绕销轴轴心摆动,如果操作不当,船舶拖钩摆动超限,可能损坏船舶上其他建筑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拖钩支撑装置,改善销轴和铰接座的受力状态,延长拖钩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拖钩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拖钩支撑装置,包括滚轮机构和圆弧形轨道,所述船舶拖钩位于拖钩平台上侧,铰接座垂直固定在船舶长度中点朝向船艉一端5%~10%的船舶长度处的舱壁上,船舶拖钩后端通过垂直设置的铰接销与铰接座铰接;船舶拖钩下侧通过滚轮机构支撑在圆弧形轨道上,所述圆弧形轨道的下侧通过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支撑在拖钩平台上。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滚轮座和滚轮轴,滚轮座呈Π形,滚轮座上侧固定在船舶拖钩的中部下侧,滚轮通过横穿过滚轮座中部和滚轮中心的滚轮轴与滚轮座铰接,滚轮外缘抵靠在圆弧形轨道的顶面上;滚轮的外周面为球形。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形轨道的横截面呈箱型,包括平面为圆弧形条的上板和下板,弯曲成圆弧形的外立板和内立板,所述上板、下板,外立板和内立板焊接成圆弧形轨道。所述圆弧形轨道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包括垂直挡板和分别与垂直挡板和圆弧形轨道顶面焊连的筋板,圆弧形轨道中心线的半径R随船舶拖钩的工作负荷的递增而递增。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圆弧形轨道底部与拖钩平台之间、用于调节圆弧形轨道顶面水平度的微调单元,所述微调单元包括倒L形压板和顶紧螺钉,顶紧螺钉下端垂直拧入圆弧形轨道底部后抵靠在拖钩平台上,并用螺母锁紧顶紧螺钉,在圆弧形轨道下侧与拖钩平台顶面之间间隔插进多组垫片组;位于顶紧螺钉外侧的倒L形压板的顶部横杆压住圆弧形轨道底部外缘。本技术采用船舶拖钩下侧通过滚轮机构支撑在圆弧形轨道上、圆弧形轨道的下侧通过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支撑在拖钩平台上的结构,将船舶拖钩下侧无支撑的悬臂梁改为两点支撑的简支梁,大大减小了船舶拖钩承受的弯矩,明显降低了铰接销和铰接座的应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位于圆弧形轨道两端的限位座限制了船舶拖钩的摆动角度,保证其与船体两侧的上层建筑不会产生碰撞,从而确保拖带作业的安全。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在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向缩小视图(图中未显示船舶拖钩支撑装置);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中未显示船舶拖钩支撑装置);图4是图3的C向放大视图;图5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滚轮机构1和圆弧形轨道2,船舶拖钩10位于拖钩平台20上侧,铰接座3垂直固定在舱壁30上,舱壁30位于船舶长度中点朝向船艉一端5%~10%的船舶长度处,船舶拖钩10后端通过垂直设置的铰接销4与铰接座3铰接。船舶拖钩10下侧通过滚轮机构1支撑在圆弧形轨道2上,圆弧形轨道2的下侧通过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5支撑在主甲板40上侧的拖钩平台20上。滚轮机构1包括滚轮11、滚轮座12和滚轮轴13,滚轮座12呈Π形,滚轮座12上侧固定在船舶拖钩10的中部下侧,滚轮11通过横穿过滚轮座12中部和滚轮11中心的滚轮轴13与滚轮座12铰接,滚轮11外缘抵靠在圆弧形轨道2的顶面上,滚轮11的外周面为球形。这样的结构使得滚轮11与圆弧形轨道2顶面始终保持点接触,提高了滚轮机构1对船舶拖钩10支撑的可靠性。圆弧形轨道2的横截面呈箱型,包括平面为圆弧形条的上板21和下板22,弯曲成圆弧形的23外立板和内立板24,上板21、下板22,外立板23和内立板24焊接成圆弧形轨道2,提高了圆弧形轨道2的强度。圆弧形轨道2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座6,其包括垂直挡板61和分别与垂直挡板61和圆弧形轨道顶面焊连的筋板62。限位座6限制了船舶拖钩10绕铰接销4轴心摆动的角度,摆动角度可以根据船舶拖钩10下侧的拖钩平台20面积进行调整,保证其与船体两侧的上层建筑不会产生碰撞,从而确保拖带作业的安全。圆弧形轨道中心线的半径R随船舶拖钩10的工作负荷的递增而递增,如工作负荷F=600~900kN时,对应的半径R=800mm~850mm。如图5所示,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圆弧形轨道2底部与拖钩平台20之间、用于调节圆弧形轨道2顶面水平度的微调单元,微调单元包括倒L形压板51和顶紧螺钉52,顶紧螺钉52下端垂直拧入圆弧形轨道2底部后抵靠在拖钩平台20上,并用螺母53锁紧顶紧螺钉52。在圆弧形轨道2下侧与拖钩平台20顶面之间间隔插进多组垫片组54,垫实圆弧形轨道2。位于顶紧螺钉52外侧的倒L形压板51的顶部横杆511压住圆弧形轨道2底部的下板22外缘,使圆弧形轨道2顶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同时在拖钩平台20平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限制住圆弧形轨道2,从而对船舶拖钩10提供更可靠的支撑。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拖钩支撑装置,所述船舶拖钩位于拖钩平台上侧,铰接座垂直固定在船舶长度中点朝向船艉一端5%~10%的船舶长度处的舱壁上,船舶拖钩后端通过垂直设置的铰接销与铰接座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机构和圆弧形轨道,船舶拖钩下侧通过滚轮机构支撑在圆弧形轨道上,所述圆弧形轨道的下侧通过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支撑在拖钩平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拖钩支撑装置,所述船舶拖钩位于拖钩平台上侧,铰接座垂直固定在船舶长度中点朝向船艉一端5%~10%的船舶长度处的舱壁上,船舶拖钩后端通过垂直设置的铰接销与铰接座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机构和圆弧形轨道,船舶拖钩下侧通过滚轮机构支撑在圆弧形轨道上,所述圆弧形轨道的下侧通过圆弧形轨道高度微调机构支撑在拖钩平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拖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滚轮座和滚轮轴,滚轮座呈Π形,滚轮座上侧固定在船舶拖钩的中部下侧,滚轮通过横穿过滚轮座中部和滚轮中心的滚轮轴与滚轮座铰接,滚轮外缘抵靠在圆弧形轨道的顶面上;所述滚轮的外周面为球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拖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轨道的横截面呈箱型,包括平面为圆弧形条的上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夫营王静刘磊史梦奇刘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