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147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包括护舷托架、橡胶护舷,以及绑扎带或绑扎链,在船体中部的护舷托架上,并排设置垂直贯穿上封板和下封板的2个筒式观察窗,筒式观察窗上下端的端口分别与上封板和下封板焊接密封,筒式观察窗分别位于船体中部的水尺及载重线的相邻侧,且分别位于两块筋板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观察者的视线斜穿过相应的筒式观察窗就能看到中部水尺或载重线,从而既能观察到全回转拖船是否超载,以确保全回转拖船的航行安全;又便于相关机构进行船舶检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护舷装置,尤其是一种能观察到船壳外板中部的水尺及载重线的护舷装置,属于船舶防护设施。


技术介绍

1、全回转拖船主要用于船舶拖带和顶推,具有操作灵活、能够按任意方向进行船舶运动的优点,广泛运用于协助大型船舶靠离码头,以及消防、引航等作业。为避免在顶推大船时对船只造成损伤,在全回转拖船的船身四周布置了起到弹性缓冲作用的护舷装置,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与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碰撞冲击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对船舶和码头的损坏。全回转拖船的干舷较小,船体中部的护舷装置遮挡了其下侧的水尺及载重线,造成日常观察困难,也给日后船舶检验机构的检验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观察方便的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包括护舷托架、橡胶护舷,以及绑扎带或绑扎链,沿船舶纵向设置的护舷托架内端焊接固定在甲板外侧的船壳外板上,其包括上封板、下封板、圆弧形封板和数块筋板,上封板和下封板分别位于护舷托架的上下侧,上封板一侧和下封板一侧分别通过防磨杆与圆弧形封板上下侧焊连,圆弧形封板的外圆弧面与橡胶护舷的外周面匹配,垂直间隔排列的数块筋板分别与上封板、下封板及圆弧形封板焊连,护舷托架背离圆弧形封板的内侧焊接固定在船壳外板上,护舷托架两端的端头板上下侧分别通过肘板与船壳外板焊连;绑扎带或绑扎链横穿过橡胶护舷中心孔,绑扎带两端或绑扎链两端分别固定在橡胶护舷两端外的拉紧座上,并通过拉紧器拉紧;在船体中部的护舷托架上,并排设置垂直贯穿上封板和下封板的2个筒式观察窗,筒式观察窗上下端的端口分别与上封板和下封板焊接密封;筒式观察窗分别位于船体中部的水尺及载重线标志的相邻侧,且分别位于两块筋板之间。

4、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5、进一步的,所述筒式观察窗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矩形的内长l与内宽c之比:l/c=1.7~1.8,筒式观察窗纵向平行于船体纵向;筒式观察窗远离船壳外板的两角均为圆角,圆角半径r与内宽c之比:r/c=0.45~0.55。

6、进一步的,筒式观察窗靠近船壳外板的纵向边与船壳外板的距离d=0.7~0.8c。

7、进一步的,呈长方体形的型钢框架焊接固定在上封板上,可拆式格栅板支撑在型钢框架上。

8、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采用垂直贯穿护舷托架的2个并排设置的筒式观察窗,且筒式观察窗分别位于中部水尺及载重线的两侧的结构,使得观察者的视线斜穿过相应的筒式观察窗就能看到中部水尺或载重线,从而既能观察到全回转拖船是否超载,以确保全回转拖船的航行安全;又便于相关机构的船舶检验。

9、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包括护舷托架、橡胶护舷,以及绑扎带或绑扎链,沿船舶纵向设置的护舷托架内端焊接固定在甲板外侧的船壳外板上,其包括上封板、下封板、圆弧形封板和数块筋板,上封板和下封板分别位于护舷托架的上下侧,上封板一侧和下封板一侧分别通过防磨杆与圆弧形封板上下侧焊连,圆弧形封板的外圆弧面与橡胶护舷的外周面匹配,垂直间隔排列的数块筋板分别与上封板、下封板及圆弧形封板焊连,护舷托架背离圆弧形封板的内侧焊接固定在船壳外板上,护舷托架两端上下侧分别通过肘板与船壳外板焊连;绑扎带或绑扎链横穿过橡胶护舷中心孔,绑扎带两端或绑扎链两端分别固定在橡胶护舷两端外的拉紧座上,并通过拉紧器拉紧;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中部的护舷托架上,并排设置垂直贯穿上封板和下封板的2个筒式观察窗,筒式观察窗上下端的端口分别与上封板和下封板焊接密封;筒式观察窗分别位于船体中部的水尺及载重线标志的相邻侧,且分别位于两块筋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观察窗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矩形的内长L与内宽C之比:L/C=1.7~1.8,筒式观察窗纵向平行于船体纵向,筒式观察窗远离船壳外板的两角均为圆角,圆角半径R与内宽C之比R/C=0.45~0.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筒式观察窗靠近船壳外板的纵向边与船壳外板的距离D=0.7~0.8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其特征在于:呈长方体形的型钢框架焊接固定在上封板上,可拆式格栅板支撑在型钢框架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回转拖船带观测口的护舷装置,包括护舷托架、橡胶护舷,以及绑扎带或绑扎链,沿船舶纵向设置的护舷托架内端焊接固定在甲板外侧的船壳外板上,其包括上封板、下封板、圆弧形封板和数块筋板,上封板和下封板分别位于护舷托架的上下侧,上封板一侧和下封板一侧分别通过防磨杆与圆弧形封板上下侧焊连,圆弧形封板的外圆弧面与橡胶护舷的外周面匹配,垂直间隔排列的数块筋板分别与上封板、下封板及圆弧形封板焊连,护舷托架背离圆弧形封板的内侧焊接固定在船壳外板上,护舷托架两端上下侧分别通过肘板与船壳外板焊连;绑扎带或绑扎链横穿过橡胶护舷中心孔,绑扎带两端或绑扎链两端分别固定在橡胶护舷两端外的拉紧座上,并通过拉紧器拉紧;其特征在于:在船体中部的护舷托架上,并排设置垂直贯穿上封板和下封板的2个筒式观察窗,筒式观察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媛媛邵旭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