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84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可以提供足够宽裕的空间设置后视镜控制模块电路。该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上设有后视镜调节开关、后视镜选择开关和插头,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后视镜控制模块的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上方还设有上层电路板,所述上层电路板上设有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所述上层电路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电连接的若干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后视镜调节开关和后视镜选择开关驱动连接,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上层电路板电连接。

A main structure of rearview mirror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发展,电动后视镜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目前,电动后视镜一般通过后视镜调节开关控制电动后视镜内的左右电机和上下电机,又或者还包括折叠电机,对电动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使用十分方便。但是,如果要实现后视镜自动控制功能,例如锁车后视镜自动折叠、开锁后视镜自动伸镜、倒车时电动后视镜自动下翻一定角度等附加功能,则需要另外采购并安装独立的后视镜控制主机。目前市场上的后视镜控制主机,加装时不仅需要拆开原车后视镜调节开关,将后视镜控制主机的线束与原车后视镜调节开关的线束连接,还需要在车内寻找额外的空间放置后视镜控制主机的壳体,因此,通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改装工作,费时费力,而且还会造成车内线束更加复杂,不利于相关零部件更换或检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提出了直接将后视镜控制主机与后视镜调节开关集成在一起的方案。该方案使得用户需要增加后视镜自动控制功能时,只需要将集成有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后视镜控制主机,直接替换原车的后视镜调节开关即可,整个过程无需专业人员改装,十分方便,同时可以减少硬件成本和安装、维护成本。然而,上述方案的集成有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后视镜控制主机,由于主机壳体与原车的后视镜调节开关总成壳体一致,而原车的后视镜调节开关总成壳体内的空间宽度十分有限,壳体内的电路板的空间大部分被开关检测电路的触点占据,从而导致主机壳体内没有足够宽裕的空间设置后视镜控制模块的相关IC以及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可以提供足够宽裕的空间设置后视镜控制模块电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上设有后视镜调节开关、后视镜选择开关和插头,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后视镜控制模块的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上方还设有上层电路板,所述上层电路板上设有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所述上层电路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电连接的若干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后视镜调节开关和后视镜选择开关驱动连接,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上层电路板电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后视镜控制模块电路的电路基板上方再增加上层电路板,上层电路板上设置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以及相关触点,从而方便在不改变原车的开关结构的前提下,在后视镜控制主机的有限的空间宽度范围内集成后视镜控制模块电路。进一步的,根据客户需求,所述后视镜控制模块为锁车后视镜自动折叠控制模块和/或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控制模块。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电路板和电路基板通过侧边的排线电连接。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层电路板和电路基板通过侧边的排针点焊电连接。具体的说,所述触点与所述后视镜调节开关和后视镜选择开关通过导电按键或微动开关驱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电路板或电路基板通过所述主机壳体内侧壁的台阶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1、主机壳体;11、台阶;2、后视镜调节开关;3、后视镜选择开关;4、插头;5、电路基板;51、定位卡口;52、定位斜边;6、上层电路板;61、触点;62、定位卡口;63、定位斜边;71、后视镜手动伸镜开关;72、后视镜手动折叠开关;8、排针;9、排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本技术的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壳体1,主机壳体1上设有后视镜调节开关2、后视镜选择开关3和插头4,主机壳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后视镜控制模块的电路基板5,电路基板5上方还设有上层电路板6,上层电路板6上设有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上层电路板6的顶面设有与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电连接的若干触点61,触点61与后视镜调节开关2和后视镜选择开关3驱动连接,电路基板5与上层电路板6电连接。实际应用中,主机壳体1上还可设置后视镜手动伸镜开关71和后视镜手动折叠开关72。其中,电路基板5设置的后视镜控制模块与现有市面上的独立加装的后视镜控制主机一样,可以选择具备合适数量的输入和输出的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例如8051单片机等;后视镜控制模块的输入可以包括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输入,还可以包括倒车信号检测模块、关锁信号检测模块以及开锁信号检测模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关锁信号检测模块以及开锁信号检测模块可以通过连接线连接中控信号接口或设置在主机壳体1内的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关锁和开锁信号;后视镜控制模块的输出为永磁电机控制电路,永磁电机控制电路与后视镜的左右电机或上下电机或折叠电机驱动连接。电路基板5和上层电路板6还可以通过螺丝或胶粘等连接方式与主机壳体1进一步紧固。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后视镜控制模块电路的电路基板5上方再增加上层电路板6,上层电路板6上设置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以及相关触点,从而方便在不改变原车的开关结构的前提下,在后视镜控制主机的有限的空间宽度范围内集成后视镜控制模块电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客户需求,后视镜控制模块为锁车后视镜自动折叠控制模块或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控制模块;当然,后视镜控制模块也可以同时集成锁车后视镜自动折叠控制模块和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控制模块。优选的,触点61与后视镜调节开关2和后视镜选择开关3通过导电按键或微动开关驱动连接。优选的,或电路基板5通过主机壳体1内侧壁的台阶11定位。优选的,上层电路板6的侧边分别设有定位卡口62和定位斜边63,电路基板5的侧边设有定位卡口51和定位斜边52。通过定位卡口和定位斜边与主机壳体1内侧壁的配合,保证上层电路板6和电路基板5的稳固。本技术的电路基板5和上层电路板6的电连接方式多种,如下两种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2和图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层电路板6和电路基板5通过侧边的排针8点焊电连接。实施例2:如图4,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层电路板6和电路基板5通过侧边的排线9电连接。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上设有后视镜调节开关、后视镜选择开关和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后视镜控制模块的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上方还设有上层电路板,所述上层电路板上设有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所述上层电路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电连接的若干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后视镜调节开关和后视镜选择开关驱动连接,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上层电路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上设有后视镜调节开关、后视镜选择开关和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后视镜控制模块的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上方还设有上层电路板,所述上层电路板上设有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所述上层电路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后视镜开关检测电路电连接的若干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后视镜调节开关和后视镜选择开关驱动连接,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上层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控制模块为锁车后视镜自动折叠控制模块和/或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控制主机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喜新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科来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