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51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主体,所述动模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动模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模具槽,所述动模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注塑管,所述注塑管的底端贯穿动模主体且延伸至模具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动模主体、气缸、模具槽、注塑管、定模主体、推动板、空腔、推动杆、支撑板、滑动杆、第一弹簧、限位杆、限位槽、限位壳和第二弹簧相互配合,在冲压完成后,气缸使得动模主体向上运动,使得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推动板向上运动,使得产品能够模具槽中脱离,防止在脱模的过程中,造成产品的损坏,避免物料出现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注塑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An injection mold for easy demou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常见的注塑模具不便于脱模,在注塑的过程中,由于冲压的作用,冲压完成的产品难以从模具的内部脱离,在脱模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坏,使得注塑工件达不到工艺标准,对物料造成浪费,取料困难对生产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注塑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具备方便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注塑模具不便于脱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主体,所述动模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动模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模具槽,所述动模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注塑管,所述注塑管的底端贯穿动模主体且延伸至模具槽的内部,所述动模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定模主体,所述定模主体的顶部且位于模具槽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底部与定模主体相互接触,所述定模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推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底端贯穿定模主体且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推动杆的表面与定模主体活动连接,位于空腔内部的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表面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动模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定模主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槽和限位壳且延伸至限位壳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分别与限位槽和限位壳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第二弹簧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注塑管的底部与模具槽内壁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动模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模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杆的底部贯穿定位槽且延伸至内部与其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内壁的底部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与定位杆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动模主体、气缸、模具槽、注塑管、定模主体、推动板、空腔、推动杆、支撑板、滑动杆、第一弹簧、限位杆、限位槽、限位壳和第二弹簧相互配合,在冲压完成后,气缸使得动模主体向上运动,使得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推动板向上运动,使得产品能够模具槽中脱离,防止在脱模的过程中,造成产品的损坏,避免物料出现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注塑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2、本技术通过支撑块、定位杆、定位块和定位槽相互配合,使得动模主体与定模主体连接的更加稳定,起到了便于良好的定位作用,通过设置第三弹簧起到了对动模主体进行缓冲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模主体、2气缸、3模具槽、4注塑管、5定模主体、6推动板、7空腔、8推动杆、9支撑板、10滑动杆、11第一弹簧、12限位杆、13限位槽、14限位壳、15第二弹簧、16支撑块、17定位杆、18定位块、19定位槽、20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主体1,动模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动模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模具槽3,动模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注塑管4,注塑管4的底端贯穿动模主体1且延伸至模具槽3的内部,注塑管4的底部与模具槽3内壁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动模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定模主体5,动模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7,定模主体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8,定位块18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19,定位杆17的底部贯穿定位槽19且延伸至内部与其活动连接,通过支撑块16、定位杆17、定位块18和定位槽19相互配合,使得动模主体1与定模主体5连接的更加稳定,起到了便于良好的定位作用,定位槽19内壁的底部固定有第三弹簧20,第三弹簧20的顶部与定位杆17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三弹簧20起到了对动模主体1进行缓冲的作用,定模主体5的顶部且位于模具槽3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板6,推动板6的底部与定模主体5相互接触,定模主体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推动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8,推动杆8的底端贯穿定模主体5且延伸至空腔7的内部,推动杆8的表面与定模主体5活动连接,位于空腔7内部的推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杆10,滑动杆10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空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动杆10的表面与支撑板9活动连接,滑动杆10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靠近支撑板9的一端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1远离支撑板9的一端与空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动模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定模主体5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支撑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14,支撑板9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壳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限位杆12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槽13和限位壳14且延伸至限位壳14的内部,限位杆12的表面分别与限位槽13和限位壳14活动连接,限位杆12的底端与第二弹簧15相互接触。使用时,气缸2使得动模主体1向下运动,定位杆17进入定位槽19的内部,定位杆17对第三弹簧20产生挤压,第三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同时限位杆12通过限位槽13进入限位壳14的内部,对第二弹簧15产生挤压,第二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带动支撑板9在滑动杆10的表面上向下运动,位于下方的第一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位于上方的第一弹簧11处于拉伸状态,使得推动杆8带动推动板6向下运动,推动板6与定模主体5的顶部紧密接触,通过注塑管4向模具槽3中进行注塑作业,当注塑完成后,气缸2使得动模主体1向上运动,使得定位杆17与定位槽19刚好脱离,由于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5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推动板6向上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所述动模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模具槽(3),所述动模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注塑管(4),所述注塑管(4)的底端贯穿动模主体(1)且延伸至模具槽(3)的内部,所述动模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定模主体(5),所述定模主体(5)的顶部且位于模具槽(3)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板(6),所述推动板(6)的底部与定模主体(5)相互接触,所述定模主体(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所述推动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8),所述推动杆(8)的底端贯穿定模主体(5)且延伸至空腔(7)的内部,所述推动杆(8)的表面与定模主体(5)活动连接,位于空腔(7)内部的推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杆(10),所述滑动杆(10)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空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0)的表面与支撑板(9)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0)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动模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定模主体(5)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14),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壳(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限位杆(12)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限位槽(13)和限位壳(14)且延伸至限位壳(14)的内部,所述限位杆(12)的表面分别与限位槽(13)和限位壳(14)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2)的底端与第二弹簧(15)相互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所述动模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模具槽(3),所述动模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注塑管(4),所述注塑管(4)的底端贯穿动模主体(1)且延伸至模具槽(3)的内部,所述动模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定模主体(5),所述定模主体(5)的顶部且位于模具槽(3)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板(6),所述推动板(6)的底部与定模主体(5)相互接触,所述定模主体(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所述推动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8),所述推动杆(8)的底端贯穿定模主体(5)且延伸至空腔(7)的内部,所述推动杆(8)的表面与定模主体(5)活动连接,位于空腔(7)内部的推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杆(10),所述滑动杆(10)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空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0)的表面与支撑板(9)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0)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动模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定模主体(5)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14),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且位于限位壳(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昱乐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