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07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汽车包括车身、车门和翼子板总成,所述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本申请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在Z向上对翼子板总成进行定位,保证翼子板总成与机盖连接的间隙面差要求;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在Z向及Y向上对翼子板总成进行定位,保证翼子板与前大灯及前保险杠上装饰件连接的间隙面差要求,通过第三定位机构在X向上对翼子板总成进行定位,保证翼子板总成与车门及侧围A柱连接的间隙面差,进而保证了翼子板总成与汽车前车门总成、侧围A柱、机盖总成、前大灯、前保险杠上装饰件等多个匹配面的间隙面差要求。

Positioning tooling for automobile fend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
本申请涉及汽车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在汽车结构中,汽车的翼子板总成与汽车前车门总成、侧围A柱、机盖总成、前大灯、前保险杠的上装饰件等匹配面多,尺寸较难控制,人工装配很难保证后期与各个零件间的匹配要求。目前已有技术很难兼顾各个匹配面的间隙面差,装配完成后均需要一定的返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翼子板总成定位工装,通过该定位工装安装翼子板总成,能够保证翼子板总成与前车门总成、侧围A柱、机盖总成、前大灯、前保险杠的上装饰件的面差和间隙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汽车包括车身、车门和翼子板总成,所述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上表面,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上部及侧部,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Z向及Y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与所述车门相连的一侧,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X向上进行定位。优选地,所述车身包括机盖铰链和上横梁;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一定位销;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按压于所述机盖铰链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块用于按压于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销用于穿设于所述上横梁。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上部,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Y向和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夹持于车身两侧的翼子板总成的外侧,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Y向上进行定位。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块、第四定位块、第五定位块、第六定位块、第七定位块和第二定位销。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三定位块、所述第六定位块和所述第七定位块用于按压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外表面,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Y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四定位块用于按压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上表面,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五定位块用于抵接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内表面,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Y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销用于穿设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内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有两个;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两个所述夹持部分别紧贴于所述车身两侧的翼子板总成的外表面,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Y向上进行定位。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第八定位块、第九定位块和第十定位块;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八定位块、所述第九定位块和所述第十定位块向汽车内部按压所述翼子板总成。优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侧围A柱,所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和第三定位件。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件接压于所述翼子板总成与所述侧围A柱相连的一侧,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在X向及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与车门的连接处,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X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定位件抵接于所述翼子板总成远离所述车门的一侧,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X向上进行定位。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件为“T”字型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件由磁铁制成。相比于现技术,本申请的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上表面,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上表面或侧部,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Z向及Y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与所述车门相连的一侧,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X向上进行定位。本申请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在Z向上对翼子板总成进行定位,保证了翼子板总成与机盖连接的间隙面差要求;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在Z向及Y向上对翼子板总成进行定位,保证了翼子板总成与前大灯及前保险杠上装饰件连接的间隙面差要求,通过第三定位机构在X向上对翼子板总成进行定位,保证翼子板总成与车门及侧围A柱连接的间隙面差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车身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定位机构的第一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定位机构的第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第一定位机构;11、第一定位块;12、第二定位块;13、第一定位销;2、第二定位机构;21、第一定位组件;211、第三定位块;212、第四定位块;213、第五定位块;214、第六定位块;215、第七定位块;216、第二定位销;22、第二定位组件;221、第八定位块;222、第九定位块;223、第十定位块;3、第三定位机构;31、第一定位件;32、第二定位件;33、第三定位件;4、车身;41、机盖铰链;42、上横梁;5、翼子板总成;6、车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图1及图2中,定义横向为Y向,竖向为X向,垂直于X向与Y向所组成的平面为Z向。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该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机构1、第二定位机构2和第三定位机构3,汽车包括车身4、翼子板总成5、车门6和侧围A柱。在对翼子板总成5进行安装定位时,将第一定位机构1设置于车身4的上表面,使第一定位机构1按压于车身4的上表面,再将翼子板总成5安装于车身4的上部,进而对翼子板总成5在Z向上进行定位。将第二定位机构2设置于翼子板总成5的上部及侧部,使第二定位机构2向内夹持位于车身4两侧的翼子板总成5,或按压于翼子板总成5的上表面,进而对翼子板总成5在Z向及Y向上进行定位。将第三定位机构3设置于翼子板总成5与车门6、侧围A柱的连接处,对翼子板总成5在X向上进行定位。本申请通过第一定位机构1在Z向上对翼子板总成进行定位,保证了翼子板总成与机盖连接的间隙面差要求;通过第二定位机构2在Z向及Y向上对翼子板总成5进行定位,保证了翼子板总成5与前大灯及前保险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汽车包括车身、车门和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n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上表面,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上部及侧部,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Z向及Y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与所述车门相连的一侧,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X向上进行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汽车包括车身、车门和翼子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包括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三定位机构;
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上表面,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上部及侧部,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Z向及Y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与所述车门相连的一侧,用于对翼子板总成在X向上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机盖铰链和上横梁;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一定位销;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按压于所述机盖铰链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块用于按压于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销用于穿设于所述上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
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上部,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Y向和Z向上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夹持于车身两侧的翼子板总成的外侧,用于对所述翼子板总成在Y向上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块、第四定位块、第五定位块、第六定位块、第七定位块和第二定位销;
在对所述翼子板总成进行安装定位时,所述第三定位块、所述第六定位块和所述第七定位块用于按压于所述翼子板总成的外表面,用于对翼子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耀凯曾昭龙朱海平周祥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