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打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99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打蜡机,包括壳体、电机、电机控制板、风叶、平衡块、下安装座、连接盘和抛盘。壳体上设有锂电池插座。其要点是:还包括衬套。壳体上设有操作开关。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上。风叶固定设置在电机轴上,位于下轴承的上侧。平衡块旋合固定连接在电机轴的下端上。连接盘通过相应的第三轴承转动设置在平衡块的下部上。抛盘同轴固定连接在连接盘上。衬套滑动设置在电机轴的下端上,位于下轴承与平衡块之间,衬套的上表面与下轴承的内圈的下表面相接触,衬套的下表面与平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

A kind of automobile wax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打蜡机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表面处理的汽车打蜡机。
技术介绍
汽车打蜡机主要用于汽车表面处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私家车的保有量也越来越多。汽车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的擦擦碰碰,导致在汽车表面产生一些划痕,这些划痕极大的影响了汽车的美观。越来越多的有车一族买打蜡机自己动手打蜡来处理一些小的划痕。汽车打蜡机通常包括机壳,机壳由左右两半拼合而成,设于机壳左右两侧的把手,把手上设有开关,驱动电机设于机壳中,电机通过平衡块驱动抛盘进行作业,为了满足高度要求,电机轴较长,因此在平衡块上方有一小段电机轴是空的(也即裸露的)。在这种类型的汽车打蜡机使用时,操作者向下施压的力往往是不平均的,海绵抛盘受力不均产生变形(一侧被压的相对较薄,而另一侧就相对较厚),因此抛盘与抛光面之间容易产生夹角,也即电机轴与抛光面不是处于相互垂直状态,平衡块上方缺少支撑,容易产生抖动和磨损,而且左右外壳拼合的方式在维修时需要全部拆开,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和维护保养方便的汽车打蜡机。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打蜡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壳体、电机、电机控制板、风叶、平衡块、下安装座、连接盘和抛盘。壳体上设有锂电池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壳体上设有操作开关。电机控制板固定设置在壳体中。操作开关通过相应的线路与电机控制板电连接,锂电池插座通过相应的线路与电机控制板电连接。电机由其电机壳固定设置在壳体中。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通过相应的上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中。电机轴的下部通过相应的下轴承转动设置在下安装座中。下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上。风叶固定设置在电机轴上,位于下轴承的上侧。平衡块旋合固定连接在电机轴的下端上。连接盘通过相应的第三轴承转动设置在平衡块的下部上。抛盘同轴固定连接在连接盘上。衬套滑动设置在电机轴的下端上,位于下轴承与平衡块之间,衬套的上表面与下轴承的内圈的下表面相接触,衬套的下表面与平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衬套为钢制一体件,衬套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上支撑部的直径与下轴承的内圈的外径相对应。下支撑部的直径大于上支撑部的直径。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设有上主体部、左上握持部和右上握持部。上壳体的上主体部设有开口向下的上腔体。上主体部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与上腔体相通的外散热孔。下壳体设有下主体部、左下握持部和右上握持部。下壳体的下主体部设有开口向下的下腔体。锂电池插接座设置在下壳体的下主体部的后侧上。上壳体通过旋合在下壳体上的螺钉固定设置在下壳体的上侧上。上壳体的上主体部的上腔体与下壳体的下主体部之间的部分构成壳体的线路仓。下壳体的下主体部的上部设有与线路仓相通的内散热孔。上壳体的左上握持部和下壳体的左下握持部固定连接形成壳体的左握持部,左握持部具有容纳开关的腔体,且与线路仓相通,操作开关的相应部分固定设置在左握持部中,操作开关的相应的操作部分向上露出上壳体的左上握持部外。电机控制板固定设置在线路仓中。电机的碳刷通过相应的线路与电机控制板电连接,上述相应的电连接线路位于相应的左握持部的腔体或线路仓中。上壳体的右上握持部和下壳体的右下握持部固定连接形成壳体的右握持部。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增加了衬套,通过衬套对平衡块进行支撑,有利于平衡块与电机轴保持相互垂直状态,设备运行实时更加平稳,不易抖动和减少磨损,大大改善了操作者的手感,握持更加舒适,同时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衬套滑动设置在电机轴上,衬套设有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衬套的上支撑部的上表面与下轴承的内圈的下表面相接触,衬套的下支撑部的下表面与平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衬套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还有利于节约材料,减轻重量。(3)本技术的壳体采用上下拼合而成的结构,电机固定设置在下壳体的下主体部的下腔体中,装配更加简单,而且电机维修保养时,只需从下方拆开下安装座,而不用将壳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开,省时省力。(4)本技术设有风叶,下壳体上设有内散热孔,上壳体上设有外散热孔,风叶将风向上吹,将电机的热量从内散热孔和外散热孔排出,有利于保护电机,提高设备使用寿命。(5)本技术的电机控制板、操作开关和电机的碳刷的相应部分及相应的电连接线路位于线路仓中,维修更换时只需拆开上壳体和下壳体,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打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图4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图5为电机、平衡块和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上壳体的示意图。图7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上壳体的示意图。图8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下壳体的示意图。图9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上壳体的示意图。图10为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下安装座的示意图。图12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连接盘的示意图。图13为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去掉上壳体后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壳体1,左握持部1-2,上壳体11,上主体部11-1,外散热孔11-11,左上握持部11-2,右上握持部11-3,下壳体12,下主体部12-1,内散热孔12-11,左下握持部12-2,右上握持部12-3,装饰盖13,电机2,碳刷2-1,电机壳2-2,电机轴2-3,风叶3,平衡块4,衬套5,上支撑部5-1,下支撑部5-2,下安装座6,连接盘7,抛盘8,操作开关9,上轴承10-1,下轴承10-2,第三轴承10-3,锂电池插接座10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实施例1)见图1至图12,本技术的汽车打蜡机包括壳体1、电机2、电机控制板、风叶3、平衡块4、衬套5、下安装座6、连接盘7和抛盘8。见图1至图9,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装饰盖13。上壳体12设有上主体部11-1、左上握持部11-2和右上握持部11-3。上壳体11的上主体部11-1设有开口向下的上腔体。上主体部11-1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与上腔体相通的外散热孔11-11。下壳体12设有下主体部12-1、左下握持部12-2和右上握持部12-3。下壳体12的下主体部12-1设有开口向下的下腔体。下壳体12的下主体部12-1的后侧设有锂电池插接座100。上壳体11通过旋合在下壳体12上的螺钉固定设置在下壳体12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打蜡机,包括壳体、电机、电机控制板、风叶、平衡块、下安装座、连接盘和抛盘;壳体上设有锂电池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壳体上设有操作开关;电机控制板固定设置在壳体中;操作开关通过相应的线路与电机控制板电连接,锂电池插座通过相应的线路与电机控制板电连接;电机由其电机壳固定设置在壳体中;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通过相应的上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中;电机轴的下部通过相应的下轴承转动设置在下安装座中;下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上;风叶固定设置在电机轴上,位于下轴承的上侧;平衡块旋合固定连接在电机轴的下端上;连接盘通过相应的第三轴承转动设置在平衡块的下部上;抛盘同轴固定连接在连接盘上;衬套滑动设置在电机轴的下端上,位于下轴承与平衡块之间,衬套的上表面与下轴承的内圈的下表面相接触,衬套的下表面与平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打蜡机,包括壳体、电机、电机控制板、风叶、平衡块、下安装座、连接盘和抛盘;壳体上设有锂电池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壳体上设有操作开关;电机控制板固定设置在壳体中;操作开关通过相应的线路与电机控制板电连接,锂电池插座通过相应的线路与电机控制板电连接;电机由其电机壳固定设置在壳体中;电机的电机轴的上端通过相应的上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中;电机轴的下部通过相应的下轴承转动设置在下安装座中;下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上;风叶固定设置在电机轴上,位于下轴承的上侧;平衡块旋合固定连接在电机轴的下端上;连接盘通过相应的第三轴承转动设置在平衡块的下部上;抛盘同轴固定连接在连接盘上;衬套滑动设置在电机轴的下端上,位于下轴承与平衡块之间,衬套的上表面与下轴承的内圈的下表面相接触,衬套的下表面与平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打蜡机,其特征在于:衬套为钢制一体件,衬套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上支撑部的直径与下轴承的内圈的外径相对应;下支撑部的直径大于上支撑部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俊杰王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英杰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