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触控显示黑板,其中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用于图形显示功能,包括:显示模组本体和一相对的触控膜玻璃基板,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向远离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与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保持一定距离,外框,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和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安装在其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相关固定件使显示模组本体内凹,可切实解决常规安装固定方式易产生显示模组本体上的面板玻璃外凸引发的触控失灵问题,实现稳定有效的触控和流畅的普通粉笔或水笔书写。
A concave LCD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a touch display black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触控显示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屏幕LCD显示模组内凹触摸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触控显示黑板。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会议、教学和通讯的推进,大屏幕显示、触摸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电子黑板等;电子黑板由具显示、触控和书写功能的中间主板及具书写和设备设置功能的两侧副板组成。由于功能和结构的原因,此类电子黑板的两侧不能形成红外对射,因此传统和成熟的红外框触控技术在这里无法应用,只能使用投射式电容膜触摸控制方式。投射式电容膜触控需要大屏幕LCD显示模组面板玻璃与触控膜之间形成较小的电容量,这就需要加大显示模组面板玻璃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距离L。客观上温度、湿度及使用大屏幕LCD显示模组结构、形式的差异,显示模组面板玻璃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距离L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显示模组面板玻璃受热膨胀产生外凸,使两板之间距离变短,触控性能降低,严重时将完全不能触控,为此,提出一种LCD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触控显示黑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凹大屏幕LCD显示模组将解决大屏幕LCD显示模组面板玻璃因温度、湿度等因素造成的显示模组面板玻璃外凸,缩短显示模组面板玻璃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两板之间的电容加大,造成触控不灵,甚至触控失灵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电子黑板由板距离和粗糙度引发的显示、触控及粉笔书写性能之间的平衡问题,提供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触控显示黑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用于图形显示功能,包括:显示模组本体和一相对的触控膜玻璃基板,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向远离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与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保持一定距离;外框,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和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安装在其内壁上。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显示模组本体内凹以使所述,同时使显示模组本体与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在显示模组本体受热膨胀时,就不会出现显示模组本体上的液晶面板受热外凸至与触控膜玻璃基板接触这一现象发生,这样就不会影响触控的灵敏性。优选地,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在外框的内壁上,且与显示模组本体相连接,使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向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的两端与触控膜玻璃基板相接触。在传统技术方案中,传统的显示器面板在工作状态下,显示器面板因长时间显示导致自身温度升高或者在外界较高温度的影响下,会使得显示器面板的中部外凸,缩小显示器面板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电容,降低触控的灵敏度,而本技术方案中,在不增加生产、制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将显示器本体和触控膜玻璃基板安装在外框内,使得两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再使用固定件使显示器本体的中部向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使原来易外凸的平直大屏幕LCD显示模组本体不再外凸,控制了显示模组本体面板玻璃与触控膜之间距离的变化,实现有效、稳定的触摸控制。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本体的中部向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方向内凹,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的两端与触控膜玻璃基板相接触。在本技术方案中,显示模组本体两端没有可触控部件,同时触控膜玻璃基板与显示模组本体接触部位也未贴附有触控膜,两者相接触不会造成触控失灵,而两者相接触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触控膜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使得显示效果更佳。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为直下式背光显示模组本体或者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为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所述固定件为杆状件,用于使所述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内凹,所述杆状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框的内壁上,且所述杆状件的侧壁与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连接,使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的中部向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在本技术方案中,杆状的固定件安装在显示器面板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的一侧,通过固定件的外力作用,使显示器面板的中部内凹,这样就使显示器面板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杆状件对称设置,用于平衡所述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的内凹程度。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为直下式背光显示模组本体,所述固定件为上下布置的两个角型件或螺状杆或一个固定背板,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固定在外框上。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安装角型件或螺状杆或一个固定背板,两个所述角型件分别固定在外框的上下内壁上,对显示器面板的上下两端进行束缚,使显示器面板的上下两端呈现内凹状态,以保证显示器面板的中部内凹。优选地,所述角型件由一内凹的弧形面和一平直面组成,所述角型件的平直面固定在外框的内壁上,所述角型件的弧形面固定在显示模组的边框上,使所述直下式背光显示模组本体呈内凹状态。在本技术方案中,整个弧形的角件保证显示器模组本体在安装的时候能够内凹均匀,使内凹后的显示模组本体在安装后能够达到良好的触控与显示性能。优选地,所述外框为一体成型的整体方形框架。在本技术方案中,一体成型的外框在安装的时候,能够减低安装步骤,操作方便。一种触控显示黑板,包括上述所述的任一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其中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种的触控膜玻璃基板靠近显示模组本体的一侧为光滑面,用于粘贴投射式电容触控膜,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远离显示模组本体的一侧为粗糙面,用于粉笔书写,且透过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能看清所述显示模组显示的信息。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显示模组本体内凹,保持显示模组本体中部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的距离,触控膜玻璃基板的粗糙面的粗糙度既可以流畅书写普通粉笔和水笔,又能保证可以清晰地透过触控膜玻璃基板看清楚显示模组的显示信息为宜。优选地,所述投射式电容触控膜是金属网孔形式或纳米银结构。优选地,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为钢化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触控显示黑板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相关固定件使显示模组本体内凹,可切实解决常规安装固定方式易产生显示模组本体上的面板玻璃外凸引发的触控失灵问题,实现稳定有效的触控和流畅的普通粉笔或水笔书写。2、本专利技术因为内凹的显示模组面板玻璃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显示模组本体在使用时的对流散热,面板表面热量容易扩散,不会形成堆积膨胀,从而延长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3、由于内凹的显示模组本体上的面板玻璃与触控膜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因此不会形成水汽的凝聚。4、内凹的显示模组从根本上解决了面板玻璃外凸的问题,不会产生液晶面板玻璃受压的压迫花纹。5、本专利技术中内凹的显示模组本体还有利于提高整机的侧视清晰度。6、本专利技术可以使触控膜玻璃基板与面板玻璃之间实现紧贴合,在提高清晰度的同时,适度增加触控膜玻璃基板表面磨砂的粗糙度,使粉笔书写的流畅性进一步提高。7、大屏幕LCD显示模组电子黑板的内凹是通过型材外框和相关的固定件形成,没有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用于图形显示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模组本体和一相对的触控膜玻璃基板,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向远离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与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保持一定距离;/n外框,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和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安装在其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用于图形显示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本体和一相对的触控膜玻璃基板,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向远离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与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保持一定距离;
外框,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和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安装在其内壁上。
2.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在外框的内壁上,且与显示模组本体相连接,使所述显示模组本体向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且所述触控膜玻璃基板贴有电容膜的一面与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上的显示器面板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本体的中部向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方向内凹,且所述显示模组本体的两端与触控膜玻璃基板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为直下式背光显示模组本体或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凹LCD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本体为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所述固定件为杆状件,用于使所述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内凹,所述杆状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框的内壁上,且所述杆状件的侧壁与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连接,使侧背光显示模组本体的中部向远离触控膜玻璃基板的方向内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益建,武超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易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