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材料及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39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色材料及其显示面板,所述显色材料包含:一介质;以及至少一纳米粒子,分散于所述介质中;其中所述介质为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纳米粒子是四氧化三铁包覆的氧化硅纳米粒子。所述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显色材料,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具有一像素定义层,其中所述显色材料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Color materials an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色材料及其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色材料及其显示面板,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随电压变化而呈现颜色转变的显色材料及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主要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视等显示领域。光子晶体是一类在光学尺度上具有周期性介电结构的微结构,由于布拉格衍射的调制,光子晶体可以有选择地使某个波段的光通过而阻止其他波长的光通过其中,因此光子晶体具有波长选择性,如图1所示。根据布拉格衍射定律2dsinθ=nλ,d为晶格常数,即重复单元间距,θ为光的入射角,λ为出射光波长,n为衍射级数(n=1,2,3……);通过控制晶格常数d即可调控出射光波长,以实现不同颜色变化。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电场强度可调控晶格常数d,从而达到调控颜色的目的。传统液晶显示需要周期性的正向偏压和负向偏压来控制液晶偏转,液晶恢复原态速度慢且偏转角度有限,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光子晶体显示,其在单向电压下即可控制颜色,且颜色改变及恢复速度快。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显色材料及其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液晶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色材料及使用所述显色材料的显示面板。所述显色材料是利用一种溶胶凝胶法所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包覆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Fe3O4@SiO2)分散在一介质中,然后,将所述显色材料填充于各个像素内,可调整电压来控制个别像素的颜色转变,且当电压撤除后颜色会消失,在任何角度上的视觉效果都相同,不会有色差产生,可实现像素中R、G、B颜色的分别调控。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色材料,其包含一介质;以及至少一纳米粒子,分散于所述介质中;其中所述介质为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纳米粒子是四氧化三铁包覆的氧化硅纳米粒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在所述介质中以重量计是20%至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色材料是呈现深褐色的。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含:一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具有一像素定义层;一第二透明导电层,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面上;以及一显色材料,填充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其中所述显色材料包含一介质;以及至少一纳米粒子,分散于所述介质中;其中所述介质为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纳米粒子是四氧化三铁包覆的氧化硅纳米粒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在所述介质中以重量计是20%至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至少一孔隙,所述显色材料被容纳于所述孔隙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色材料在一第一电压下呈现蓝色,一第二电压下呈现绿色,以及一第三电压下呈现红色,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三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小于5V。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还包含一粘结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是由环氧树脂构成。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光子晶体对波长的选择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再者,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面、周围、中央、水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色材料,所述显色材料包含数个纳米粒子分散于一介质中。所述纳米粒子具备光子晶体特性,可通过电压的调整选择性地让特定波长通过,实现像素中R、G、B等颜色的分别调控,且无视角问题。优选的,所述介质可以是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纳米粒子是四氧化三铁包覆的氧化硅(Fe3O4@SiO2)纳米粒子。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所述Fe3O4@SiO2纳米粒子,其直径为100至200nm,优选为150nm。接着,将所述纳米粒子离心纯化后使用超声辅助均匀分散在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碳酸丙烯酯等介质中,优选是碳酸丙烯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在所述介质中以重量计是20%至30%,可例如是20%、22.5%、25%、27.5%或30%,然不限于此。优选的,所述纳米粒子在所述介质中以重量计是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色材料在一般可见光下是呈现深褐色。接着,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含:一第一透明导电层1,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上具有一像素定义层3;一第二透明导电层2,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的一侧面上;以及一种显色材料4,填充于所述像素定义层3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之间;其中所述显色材料4包含一介质41;以及至少一纳米粒子42,分散于所述介质41中;其中所述介质41可以是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纳米粒子42是四氧化三铁包覆的氧化硅(Fe3O4@SiO2)纳米粒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42在所述介质41中以重量计是20%至30%,可例如是20%、22.5%、25%、27.5%或30%,然不限于此。优选的,所述纳米粒子42在所述介质41中以重量计是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3具有至少一孔隙31,所述显色材料4可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被填充于所述孔隙31内。每一个所述孔隙31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像素单元,例如R、G或B像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色材料通过施加一电压Vx可以呈现出一特定颜色,因此在不同的电压Vx可以获得不同的颜色。例如,当所述电压Vx为一第一电压V1,可呈现蓝色,当Vx为一第二电压V2,呈现绿色,以及当Vx为一第三电压V3,则呈现红色,其中所述第一电压V1大于所述第二电压V2,所述第二电压V2大于所述第三电压V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压V1小于5V,可例如是4V,所述第二电压V2为2.5V,所述第三电压V3为1V。当所述电压Vx为0时,即不施加任何电压,可获得不显色的结果。因此,只要通过对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进行适当阵列化设计,可以实现在不同像素内分别调控R、G、B的颜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之间还包含一粘结层(未绘示),用来粘结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1的所述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2,以形成所述显示面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是由环氧树脂构成。本专利技术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材料包含:/n一介质;以及至少一纳米粒子,分散于所述介质中;/n其中所述介质为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纳米粒子是四氧化三铁包覆的氧化硅纳米粒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材料包含:
一介质;以及至少一纳米粒子,分散于所述介质中;
其中所述介质为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纳米粒子是四氧化三铁包覆的氧化硅纳米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在所述介质中以重量计是20%至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材料是呈现深褐色的。


4.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含:
一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具有一像素定义层;
一第二透明导电层,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一侧面上;以及
一显色材料,填充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其中所述显色材料包含:
一介质;以及至少一纳米粒子,分散于所述介质中;
其中所述介质为水、异丙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