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筛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030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获筛,包括筛网骨架和设置于所述筛网骨架上的捕获物,所述捕获物能够与目标细胞或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筛网骨架具有金属原子,所述的筛网骨架和所述捕获物之间通过巯基化物质连接,其中巯基化物质与所述筛网骨架通过反应形成金属‑硫键而结合,巯基化物质与所述捕获物通过反应形成酰胺键而结合;所述巯基化物质为巯基化海藻酸钠和巯基化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捕获筛在筛网骨架表面通过金属‑硫键连接有巯基化物质,并通过在巯基化物质与捕获物之间形成酰胺键,实现将捕获物通过巯基化物质连接至筛网骨架上,且采用了巯基化海藻酸钠或巯基化透明质酸,在保证了较高的捕获效率的前提下,后续很方便的将捕获的物质洗脱。

Capture scree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捕获筛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巯基化物质连接捕获物的捕获筛以及该捕获筛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学、化学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过程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具有集成性、高通量、检测快速、操作便利、所需样本量少、低耗能优点,近年来在药物研究等众多科研与生活领域拥有越来越多的广阔应用前景。用于芯片上细胞分离和捕获的手段涉及光、电、声、磁、流体力学、机械加工以及化学方法等众多领域。微机械加工技术结合流体力学控制用于整体及单个细胞、细菌样本的捕获是目前最有效的固定方式。这种技术往往通过加工尺寸与细胞相匹配的微井、微孔、微坝、微狭缝及微管道等几何陷阱或障碍来捕获细胞,不仅可形成开放阵列体系,还可以在微通道中实现对细胞的控制。随着微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分析中的优势愈显突出,在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里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在生物分析领域,捕获筛所采用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有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乙烯(PC)等,其中PDMS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光透性和易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获筛,包括筛网骨架和设置于所述筛网骨架上的捕获物,所述捕获物能够与目标细胞或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骨架具有金属原子,所述的筛网骨架和所述捕获物之间通过巯基化物质连接,其中巯基化物质与所述筛网骨架通过反应形成金属-硫键而结合,巯基化物质与所述捕获物通过反应形成酰胺键而结合;所述巯基化物质为巯基化海藻酸钠和巯基化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获筛,包括筛网骨架和设置于所述筛网骨架上的捕获物,所述捕获物能够与目标细胞或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骨架具有金属原子,所述的筛网骨架和所述捕获物之间通过巯基化物质连接,其中巯基化物质与所述筛网骨架通过反应形成金属-硫键而结合,巯基化物质与所述捕获物通过反应形成酰胺键而结合;所述巯基化物质为巯基化海藻酸钠和巯基化透明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物上具有氨基,所述巯基化物质上具有羧基,所述捕获物与所述巯基化物质通过氨基和羧基反应形成酰胺键而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物质的巯基化率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物质的巯基化率为2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物质的分子量为5kDa~35kD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物质的分子量为6kDa~34kD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物质的巯基化率为25~30%,所述巯基化物质的分子量为6kDa~34kD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原子为金原子,所述金属-硫键为金-硫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获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物质是由海藻酸钠和/或透明质酸与含有氨基的二硫代化合物在羧基活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后的产物经二硫键还原剂还原后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菁相鸿坤杨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邦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