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包括自动检测机本体,自动检测机本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呈T形的固定板,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杆,两个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自动检测机本体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在需要对观察窗和控制按钮表面进行清理时,转动收集槽,直至把其转动至与自动检测机本体相垂直,然后把插杆从插孔内移出,在手持拉手带动滑板沿着滑杆上下来回移动,通过毛刷对观察窗和控制按钮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清理后的灰尘落入收集槽内进行收集,再通过刮板把收集槽内的灰尘进行刮除清理,这样能够减小灰尘给自动检测机本体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的可能。
An automatic appearance inspec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
技术介绍
外观自动检测机主要用于快速识别样品的外观缺陷,如凹坑、裂纹、翘曲、缝隙、污渍、沙粒、毛刺、气泡、颜色不均匀等,被检测样品可以是透明体也可以是不透明体。目前现有的一些外观自动检测机大多都是放置在实验室或厂房车间内,长时间放置后外观自动检测机表面的观察窗和一些控制按钮上容易积累大量灰尘,可能会给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包括自动检测机本体,所述自动检测机本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呈T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自动检测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侧设置有毛刷,所述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滑动插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位于两个滑杆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滑板的顶端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滑板的正面位于限位孔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相配合设置有插杆,所述自动检测机本体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槽置于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收集槽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所述收集槽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个固定块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槽内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燕尾块,两个所述燕尾块分别与收集槽内腔两侧开设的燕尾槽相配合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插杆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杆的正面固定设置有限位绳,所述限位绳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正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与滑杆之间的接触面上等距嵌设有若干个滚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在需要对观察窗和控制按钮表面进行清理时,转动收集槽,直至把其转动至与自动检测机本体相垂直,然后把插杆从插孔内移出,在手持拉手带动滑板沿着滑杆上下来回移动,通过毛刷对观察窗和控制按钮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清理后的灰尘落入收集槽内进行收集,清理完成后,把滑板移动至滑杆的顶部,通过插杆与插孔相配合,对滑板的位置进行限定,再通过刮板把收集槽内的灰尘进行刮除清理,这样能够减小灰尘给自动检测机本体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的可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的滑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的收集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动检测机本体;2、固定板;3、滑杆;4、固定块;5、滑板;6、限位杆;7、限位孔;8、插杆;9、收集槽;10、刮板;11、燕尾块;12、限位绳;13、拉手;14、毛刷;15、燕尾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包括自动检测机本体1,自动检测机本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呈T形的固定板2,固定板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杆3,两个滑杆3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与自动检测机本体1固定连接,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滑板5,滑板5的内侧设置有毛刷14,滑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3滑动插接,固定板2的底端位于两个滑杆3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6,滑板5的顶端开设有与限位杆6相配合的限位孔7,滑板5的正面位于限位孔7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插孔,插孔内相配合设置有插杆8,自动检测机本体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9。其中,收集槽9置于两个固定块4之间,收集槽9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收集槽9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个固定块4转动连接,通过设有的转轴,便于对收集槽9进行转动,实现对毛刷14清理的灰尘进行收集。其中,收集槽9内设置有刮板10,刮板10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燕尾块11,两个燕尾块11分别与收集槽9内腔两侧开设的燕尾槽15相配合设置,通过燕尾块11与燕尾槽15相配合,能够对刮板10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也能提高刮板10移动时的平稳性。其中,限位杆6的一侧开设有与插杆8相配合的插孔,插杆8的正面固定设置有限位绳12,限位绳12的一端与滑板5固定连接,通过插杆8与插孔相配合,能够实现对滑板5与限位杆6之间相对固定,通过设有的限位绳12,当插杆8从插孔内移出时,防止插杆8发生脱落或遗失。其中,滑板5正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拉手13,拉手13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通过设有的拉手13,便于对滑板5进行上下拉动,通过设有的橡胶套,能够减小对手部的磨损。其中,滑板5与滑杆3之间的接触面上等距嵌设有若干个滚珠,通过设有的滚珠能够减小滑板5与滑杆3之间的摩擦力,使滑板5移动的更顺畅。在需要对自动检测机本体1上观察窗和控制按钮表面进行清理时,通过设有的转轴转动收集槽9,直至把收集槽9转动至与自动检测机本体1相垂直,然后把插杆8从插孔内移出,再手握拉手13带动滑板5沿着滑杆3上下来回移动,通过毛刷14对观察窗和控制按钮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清理后的灰尘落入收集槽9内进行收集,清理完成后,把滑板5移动至滑杆3的顶部,这时通过插杆8与插孔相配合,对滑板5的位置进行限定,再滑动刮板10沿着燕尾槽15滑动,通过刮板10把收集槽9内的灰尘进行刮除清理,通过燕尾块11与燕尾槽15相配合,能够对刮板10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也能提高刮板10移动时的平稳性,通过设有的限位绳12,当插杆8从插孔内移出时,防止插杆8发生脱落或遗失,通过设有的滚珠能够减小滑板5与滑杆3之间的摩擦力,使滑板5移动的更顺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包括自动检测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测机本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呈T形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杆(3),两个所述滑杆(3)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与自动检测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内侧设置有毛刷(14),所述滑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3)滑动插接,所述固定板(2)的底端位于两个滑杆(3)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6),所述滑板(5)的顶端开设有与限位杆(6)相配合的限位孔(7),所述滑板(5)的正面位于限位孔(7)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相配合设置有插杆(8),所述自动检测机本体(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包括自动检测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测机本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呈T形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杆(3),两个所述滑杆(3)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与自动检测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内侧设置有毛刷(14),所述滑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杆(3)滑动插接,所述固定板(2)的底端位于两个滑杆(3)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6),所述滑板(5)的顶端开设有与限位杆(6)相配合的限位孔(7),所述滑板(5)的正面位于限位孔(7)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相配合设置有插杆(8),所述自动检测机本体(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自动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9)置于两个固定块(4)之间,所述收集槽(9)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诗强,王建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