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93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以及车辆。其中,发动机系统包括: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具有与加油管连通的燃油入口和油气蒸汽出口;发动机,所述燃油箱的油气蒸汽出口通过碳罐与所述发动机的入口连通;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发动机出口连通,所述排气管包括排气主管和旁通管,所述排气主管中设置有排气阀;以及碳氢吸附器,所述碳氢吸附器与所述碳罐的逸出口连通,所述碳氢吸附器与所述旁通管接近以接收来自所述旁通管中的热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能够使碳氢吸附器被脱附得干净,从而降低发动机逸出排放,满足更高的排放法规要求。

Engine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系统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方法,尤其是逸出排放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蒸发排放法规要求的越来越严,整车燃油蒸发排放要求限值也在逐步减小,如国五整车蒸发排放要求为2g/天,国六整车蒸发排放要求为0.7g/天,而北美PZEV和LEV3法规对整车蒸发排放要求为0.3g/天,并且另外还要求燃油系统逸出排放限值为20mg/天,对燃油系统特别对燃油系统逸出排放的设计存在很大挑战。现有车辆中主要通过碳罐来控制逸出排放,然而,普通碳罐的逸出排放设计很难满足要求。碳罐的主要特性为工作能力大但防逸出能力小,为达到逸出排放的限制,可考虑增加碳氢吸附器来对逸出排放进一步控制。碳氢吸附器的主要特性在于工作能力小但防逸出能力大,正好与碳罐形成互补。然而,当碳氢吸附器的脱附量不足时,即使增加碳氢吸附器,满足20mg/天逸出排放的要求仍然存在困难。另外,碳氢吸附器具有吸附放热和脱附吸热的特性,在一定范围内,碳氢吸附器所处环境温度越高,脱附性能越好,对碳罐逸出排放控制越好。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具有与加油管连通的燃油入口和油气蒸汽出口;/n发动机,所述燃油箱的油气蒸汽出口通过碳罐与所述发动机的入口连通;/n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发动机出口连通,所述排气管包括排气主管和旁通管,所述排气主管中设置有排气阀;以及/n碳氢吸附器,所述碳氢吸附器与所述碳罐的逸出口连通,所述碳氢吸附器与所述旁通管接近以接收来自所述旁通管中的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油箱,所述燃油箱具有与加油管连通的燃油入口和油气蒸汽出口;
发动机,所述燃油箱的油气蒸汽出口通过碳罐与所述发动机的入口连通;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发动机出口连通,所述排气管包括排气主管和旁通管,所述排气主管中设置有排气阀;以及
碳氢吸附器,所述碳氢吸附器与所述碳罐的逸出口连通,所述碳氢吸附器与所述旁通管接近以接收来自所述旁通管中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氢吸附器与所述旁通管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氢吸附器沿所述旁通管的长度方向并列地与所述旁通管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
控制所述排气阀的开度的控制器;以及
布置在所述旁通管或所述碳氢吸附器中或附近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排气阀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结兵李博马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