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体,搅拌箱体的右端纵向中间位置留有进料口,搅拌箱体的侧面横向靠左位置设有排料口,搅拌箱体的箱体内水平安装有两个上搅拌轴和一个下搅拌轴,两个上搅拌轴的回转中心与下搅拌轴的回转中心为倒三角形对称布置,所述下搅拌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下搅拌轴左端和右端的螺旋叶片直径大于中部的螺旋叶片的直径,下搅拌轴左端的螺旋叶片对应排料口,下搅拌轴中部的螺旋叶片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切割刀,上搅拌轴分为三段,左段和右端固装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中间为光轴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直接将青贮饲料及各种草捆、秸秆等纤维性饲料投入搅拌箱体内进行切碎、混合,速度快,提高了饲喂效率。
Whole ration mixing and stir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畜牧机械
,具体为一种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改变畜牧业粗精料分饲和人工拌料的落后饲养模式,全日粮混合搅拌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专利号(ZL200620020239.6)公开了一种全混日粮搅拌机,其包括卧式的搅拌箱体,箱体的上端留有进料口,箱体内设有三个水平布置的绞龙,两个上绞龙与一个下绞龙的输送物料的方向相反,通过三个绞龙的翻转、挤压、对流、扩散等机械作用,实现物料多向循环,搅拌均匀。但是该专利需配备提升装置,以便将草料输送至搅拌箱体的上料口,而且该专利仅起到混合物料、均匀搅拌的功能,对于一些大径叶的草料、粉粒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其切碎、混料效果好,减小了作业负荷,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体,搅拌箱体的右端纵向中间位置留有进料口,搅拌箱体的侧面横向靠左位置设有排料口,搅拌箱体的箱体内水平安装有两个上搅拌轴和一个下搅拌轴,两个上搅拌轴的回转中心与下搅拌轴为倒三角形对称布置,所述下搅拌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下搅拌轴左端和右端的螺旋叶片直径大于中部的螺旋叶片的直径,下搅拌轴左端的螺旋叶片对应排料口,下搅拌轴中部的螺旋叶片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切割刀,上搅拌轴分为三段,左段和右端固装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中间为光轴段。本技术可以从搅拌箱体的侧面进料,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省去了提升装置的使用,操作工人可直接将青贮饲料及各种草捆、秸秆等纤维性饲料由进料口投入至搅拌箱体内,下搅拌轴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搅拌箱体的左端出料口处,上搅拌轴的右端螺旋叶片用于辅助物料推送,尤其是一次性投入过多的草料时。当搅拌箱体喂入的物料从右端输送至左端时,由于上搅拌轴左端的螺旋叶片与下搅拌轴的旋向相反,由上搅拌轴将堆积在搅拌箱体左端的物料向右输送,经上搅拌轴的光轴段下落的物料在下搅拌轴的作用下继续向左推动,周而复始,实现物料的翻转、挤压与扩散。进料口处的物料经下搅拌轴向中间聚集,由上搅拌轴反转过来的物料也回到下搅拌轴的中间位置,下搅拌轴两端的螺旋叶片的直径大于中部的螺旋叶片,一方面可以减轻下搅拌轴中部的作业负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径的螺旋叶片缓解进料口处的物料拥堵。切割刀的刃口为弧形锯齿状,切割刀的背部铆接在螺旋叶片的外缘边上,在推动物料移动的同时,可将大径叶的草料、粉粒料、秸秆及各种草捆切割开、切碎,进一步减小作业负荷。搅拌箱体的进料口设置在上搅拌轴和下搅拌轴之间,进料口的下端斜置一托板,托板的两侧设有与搅拌箱体固定连接的侧板,托板和侧板一体构成上料托盘。所述排料口的两侧竖向设有挡料板,排料口的下端侧壁固定一向下向外倾斜的出料板,出料板的两侧与挡料板固定连接,出料口还处设置一仓门,仓门的上端与排料口的上口侧壁相铰接,另设置一开启油缸,开启油缸的缸筒与搅拌箱体的上端壁铰接,开启油缸的伸缩杆与仓门的下端相铰接。当一次搅拌作业完成后,通过开启油缸自动打开仓门,实现物料快速排出。开启油缸的供油管路可以与机动车的液压源、供液阀等液路相连。搅拌箱体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四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和焊接固定在搅拌箱体外侧壁上的两个筋板,两个筋板的下端面固定一连接板,两个筋板和连接板一体构成U形挂板,U形挂板和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板上设有与外界连接的螺栓孔。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可以安装在三轮车等机动车的车体上,也可以固定在支架上。本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省去了提升装置的上料。可直接将青贮饲料及各种草捆、秸秆等纤维性饲料投入搅拌箱体内进行切碎、混合,速度快,每批饲料切割搅拌时间大约20分钟,可替代多人工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饲喂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托盘,2.搅拌箱体,3.仓门,4.开启油缸,5.电机,6.固定组件,61.U形挂板,62.安装板,7.出料板,8.支架,9.上搅拌轴,10.进料口,11.螺旋叶片,12.下搅拌轴,13.切割刀,14.挡料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4,一种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体2,搅拌箱体2的右端纵向中间位置留有进料口10,搅拌箱体的侧面横向靠左位置设有排料口,搅拌箱体2的箱体内水平安装有两个上搅拌轴9和一个下搅拌轴12,两个上搅拌轴9的回转中心与下搅拌轴12的回转中心为倒三角形对称布置,所述下搅拌轴12上安装有螺旋叶片,下搅拌轴12左端和右端的螺旋叶片直径大于中部的螺旋叶片的直径,下搅拌轴12左端的螺旋叶片对应排料口,下搅拌轴12中部的螺旋叶片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切割刀13,上搅拌轴9分为三段,左段和右端固装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中间为光轴段。在图2中,下搅拌轴12为右旋叶片,上搅拌轴9的左端为左旋叶片,上搅拌轴9的右端为右旋叶片。上搅拌轴9上设有驱动链轮,上搅拌轴9与下搅拌轴12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驱动链轮与电机5输出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电机5、链轮及链条的外侧设有防护罩。搅拌箱体2的进料口设置在上搅拌轴9和下搅拌轴12之间,进料口10的下端斜置一托板,托板的两侧设有与搅拌箱体固定连接的侧板,托板和侧板一体构成上料托盘1。所述排料口的两侧竖向设有挡料板14,排料口的下端侧壁固定一向下向外倾斜的出料板7,出料板7的两侧与挡料板14固定连接,出料口还处设置一仓门3,仓门3的上端与排料口的上口侧壁相铰接,另设置一开启油缸4,开启油缸4的缸筒与搅拌箱体2的上端壁铰接,开启油缸4的伸缩杆与仓门3的下端相铰接。搅拌箱体2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四个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62和焊接固定在搅拌箱体外侧壁上的两个筋板,两个筋板的下端面固定一连接板,两个筋板和连接板一体构成U形挂板61,U形挂板61和安装板62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板62上设有与外界连接的螺栓孔。本技术可以从搅拌箱体2的侧面进料,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省去了提升装置的使用,操作工人可直接将青贮饲料及各种草捆、秸秆等纤维性饲料由进料口投入至搅拌箱体2内,下搅拌轴12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搅拌箱体2的左端出料口处,上搅拌轴9的右端螺旋叶片用于辅助物料推送,尤其是一次性投入过多的草料时。当搅拌箱体2喂入的物料从右端输送至左端时,由于上搅拌轴9左端的螺旋叶片与下搅拌轴12的旋向相反,由上搅拌轴9将堆积在搅拌箱体2左端的物料向右输送,经上搅拌轴9的光轴段下落的物料在下搅拌轴12的作用下继续向左推动,周而复始,实现物料的翻转、挤压与扩散。本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省去了提升装置的上料。可直接将青贮饲料及各种草捆、秸秆等纤维性饲料投入搅拌箱体内进行切碎、混合,速度快,每批饲料切割搅拌时间大约20分钟,可替代20人工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饲喂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体(2),搅拌箱体(2)的右端纵向中间位置留有进料口(10),搅拌箱体(2)的侧面横向靠左位置设有排料口,搅拌箱体(2)的箱体内水平安装有两个上搅拌轴(9)和一个下搅拌轴(12),两个上搅拌轴(9)的回转中心与下搅拌轴(12)为倒三角形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搅拌轴(12)上安装有螺旋叶片,下搅拌轴(12)左端和右端的螺旋叶片直径大于中部的螺旋叶片的直径,下搅拌轴(12)左端的螺旋叶片对应排料口,下搅拌轴(12)中部的螺旋叶片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切割刀(13),上搅拌轴(9)分为三段,左段和右端固装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中间为光轴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体(2),搅拌箱体(2)的右端纵向中间位置留有进料口(10),搅拌箱体(2)的侧面横向靠左位置设有排料口,搅拌箱体(2)的箱体内水平安装有两个上搅拌轴(9)和一个下搅拌轴(12),两个上搅拌轴(9)的回转中心与下搅拌轴(12)为倒三角形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搅拌轴(12)上安装有螺旋叶片,下搅拌轴(12)左端和右端的螺旋叶片直径大于中部的螺旋叶片的直径,下搅拌轴(12)左端的螺旋叶片对应排料口,下搅拌轴(12)中部的螺旋叶片的外缘面上安装有切割刀(13),上搅拌轴(9)分为三段,左段和右端固装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中间为光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日粮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箱体(2)的进料口设置在上搅拌轴(9)和下搅拌轴(12)之间,进料口(10)的下端斜置一托板,托板的两侧设有与搅拌箱体固定连接的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杨孔翔,朱文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圣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