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及炼焦试验用配煤系统,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煤斗,每个煤斗的底部具有出口,至少两个煤斗用于容纳配煤用原煤;至少两个给料机构,每个煤斗的出口位置设置一个所述给料机构;计量仓,其用于分别至少两个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并称分别称重;第一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计量仓称重后的所述原煤;第一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粉碎机,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所述原煤;第二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粉碎机粉碎的所述原煤;第二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配煤效率和配煤精确度。
Coal blending device for coking test and coal blending system for coking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及炼焦试验用配煤系统
本技术涉及焦化
,特别涉及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及炼焦试验用配煤系统。
技术介绍
配煤是炼焦煤准备的工序之一,即把不同性质的炼焦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得到满足炼焦生产要求和焦炭质量要求的配合煤。由于炼焦煤的煤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将几种类别的炼焦煤配合使用,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优势互补,从而以经济合理的配煤方案炼出质量符合的焦炭。如此,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对于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高炉大型化对焦炭质量的要求和,焦化企业必须不断进行配煤结构的优化,生产出高质量焦炭。同时,为了提高焦炭利润,降低配煤成本,需要加大对低价劣质炼焦煤甚至非炼焦煤的研究,实现配用。以上这些工作必须经过配煤炼焦试验先进行论证后才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国内配煤炼焦试验大致分为几种:有利用坩埚进行炼焦,制备坩埚焦的;有利用铁箱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的,还有的依靠各种试验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的,也是当前主流的试验方法。中钢鞍山热能院、北京煤科院、武汉钢铁研究院等设计开发了20-400kg的试验焦炉,被广大焦化企业、科研院校和机构采用。虽然开展配煤炼焦试验成为焦化企业、煤炭研究机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不同煤种、产地、矿点、煤层的炼焦煤的煤质指标及性质会有很大差异,焦化企业使用煤的品种少则一二十种,多则五六十种,而且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在不断变化,随着配煤结构的调整在不断拓展增多,故配煤试验存在多种方案的可能,试验次数较多,利用铁箱、试验焦炉炼焦试验均需要事先准备配煤,人工工作量极大。特别是试验焦炉炉型越大需要准备的煤量越多,工作量越大。此外,人为配煤中可能存在失误,导致配煤方案不合理,影响试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能够提高配煤效率和配煤准确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煤斗,每个所述煤斗的底部具有出口,至少两个所述煤斗用于容纳配煤用原煤;至少两个给料机构,每个所述煤斗的出口位置设置一个所述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由所述出口输出;计量仓,其用于接纳至少两个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并对接纳的每个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分别称重;第一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计量仓称重后的所述原煤,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位于所述计量仓的下方;第一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粉碎机,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所述原煤;第二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粉碎机粉碎的所述原煤;第二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可选的,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圆盘给料器或螺旋给料器。可选的,所述煤斗为碳钢或不锈钢制成。可选的,所述煤斗的下部形成收缩段,所述收缩段的横截面面积自所述煤斗的出口向上逐渐增大。可选的,至少两个煤斗排成一列或多列。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带裙边的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带裙边的皮带输送机。可选的,还包括封闭罩,至少两个所述煤斗、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所述粉碎机、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搅拌机均设于所述封闭罩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系统,其包括控制中心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所述计量仓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所述计量仓将称重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中心;至少两个所述给料机构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称重信息控制所述给料机构启停,以控制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的输出量。可选的,所述控制中心包括PLC,所述PLC与所述计量仓和至少两个所述给料机构分别连接,所述PLC根据所述称重信息控制所述给料机构启停,以控制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的输出量。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所述粉碎机、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搅拌机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所述粉碎机、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搅拌机启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定量配煤,计量精度高、效率高、一致性好;可减少人工现场操作,避免配煤、粉碎和混合过程中煤粉尘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炼焦试验用配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煤斗1,每个煤斗的底部具有出口,至少两个煤斗用于容纳配煤用原煤;至少两个给料机构2,每个煤斗1的出口位置设置一个给料机构2,给料机构2用于控制煤斗1内的原煤由出口输出;计量仓3,其用于接纳至少两个煤斗1内的原煤,并对接纳的每个煤斗1内的原煤分别称重;第一输送机构4,其用于接收并输送计量仓3称重后的原煤,第一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位于计量仓3的下方;第一搅拌机5,其用于接收和混合第一输送机构4输送的原煤;粉碎机6,其用于接收第一搅拌机5搅拌后的原煤;第二输送机构7,其用于接收并输送粉碎机5粉碎的原煤;第二搅拌机8,其用于接收和混合第二输送机构7输送的原煤。本技术实施例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中,给料机构2用于控制煤斗1内的原煤输出至计量仓3,计量仓3对煤斗1输出的原煤实时称重,当计量仓3称得该煤斗1内的原煤输出的原煤达到设计量时,相应的给料机构2停止输出该煤斗1内的原煤。第一输送机构4的输入端位于计量仓3的下方,计量仓3底部的出口打开后,称重后的原煤即可落到第一输送机构4上,第一输送机构4将称重后的原煤输送至第一搅拌机5,第一搅拌机5将配煤所需的原煤进行混合,然后输出至粉碎机6,粉碎机6将混合后的原煤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原煤通过第二输送机构7输送至第二搅拌机8进行混合,即可完成配煤。本技术实施例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可以实现不同规模(20kg~400kg)铁箱试验或试验焦炉配煤、装煤等备煤工序的自动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实验人员劳动强度。还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配煤操作,有利于确保试验精度,减少实验误差。本技术实施例中,煤斗1可以采用碳钢或不锈钢制成。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煤斗1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或者是锥体等形状,也可以是上述形状或与其他形状的结合。例如,呈长方体或圆柱体的煤斗1的下部形成收缩段,收缩段的横截面面积自煤斗的出口向上逐渐增大。该收缩段形成锥体。本技术实施例中,对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煤斗,每个所述煤斗的底部具有出口,至少两个所述煤斗用于容纳配煤用原煤;/n至少两个给料机构,每个所述煤斗的出口位置设置一个所述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由所述出口输出;/n计量仓,其用于接纳至少两个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并对接纳的每个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分别称重;/n第一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计量仓称重后的所述原煤,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位于所述计量仓的下方;/n第一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n粉碎机,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所述原煤;/n第二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粉碎机粉碎的所述原煤;/n第二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煤斗,每个所述煤斗的底部具有出口,至少两个所述煤斗用于容纳配煤用原煤;
至少两个给料机构,每个所述煤斗的出口位置设置一个所述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由所述出口输出;
计量仓,其用于接纳至少两个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并对接纳的每个所述煤斗内的所述原煤分别称重;
第一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计量仓称重后的所述原煤,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位于所述计量仓的下方;
第一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
粉碎机,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所述原煤;
第二输送机构,其用于接收并输送所述粉碎机粉碎的所述原煤;
第二搅拌机,其用于接收和混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原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圆盘给料器或螺旋给料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斗为碳钢或不锈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斗的下部形成收缩段,所述收缩段的横截面面积自所述煤斗的出口向上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试验用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煤斗排成一列或多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华伟,杨洪庆,李丑平,杨磊,孙国雷,李建莉,张寸暖,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旭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