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及管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82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以及管道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形成有U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腔的底部设置有竖向延伸腔,所述竖向延伸腔中设置有径向密封板、浮子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浮子组件的顶部浮于U形腔中,所述浮子组件在U形腔中的浮动行程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径向密封板竖向往复运动;所述浮子组件的浮动上限位于所述U形腔的出水口以下,所述径向密封板的运动行程上限贴合于所述U形腔底部连通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U形腔底部设置一个竖向延伸腔,将相应的传动和密封结构布置于该竖向延伸腔中,如此避免这些结构对下水结构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下水结构堵塞的概率。

Floor drain and pipeline device with water seal and automatic mechanical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及管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以及管道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下水管道的臭气回灌房间,现有技术中均在下水管道中设置一个U形腔,U形腔内存水以形成U形水封,U形水封可以阻断臭气的回灌。U形水封的一个固有缺陷在于,当建筑物长期无人使用时,储存于U形腔内水会蒸发干涸,导致臭气回灌。为了解决U形水封干涸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诸多设计,结构简单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956898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2月2日,名称为《改进增强水封地漏》的技术专利,其主体为水封筒,水封筒底端封闭,水封筒外壁上开有过水口,水封筒内同轴悬挂套装内衬管,内衬管上下两端开口,在内衬管下端口下方同轴安置浮封,浮封下端封闭,由于浮力的作用,浮封堵住内衬管的下端口,如此降低水封内水的蒸发速度,从而实现水封存水不易蒸发干涸的技术效果。与之类似的设计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475645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8月17日,名称为《一种防干涸的水封地漏》的技术专利。另有一类通过复杂的通道设计或者传动结构实现防干涸设计,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96099U、CN204343415U、CN207063070U、CN203684351U、CN102383479B等等技术或者专利技术专利。其中典型的如CN102383479B,其包括外腔、边框、内芯、底座和排水管,在地漏内芯和底座上分别设置极性相同的磁性材料或弹簧,并且在内芯下方设有储水腔,水流量小时,储水腔内的水会流入排水管,当排水量大时,储水腔内水的重力超过磁性材料的斥力或使弹簧压缩,内芯整体下沉,地漏的内芯盖打开,水流直接进入外腔经排水管排出,内芯可自动上升,实现水封的同时降低水分蒸发的速率,实现防干涸。现有技术中,通过传动结构、额外的浮封实现防干涸的技术,其浮封和传动结构均布置于水流通道中,通过复杂通道实现防干涸技术的技术,其将水流通道变得往复弯折。现有这些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下水道也难免会进入一些大尺寸的物体如厕纸等,布置于水流通道中的封堵结构以及往复弯折的通道结构会降低大尺寸物体的通过概率,从而提升了下水道堵塞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以及管道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形成有U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腔的底部设置有竖向延伸腔,所述竖向延伸腔中设置有径向密封板、浮子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浮子组件的顶部浮于U形腔中,所述浮子组件在U形腔中的浮动行程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径向密封板竖向往复运动;所述浮子组件的浮动上限位于所述U形腔的出水口以下,所述径向密封板的运动行程上限贴合于所述U形腔底部连通处。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还包括竖向延长管,所述竖向延长管内部形成所述竖向延伸腔,所述竖向延伸腔为所述U形腔的两个腔体竖直向下的延伸。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径向密封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水孔。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浮子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浮球、连接杆以及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还包括导向限位块,所述导向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竖向延伸腔的腔壁上,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限位块上的导向孔中。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为连杆机构。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转盘以及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子组件和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延伸腔中,所述第二杆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和所述径向密封板的中心区域。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套接于所述竖向延伸腔中的固定杆上以实现转动连接。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杆件、第四杆件以及滑动块,所述第三杆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浮子组件和所述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径向密封板的底部,所述第四杆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块和所述竖向延伸腔的腔壁上。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滑动块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连接柱,所述基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径向密封板上,所述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块上。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所述竖向延伸腔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螺接有密封盖。一种管道装置,所述管道装置上设置有U形水封,所述U形水封为上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在U形腔底部设置一个竖向延伸腔,将相应的传动和密封结构布置于该竖向延伸腔中,如此避免这些结构对下水结构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下水结构堵塞的概率。由于上述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的管道装置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的内部构造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的内部构造简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径向密封板的局部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径向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径向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U形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1.1、U形腔;1.11、第一段;1.12、第二段;1.2、进水口;1.3、排水口;1.4、凹槽部;2、竖向延伸腔;3、径向密封板;3.1、过水孔;3.2、避让孔;3.3、漂浮环;3.4、承托部;3.5、加厚部;3.6、滑动限位槽;3.7、环状凸起;4、浮子组件;4.1、浮球;4.2、连接杆;4.3、配重块;5、传动组件;5.1、第一杆件;5.2、转盘;5.3、第二杆件;5.4、第三杆件;5.5、第四杆件;5.6、滑动块;6、导向限位块;7、固定杆;8、密封盖;9、配重结构;10、竖向延长管。A、第一液面;B、第二液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形成有U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腔的底部设置有竖向延伸腔,所述竖向延伸腔中设置有径向密封板、浮子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浮子组件的顶部浮于U形腔中,所述浮子组件在U形腔中的浮动行程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径向密封板竖向往复运动;/n所述浮子组件的浮动上限位于所述U形腔的出水口以下,所述径向密封板的运动行程上限贴合于所述U形腔底部连通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形成有U形腔,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腔的底部设置有竖向延伸腔,所述竖向延伸腔中设置有径向密封板、浮子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浮子组件的顶部浮于U形腔中,所述浮子组件在U形腔中的浮动行程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径向密封板竖向往复运动;
所述浮子组件的浮动上限位于所述U形腔的出水口以下,所述径向密封板的运动行程上限贴合于所述U形腔底部连通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延长管,所述竖向延长管内部形成所述竖向延伸腔,所述竖向延伸腔为所述U形腔的两个腔体竖直向下的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密封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浮球、连接杆以及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驱动所述传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水封联合自动机械密封地漏,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