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76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5份;吸湿改性剂10‑15份;水40‑50份;所述吸湿改性剂的制备过程如下:第一步,按重量份计,将6‑8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8份十二碳炔二醇聚氧乙烯醚、10‑15份含氢硅油混合均匀,再加入0.3‑0.5份铂催化剂,混合并升温至140‑170℃,反应3‑5h,得到反应液;第二步,将15‑20份茶皂素和10‑12份上述反应液混合均匀,升温至80‑100℃,反应2‑3h,得到二次反应液;第三步,将6‑8份十二烷基胺盐酸盐和15‑20份上述二次反应液混合均匀,升温至70‑80℃,继续反应4‑5h,得到吸湿改性剂。吸湿改性剂可对涤纶纤维进行改性,使其吸湿性提高。

A high temperature levelling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色助剂,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匀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匀染剂用于均匀分散染料粒子,保证织物表面颜色深度、色光和艳亮度一致。均染剂一般由多种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组成,按照作用机理的不同,其分为亲纤维性匀染剂和亲染料性匀染剂。亲纤维性匀染剂的作用机理如下:均染剂优先与纤维结合,占据染色座席,阻碍染料和纤维的结合,进而延缓染料的上染,随着染浴温度的升高,染料又逐渐从纤维上将匀染剂置换下来,达到匀染目的。亲染料性匀染剂的作用机理如下:匀染剂对染料的亲和力大于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在染料被纤维吸附之前,匀染剂先拉住染料,并随之结合生成稳定的聚集体,高温时聚集体逐渐分解,染料分子释放出来,而逐渐与纤维结合,达到匀染的目的。涤纶织物由于纤维排列紧密,且疏水性较强,常温下染色困难,因此需要以高温方式进行染色。分散染料能在常温下均匀分散,而高温下容易凝聚,故而染色时需要加入高温匀染剂,以提高染料分子的高温分散性,改善染色均匀性。公开号为CN10379004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高温匀染剂,其由以下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匀染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0-30份;/n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15份;/n吸湿改性剂 10-15份;/n水 40-50份;/n所述吸湿改性剂的制备过程如下:/n第一步,按重量份计,将6-8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8份十二碳炔二醇聚氧乙烯醚、10-15份含氢硅油混合均匀,再加入0.3-0.5份铂催化剂,混合并升温至140-170℃,反应3-5h,得到反应液;/n第二步,将15-20份茶皂素和10-12份上述反应液混合均匀,升温至80-100℃,反应2-3h,得到二次反应液;/n第三步,将6-8份十二烷基胺盐酸盐和15-20份上述二次反应液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匀染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5份;
吸湿改性剂10-15份;
水40-50份;
所述吸湿改性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按重量份计,将6-8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8份十二碳炔二醇聚氧乙烯醚、10-15份含氢硅油混合均匀,再加入0.3-0.5份铂催化剂,混合并升温至140-170℃,反应3-5h,得到反应液;
第二步,将15-20份茶皂素和10-12份上述反应液混合均匀,升温至80-100℃,反应2-3h,得到二次反应液;
第三步,将6-8份十二烷基胺盐酸盐和15-20份上述二次反应液混合均匀,升温至70-80℃,继续反应4-5h,得到吸湿改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松香表面活性剂和腰果酚聚氧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香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15-20份松香、6-8份顺酐和0.3-0.5份硫酸铵混合均匀,升温至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君乐明军田宗海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萌恒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