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芯光纤的细胞分选微流芯片(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基于三芯光纤的细胞分选微流芯片,可用于细胞分选,属于微流控芯片
(二)
技术介绍
1975年,一种微型化的气相色谱装置问世(TerrySC,JermanJH,AngellJB.Agaschromatographicairanalyzerfabricatedonasiliconwafer[J].IEEETransactionsonElectronDevices,1979,26(12):1880-1886.),为仪器的微型化道路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Manz等人首次提出微型全分析系统的概念(ManzA,GraberN,WidmerHM.MiniaturizedTotalChemical-AnalysisSystems—ANovelConceptforChemicalSensing[J].SensorsandActuatorsBChemical,1990,1(1-6):244-248.)。微型全分析系统又被称为“芯片实验室”,也被称为“微流控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芯光纤的细胞分选微流芯片,其特征是:由底座1、光纤保护管2和9、下限位孔(3、8、10、14)、组织液注入管4和6、细胞注入管5、连接孔7、盖板固定槽11、废液排出管12、细胞排出管13、组织液通道16和18、细胞通道17、光纤通道19和28、废液通道20、废液池21、细胞分选通道(22、25、27)、细胞存放池(23、24、26)、上限位孔(29、35、33、32)、弧形缺口30、卡销板31以及盖板34组成。所述的基于三芯光纤的细胞分选微流芯片,经过荧光标记的细胞从细胞注入管5经细胞通道17流入。组织液分别从组织液注入管4和6经组织液通道16和18流入,使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芯光纤的细胞分选微流芯片,其特征是:由底座1、光纤保护管2和9、下限位孔(3、8、10、14)、组织液注入管4和6、细胞注入管5、连接孔7、盖板固定槽11、废液排出管12、细胞排出管13、组织液通道16和18、细胞通道17、光纤通道19和28、废液通道20、废液池21、细胞分选通道(22、25、27)、细胞存放池(23、24、26)、上限位孔(29、35、33、32)、弧形缺口30、卡销板31以及盖板34组成。所述的基于三芯光纤的细胞分选微流芯片,经过荧光标记的细胞从细胞注入管5经细胞通道17流入。组织液分别从组织液注入管4和6经组织液通道16和18流入,使细胞通道17流入的细胞形成单细胞流。光纤通道28中的光纤发出的光用于激发细胞荧光,光纤通道19的三芯光纤用于辐射不同的光场强度,实现细胞的分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芯光纤的细胞分选微流芯片,其特征是:所述的细胞通道17,在细胞通道17一侧与其呈90°刻有组织液通道16,细胞通道17另一侧与其呈锐角刻有组织液通道18。细胞通道17一侧刻有光纤通道28用于激发细胞荧光,细胞通道17另一侧刻有光纤通道13用于放三芯光纤来辐射不同的光场强度来分选细胞,细胞通道17末端刻有废液通道20、细胞分选通道(22、25、27)相应通道后连有废液池21和细胞存放池(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立波,杜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