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颜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53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基材加入到水中,搅拌分散得到悬浮液,加热至60‑90℃;S2:在基材上逐层包覆至少两层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在本步骤最后一层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程中,悬浊液颜色呈现预设颜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S3:包覆低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悬浊液颜色呈现预设颜色的补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S4:包覆至少两层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在本步骤最后一层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程中,悬浊液颜色呈现预设颜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S5:经过滤洗涤烘干煅烧后,过筛得到珠光颜料成品。本申请通过补色原理控制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金属氧化物的包膜厚度来呈现高饱和度效果。

Preparation of pearlescent pig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珠光颜料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珠光颜料
,具体涉及一种珠光颜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人类对美丽的向往,开发出不同的色彩缤纷的颜料来美化生活,而高饱和度颜料则具有与有机颜料相当的亮度和鲜艳性。目前生产的高饱和度颜料主要是以人工合成的二氧化硅为基片,采用湿化学工艺在其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层,由于人工合成的基片厚度只有200~500nm,且对基片表面光滑度要求很高,造价高,至使该类高饱和度颜料的生成本太高。采用在云母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层而制成的珠光颜料,由于一部分入射光被多次折射和反射,使光泽具有深度,从而形成珠光光泽。利用珠光颜料能产生珠光效果的原理,使采用云母做基片制备高饱和度的颜料成为可能。云母是具有层状结构的矿物质,加工得到的云母粉一般都呈片状,虽然云母的层与层之间易于剥离开,但由此形成的云母表面易产生阶梯而不平整,用于制备普通珠光颜料是可行的,但要达到高饱和度的颜料却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珠光颜料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基材加入到水中,搅拌分散得到悬浮液,加热至60-90℃;/nS2:在基材上逐层包覆至少两层折射率大于1.8的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在本步骤最后一层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悬浊液颜色,直到颜色呈现预设颜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nS3:向步骤S2得到的包覆物上继续包覆折射率低于1.8的低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悬浊液颜色,直到颜色呈现预设颜色的补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nS4:在基材上逐层包覆至少两层折射率大于1.8的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在本步骤最后一层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材加入到水中,搅拌分散得到悬浮液,加热至60-90℃;
S2:在基材上逐层包覆至少两层折射率大于1.8的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在本步骤最后一层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悬浊液颜色,直到颜色呈现预设颜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
S3:向步骤S2得到的包覆物上继续包覆折射率低于1.8的低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悬浊液颜色,直到颜色呈现预设颜色的补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
S4:在基材上逐层包覆至少两层折射率大于1.8的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在本步骤最后一层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包覆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悬浊液颜色,直到颜色呈现预设颜色时停止本步骤包覆;
S5: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在500-700℃煅烧后,过筛得到颗粒均匀的珠光颜料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钴、氧化铬、氧化锆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低折射率金属氧化物为氧化硅、氧化铝、三氧化二硼中的一种;所述基材为天然云母、合成云母、玻璃鳞片、三氧化二铝片中的一种,径厚比大于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颜色为金到绿中任意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覆的氧化物包覆层的数量及成分与步骤S2包覆的氧化物包覆层的数量及成分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外包覆的氧化物包覆层总层数为5层、7层、9层、11层或13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材加入到水中,搅拌分散得到悬浮液,加热至60-90℃;
S2:本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用盐酸把上步所得的悬浮液的pH值调为1.0-1.5,搅拌下加入氯化锡溶液,加入量为云母质量的0.5%-0.8%;在此过程中通过逐滴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保持pH值稳定,当加料完毕后,恒温搅拌30分钟;
S2-2: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步骤S21所得悬浮液的pH值调到2.0-2.2,搅拌下逐滴加入四氯化钛溶液;在此过程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来保持悬浮液pH稳定;每隔一段时间在反应釜取料口,蘸取少量悬浮液观察颜色,当悬浮液颜色为预设颜色时停止加入,然后恒温搅拌30分钟;
S3:用氢氧化钠溶液将上步所得悬浮液的pH值调到9.5,搅拌下以逐滴加入硅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来保持悬浮液pH稳定;每隔一段时间在反应釜取料口,蘸取少量悬浮液观察颜色,当悬浮液颜色为预设颜色的补色时停止加入,恒温搅拌30分钟;
S4:本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S41:用盐酸把上步所得悬浮液的pH值调为1.0-1.5,接着搅拌下加入氯化锡溶液,加入量为云母质量的0.5%-0.8%;在此过程中通过逐滴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保持pH值稳定;当加料完毕后,恒温搅拌30分钟;
S42: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步骤S41所得悬浮液的pH值调到2.0-2.2,搅拌下逐滴加入四氯化钛溶液;在加入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保持悬浮液pH值稳定;每隔一段时间在反应釜取料口,蘸取少量悬浮液观察颜色,当悬浮液颜色为预设颜色时停止加入,恒温搅拌30分钟;
S5:最后悬浮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在500-700℃下煅烧保温20分钟,然后粉碎过筛,干燥,得到超强干涉红色珠光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前,步骤S2重复2-3次;各次的步骤S22中预设颜色相同或不同;步骤S3中当悬浮液颜色呈最近一次的步骤S22中的预设颜色的补色时停止加入硅酸钠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光颜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40g基材加入到800毫升水中形成悬浮液,并搅拌加热到60-90℃;
(2)然后用盐酸把悬浮液的pH值调为1.0-1.5,接着搅拌下加入氯化锡溶液,加入量为云母质量的0.5%;在此过程中通过逐滴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保持pH值稳定,当加料完毕后,恒温搅拌30分钟;
(3)接着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悬浮液的pH值调到2.0-2.2,搅拌下逐滴加入四氯化钛溶液;在此过程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来保持悬浮液pH稳定;每隔半小时在反应釜取料口,蘸取少量悬浮液观察颜色,当悬浮液颜色为红色时停止加入,然后恒温搅拌30分钟;
(4)接着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悬浮液的pH值调到9.5,搅拌下以逐滴加入硅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来保持悬浮液pH稳定;每隔半小时在反应釜取料口,蘸取少量悬浮液观察颜色,当悬浮液颜色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恒温搅拌30分钟;
(5)然后用盐酸把悬浮液的pH值调为1.0-1.5,接着搅拌下加入氯化锡溶液,加入量为云母质量的0.5%;在此过程中通过逐滴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保持pH值稳定;当加料完毕后,恒温搅拌30分钟;
(6)然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悬浮液的pH值调到2.0-2.2,搅拌下逐滴加入四氯化钛溶液;在加入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保持悬浮液pH值稳定;每隔半小时在反应釜取料口,蘸取少量悬浮液观察颜色,当悬浮液颜色为超强干涉红色时停止加入,恒温搅拌30分钟;
(7)最后悬浮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在500-700℃下煅烧保温20分钟,然后粉碎过筛,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春苓刘文军张兴华彭义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欧克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