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89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静脉导管,包括导管和导芯。软质的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支撑管和导管头部,支撑管与导管主体连通,支撑管的中部的横向截面为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也就是说支撑杆的形状为类球形或梭形,支撑管的左右两端各连接有一段横向设置的延伸管,两段延伸管的内径和外径均与导管主体相同,左边的延伸管与导管主体的右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静脉导管的前端设置有类球形的支撑管,支撑管在血管内可以起到支撑血管壁的作用,有效防止因血管壁塌陷而阻塞侧孔。

A new type of venous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静脉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静脉导管有很多种,其功能主要有两种,常见的一种是用于将液性药物输入体内,另一种是由于治疗需要将静脉血液引出体外。创伤临床上很多治疗需要将大量血液持续引出体外,如血液净化治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等,为了使引血持续、稳定,临床上对导管有特殊的要求,常规方法是将导管加长、加粗,并增加侧孔。加长是为了使导管前端尽量接近近心端血流量更大的血管;加粗是为了减少血液的流动阻力;增加侧孔是为了使血管内血液更易进入导管,并且不会因为导管贴壁、血栓等阻塞部分侧孔而导致血流中断。然而,即使有上述对策,临床上治疗过程中血流不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静脉血管壁比较软,血流需求量大时,导管内负压过大,导致血管壁受负压作用贴附于导管壁,阻塞侧孔所致。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除血流中断的问题以外,极度负压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一系列问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静脉导管。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和导芯,软质的所述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支撑管和导管头部,所述支撑管与所述导管主体连通,所述支撑管的中部的横向截面为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所述支撑管的左右两端各连接有一段横向设置的延伸管,两段所述延伸管的内径和外径均与所述导管主体相同,左边的所述延伸管与所述导管主体的右端连接;所述导管头部的左端与右边的所述延伸管连接,所述导管头部的外壁为中轴线横向设置的圆台形,所述导管头部的内壁为内径小于所述延伸管内径的圆柱形,所述导管头部左端的外径与所述延伸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导管头部的壁厚渐缩,其内壁和外壁在右端面相交,形成尖端,使所述导管头部的外轮廓呈锥台形,所述导管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和导芯,软质的所述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支撑管和导管头部,所述支撑管与所述导管主体连通,所述支撑管的中部的横向截面为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所述支撑管的左右两端各连接有一段横向设置的延伸管,两段所述延伸管的内径和外径均与所述导管主体相同,左边的所述延伸管与所述导管主体的右端连接;所述导管头部的左端与右边的所述延伸管连接,所述导管头部的外壁为中轴线横向设置的圆台形,所述导管头部的内壁为内径小于所述延伸管内径的圆柱形,所述导管头部左端的外径与所述延伸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导管头部的壁厚渐缩,其内壁和外壁在右端面相交,形成尖端,使所述导管头部的外轮廓呈锥台形,所述导管主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牵拉环;横向设置的所述导芯的中心具有横向设置且左右贯通的细孔,所述导芯包括导芯主体、导芯头部和至少两个钩状结构,所述导芯主体为圆柱形,所述导芯头部由横向设置的圆柱段和圆锥段组成,尖部朝右的所述圆锥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段的右端,所述圆柱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导芯主体的右端,所述圆柱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导芯主体的外径,所述钩状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导芯主体的左端,所述导芯主体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导管主体和所述支撑管的横向总长,所述导管头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章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